15年注册简书,做了两年审稿编辑,去年开始做主编,现在距离注册快要四年了,从普通用户到算是深度参与,也许算不上种子用户,但倚老卖老的觉得算资深用户了。
前段时间简书的运营在收集主编的反馈和建议,断断续续开始写一直到现在。我不喜欢没有硬核数据支撑下的过多评论,但偏又是个感性的人,于是就生搬硬套借一点别人的理论,姑且就算我胡说八道吧。
1.激活乏力引起的留存意愿“恐怖游轮”
我还真说不上怎么知道简书这个APP的了,但简书的用户获取是很棒的,markdown编辑器、清爽无广告的页面、人工审核的人情度加上“流量面前人人平等”的模式,给了很多普通人“可能性”。UGC产品卖的就是“可能性”。
所以在前期最不需要的就是激活问题,天然的UGC属性,平台只需要提供好的用户体验承接用户的分享欲、抒发欲,并给予一定的激励,就能够使得保持很好的活跃度。
AARRR模型加上原创风口上大量内容平台、出版商来寻找优质内容,激励了原创,据说很快就到了日活十万月活千万。但是问题也在这里,没有形成生态,简书自身被弱化成“中介”,除了“引荐”没有提供更多后续,获得资源的草根成为大佬就离开了简书,于是留存开始成为一个问题。
简书应该也是发现了这个问题,开始培养自己的“大佬”,开始做内容付费,开课、出书、付费阅读,推了一段时间除了出书还常听到声音,其他不知道发展到哪一步了,我没有数据,但这些好像都没有成为简书用户留存的拳头产品。每一项都红火一阵子,然后趋向沉寂,匆忙一圈都试下来,现在更让人搞不清简书的主攻方向,这一点放在后面讲。
这期间简书最大的一个决定,也是在我们一些人看来的标志性节点是,放开首页审核限制。
很乌托邦的一个理念:人人都可以上首页。这意味着大家不必天天骂首页审稿编辑太鸡肋了,想上首页随时可以上了,简书员工也不必天天收到反馈挨骂了,如此看来好像一切都很好。
但是,没了首页流量哪里来呢?在连微信公众号自然打开率都暴跌的大环境下,不把流量兜住,散开就看不见了。特别是对于一个小众社区而言,集中起来的这部分流量,是推动优质作者持续输出的动力,最核心的用户体验降低,用户留存再次受到威胁。
同时,没有了门槛,也就没有了可能性。
从自身感知来看,从前玩简书最有成就感的是稿子上首页,部分素质低的编辑会影响我的用户体验,首页又会激励我的持续输出;现在玩简书已经N久没有打开首页了,从前关注的大佬好多离开了,我不喜欢抱团所以简友圈对我而言很鸡肋,动力来源主要是被首页认可。
其实很多游戏公司每年都花几百万研究游戏上瘾这件事,其中两个上瘾因素,一个是社交,一个是马上获得成功反馈。首页其实是个获得即时成就感的方式,当然算不算最好的方式不一定。
从前我认为简书的主要问题在于编辑专业水平太低,把控专题审稿但是自身素质差,使得首页内容主观性太强,审稿规则不一致又跟读者产生矛盾,使得简书怨声大。但现在嘛,我就不知道主要问题在哪了,太多了。
如是,UGC的后续利用缺少、激活乏力,导致部分优质作者的离开;首页放开使得流量扩散,普通人的“可能性”被打破,由此,用户留存成为挡在前面的一个问题。
解决不了留存问题,就很难进入到下一步最重要的变现环节,所以在我看来,简书那么多付费产品没有玩的特别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留存的筛选错误:后续激活乏力使得优质作者离开、首页放开使得迫切想要“上位”的普通人犹疑。
筛选完剩下的这些,不知道是简书想要的吗?
2.编委素质不一导致的用户体验偏差
前面讲到留存成为新的问题,但简书似乎还沉浸在“被掠夺的红利”情绪中,且开始从攻转为守的姿态。对平台的已有“大号”进行限制,约定开课、出书或者更新等。与编委的权利义务一开始没有划分清楚,于是开始出现混乱。编委权力过大,但质量却鱼龙混杂,编委不能服众,简书官方也无法约束。
(时间原因这里留着后面再补充)
3.“下沉式福利陷阱”
之前一篇讲简书即将迎来下沉式福利的文章在首页霸屏好久,鼓舞了好多三四线的城市青年。嗯,看得出简书的定位也在下沉,瞄准三四线城市青年。
那门槛与“人人都是写作家”二者如何平衡呢?
做小众精品的思路是:没有门槛永远不够珍贵,下沉式的人永远在追求上浮,并且需要用门槛证明自己的上浮。那句很非的话叫啥来着,如果我得到的是和其他人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比如目前永不开放注册的小众论坛Chiphell,里面都是硬核玩家,以及无数同好有才华的人在争取注册邀请码,甚至某宝还有人卖二手账号。
而做大众媒体的思路是:人人都有可能上首页,内容为王流量面前人人平等,比如当下很火的小红书与抖音,莫名其妙的火吸引着无数草根加入。
唯一的问题就是,流量算法的公平性与科学性。
4.不定性的方向与无管理式运营
没有一款产品的某项改变是不挨骂的,但一挨骂就马上改的产品不多见。当用户觉得自己利益受到威胁就会骂,比如取消首页,但不知道简书是如何对比首页放开前后的数据,有没有调查过更多样本的意见反馈。
个人的感觉上,取消首页这是个头脑一热拍板的偷懒式决定,解决编委集体素质太难了,员工自己运营又太耗费人手了。既不需要花钱也不需要花人力的方式,就是把首页交给义务作者,或者直接把首页的运营砍掉。
加上没有专门的运营来跟用户沟通,简书的基础运营工作都交给了义务工作者——编委,而编委的素质不一,用户传达体验不爽...再次上演留存意愿的恐怖游轮。
也或者这是由于经营运作的人力问题,或者是计划之中的向智能算法的过渡?当然也可能是我没有终极数据不了解更多背后的原因。Whatever。
5.简书钻能让流量转起来吗?
下一篇重点写写这个吧。
(啊!社畜的时间太有限了一时写不完!我慢慢补充慢慢写哈,好好写。毕竟一直很喜欢的APP,简书啊,我有很多话想对它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