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的演讲,炸了朋友圈。
不管是前浪、后浪都在转发,还是刷屏式的。
这一步营销太厉害了。
五四青年节,一支致敬青年的演讲视频,一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赞美,b站,把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引发了爆炸式的营销效果。
我在我的课程里分享,对一个群体的赞美,加上金句,很容易引发目标读者高潮。
b站这个视频,完美符合爆款内容的创作逻辑。
并不说这支视频不好。
那么多想要讨好年轻人的视频,都失败了,这支有独特之处:
真诚;
视角选的好,让前浪赞美后浪,而不是后浪自吹自擂;
文案和视频的节奏完美搭配,荡气回肠;
你看,我还是没有被感动,作为一个内容从业者,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需要学习的经典案例。
所以,没有转发,只有收藏。
我们并没有选择的自由。
我们肯定不是前浪,在我们之前,还有上一辈人挡在前面,有权有势有资源。
可是我也不算是后浪,看完这支视频,我跟朋友说,感觉b站的赞美对象并不是我,
演讲词里说,“很多人,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而我们,从小被灌输的就是,高考改变命运,起早贪黑只做一件事,学习,根本没有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以致于18岁之前,我只有一个梦想,考上名牌大学。
考上名牌之后干什么?不知道。
进入社会之后,我们才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真正的活在这个世界上,才开始思考真正的生存命题。
所以,演讲中提及的年轻人,是父辈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至少生活在中产层级家庭的新一代。
不是每一滴水都生活在大海。
还有很多渺小的水滴,在小溪,甚至阴沟里。
我们也是被锤的一代。
在媒体上,我看到各种花式跪舔年轻人的宣传,今天说他们有希望,明天说他们有理想,后天说他们有担当。
但是这些对年轻人的谄媚,几乎没有引起什么正面的评论。
起码90后这一代人,都已经走入了真正的生活里。
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样幸运,找到了理想的事业,战战兢兢的打拼,踏踏实实的吃苦,已经很少有这样的幻觉:我是世界的中心。
还有一部分年轻人不够幸运,每天要为房子孩子票子发愁,要被老板和客户压榨,几乎贴着地皮生存着,老板在朋友圈里转发一个:奔涌吧,后浪。他们能信吗?
年轻人真的缺乏安全感。
高晓松在前段时间,给武汉的年轻人写信,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诗和远方的代言人高晓松,都觉得只有当了阿里高管才踏实,何况一般人?
我以前去大学讲座,很爱问现场的同学这个问题:
你们是不是经常有这种感觉,明明什么都没有,但觉得自己将来什么都会有?
这就是我没有和世界交手之前,常有的幻觉。
王小波形容这种感觉: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他说,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在这种致敬下一代的演讲中,被赞的开心的,都是仍有幻觉的人,没有和生活开始博弈的人。
而我们这些人,挨过生活的重锤,我们需要的励志,是斗争、反抗,与不正确、不公平的斗争,对压力和空虚的反抗。
我们的励志,是夹缝中不灭的灯,是野火下烧不尽的草,是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骄傲。
不是这种,来自上一代人的盛赞。
浪潮,还是时代的浪潮。
改革开放,给50-60年代人的希望,那是个跑马圈地的年代,刘晓庆曾这样形容下海经商的感觉:仿佛是跑在一条没有车的大路上。
那时候最重要的是勇气,要敢从旧体制里跳出来,拥抱不安全,才有机会站在浪潮之上。
70-80年代前后的人,大多是互联网致富。
从1995年到1996年,互联网世界进入了一个令人炫目的地震期,这股浪潮在中国,造就了第一批互联网人。
1995年的春天,网易的丁磊辞职,同年4月,一个叫马云的31岁大学外语教师在浙江杭州创办了“中国黄页”网站。年底,已经拿到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张朝阳回到北京,开始做一个叫中国在线(China Online)的项目。
这些公司后来都成长为了互联网巨头,创始人们纷纷爬上了福布斯、胡润榜单上。
90年代的我们,出生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人的互联网生活框架,已经被搭建好了。属于我们的个人崛起的机会,叫做内容创业。
技术是一直在发展的,但是内容是稀缺的。
不管是李子柒还是李佳琦,都是这其中的代表。
作为个体,他们造不出一个淘宝和新浪,但是造的出一个ip。
不同的时代,个人崛起的方式不用。
时代裹挟每个人往前走,没有马化腾,也有驴化滕。
但被选中的,一直是少数人,多数人都是追着浪潮跑,而不是造成浪潮。
浪潮就是这么个东西,少数人的游戏,多数人的命运。
在内容创业的时代,有人是创作者,演讲视频里剪辑的那些影像,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人是用户、观众、粉丝。
b站的这个视频,是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盛赞。
同时,也是浪潮之巅的人,想赚其他人的钱。
年轻人是不是很难取悦?
哈哈,是,就对了。
我周遭的大多数年轻人,甚至都很讨厌后浪这个标签。
任何被定义的行为,他们都不喜欢。
他们说,别教育我,别赞美我,别批评我,别鼓励我。
他们说,让我待着,做自己的。
他们或许改变不了世界,但是确实比上一代人,在更努力的做自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