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其实是一个自卑的姑娘。
她其实是一个自卑到底的姑娘。
从小,她就在生活在自卑的环境中。
妈妈常说:你怎么不跟你姐学学,唉,瞅你这样,生了你真是少活好几年!
她不懂,她真的不懂为什么亲爱的妈妈要这么说她,她自己觉得自己也不差啊,成绩也好,无非不如姐姐听话而已。她虽然失落,却知道妈妈并无恶意。只是生气说的气话而已。
“你怎么不跟你姐姐学学?”自从那天她第一次从妈妈口中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这句话便再也没有停止过。直到现在。
后来,她上了初中,有了是非善恶的正确观念,她发现妈妈说的是对的。姐姐是个好女孩,比她好很多。姐姐听话,懂得为别人着想,每次回家都会给她带零食。姐姐成绩好,性格温婉恬静。她真的开始模仿起姐姐,她天真的想,如果我变得像姐姐一样 ,妈妈就会喜欢我了吧?姑姑就会喜欢我了吧?舅舅就会喜欢我了吧?毕竟,每次逢年过节姑姑舅舅问候的都是姐姐,学习怎么样?要不要新衣服啊?压力大不大啊?相谈甚欢。
问她的呢?你几号开学?你啥时候放的假?每年都是这么客套的两句话之后,就再也没了下文。
她以为,她可以变得向姐姐一样,这样就能得到他们的喜欢了。
她突然想起来,她上小学的时候,她的闺蜜告诉她,你除了睫毛长以外,其他都一点不好看。旁边的小伙伴点点头表示同意。她一点都不惊讶。她也一点都不生气。她知道自己长得不好看,别人说的也对。可她心里有股傲气。她觉得只要她学习好,只要她性格好,只要她不生气,只要她处处为别人考虑,她也一样能得到一些赞赏的目光。
忘了说,她还是一个结巴。
小的时候,村子里总有些大人故意调侃,故意当着她的面模仿她说话的样子。闺蜜认真的问她:听说你们结巴唱歌不结巴,是真的吗?她笑了笑。“真···真·····的。谁都没有看见她眼角的失落。
仿佛倒霉的事情都让她遇着了。她从小就体弱多病,身子薄弱。
刚升上初一的时候,开学没两天,她就开始发高烧,她哭着打电话给妈妈:妈,我发烧了。我难受,你能来一趟学校带我去医院打针吗?
“你怎么又发烧了?自己怎么不好好保暖呢?家里这么忙,怎么去县城啊?走不开。”
她挂了电话,她看着这个陌生的县城,这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来到这么繁华的县城,她连怎么坐公交都不知道。
那一刻,她的悲伤到了心底。在这个被病痛折磨的时刻,她的精神也被摧毁了。
她决定自己去医院挂号、排队、自己去问挂完号该怎么办,自己去找科室。自己去面对这一切。那一刻,她终于明白,即使亲人也不能随时都会爱她。亲人也有打盹忙碌的时候。凡事还得靠自己。另外,她也不想引起妈妈对她的反感。她要去理解妈妈。她要变得像姐姐一样懂事。
过了一个星期,她又发烧了,她没有再去打电话给妈妈,她自己轻车熟路的去了医院。她为自己感到自豪。
她逐渐的长大了。她却还在沿袭着她之前的为人处世的方式。
舍友每天让她帮忙带饭,每天让她帮忙打水。快递到了让她取,书让她背着,她笑笑说:好。
她自己不累么?她累。
她是心甘情愿的帮舍友吗?她不是。
她以为只要自己对别人足够好,只要自己处处为别人着想,这样,大家就能喜欢我了不是吗?她掩藏好她的负面情绪,舍友真的以为她不在乎每天这么做。久而久之,这种帮助就变成了理所当然。没有人会为她的友好买单。
“我为了得到别人的喜欢这么做有错吗?”她止不住这样问自己。
她上了高中。姐姐读了大学。家里的经济条件越来越拮据。
她在那样一个青春躁动的年代没买过几件衣服。谁不想穿的光鲜亮丽被男同学喜欢?她也想。而且她有个喜欢的男生。可是她不能。她不能舔着脸要妈妈给她买新衣服。她只能穿着姑姑表嫂姐姐她们那个年龄穿剩下的衣服。在那样一个荷尔蒙旺盛躁动的阶段,她却只能被人耻笑为像一个40岁的妇女。她笑笑说:反正我本来就长的不好看,40岁还不错啊。还好不是80岁!哈哈哈哈哈哈……旁边人也跟着笑起来。有谁看见她眼角有一滴泪在打转呢?
有的时候,她也会鼓足勇气舔着脸问妈妈要衣服,但是即使这样,妈妈也不会给她买的。
“家里哪有钱啊?你姐是三本,上大学学费那么贵。吃都没得吃了。”妈妈这么回答她。
她点点头,“哦”。
“是啊,家里确实没钱了。她如果再问爸妈要新衣服不是太不懂事了么?”她在心里想。
还好,终于熬到了苦尽甘来的日子,姐姐大学毕业了。经济情况好转了。她也上了大学。她再也不用紧巴巴的过生活了。
可她的习惯和思维却改不掉了。
她要花两天的时间在淘宝上买衣服,货比三家。要省出10元钱。
她要每顿饭只吃一个素菜,省出钱。
她要自己一个人在晚上十点坐公交坐两个小时到学校,省出15块钱的打车费。
她偶尔一个月的生活费不够了,也不会打电话问妈妈要,她会先借同学的,等到妈妈把下月固定生活费钱打过来,她再还给同学。她不想多花父母一分钱。
因为她以为这样她就是懂事的好女孩。这样,大家就会喜欢她。
然而,事实却总是和她想的相反。
她自卑的太彻底,20多年都在博得他人的喜欢。
她以为只要自己站在别人角度考虑,不给别人添麻烦,她就是个好姑娘,是个被人喜欢和夸奖的好姑娘。
她错了。
她丧失了一种能力。她无法拒绝别人。一旦当她拒绝别人,她心里就会隐隐不安:“别人会不会不开心,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太自私,一点忙都不帮。别人会不会厌恶我?”
她丧失了自己的需求。面对最亲的人她都说不出自己的需求。
每次放假回家,她都是自己辗转好几个车站才回到家。姐姐每次回家都会让爸爸开车去火车站接她。她也不想自己一个人拖着笨重的行李箱在几辆拥挤的公交车上来回倒车。可是她说不出口。
她面对自己的父亲说不出自己的需求。她一旦说出口,就会被自己的意识狠狠责怪,“你怎么这么不懂事,爸爸去接你要浪费多少油钱?家里这么忙,妈妈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啊”。
她的自我需求永远被压制着。
有一次,爸爸说去车站接她吧。她自己回来太遭罪了。家里又不是没车。她在电话那头却故作开朗的笑:没事的,爸。我的箱子不沉。公交车就花几块钱,你来接我太费钱了。你放心,我能搞定的。”她掩饰的多好。父亲听不出来任何异样。
爸爸说:“那你一路上小心。
”其实她的行李大大小小加起来一百多斤。
她丧失了享受生活的资本。她总是能敏锐的察觉到别人情绪的变化。别人可能无意伤害说的话,她听来又会觉得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你们才这么说我。敏感脆弱,唯恐被别人耻笑了去。她活在了别人的世界里。
她丧失了自信。就连当初成绩第一的骄傲和信心也被时间这双大手消磨殆尽了。
她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长得丑。不会聊天不开朗不大方。学历不高,又没有才华。怎么会有人喜欢这样卑微到尘埃里的她呢?
她不敢去亲戚家,她去了也不知道说什么,只会坐在一边玩手机。她生怕别人再次说她怎么上了大学还是这个样子,一点也不懂事呢?
其实,这种自卑都是因为缺少别人的认可和赞美。
由于童年时期内心极度缺爱,因此不断地去牺牲自己的需求,乞求别人的关爱。
他们以为只要我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我好,别人就会喜欢我。
事实却不是如此。
人际交往从来都是双向的。
无论是亲人关系还是普通朋友关系,维持关系最好的方法是沟通,你说出你的需求,我说出我的需求,双方找到一个折中的方法。
所以,下次别再压抑你的需求了。
我知道这很难,但是去尝试吧,去拒绝别人,去说我想要。
任意一方一味的忍让付出并不能获得别人的赞美。所以,你看有多少女人在家做了贤妻良母却被老公抛弃。老公不领你的苦劳,甚至他都看不见你的苦劳。
总是为别人考虑,这句话是错误的。应该是适度为对方考虑。
如果继续压制自己的需求只为获得别人的喜欢,那这是最蠢的一种方法。
如果压抑自己的需求只为获得一段关系的维系,那这也是最蠢的一种方法。
你对别人好,别人不一定对你好。你要去告诉别人,“我想对你好。我也想你也对我好。”
一段关系的良好维持最重要的原则是平衡,他付出了这个,你要给对方一个反馈。这个反馈可能是一个吻,可能是一句"有你真好"可能是"爸妈,我爱你",可能是一件昂贵的礼物,可能是一顿丰盛的晚餐……双方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你来我往。这样的关系才持久。
我记得朱晓说:一个成年人应该有修复童年性格缺陷的能力。
没错,我们的童年或许被最亲爱的人忽略过,斥责过。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视野的开阔,读书的能力越来越高,你会修炼自己。弥补自己性格中存在的缺陷。
其实啊,人生就是一场不断修炼自己的过程,有人天生环境好,性格好。有人天生凄惨,家庭不和睦。但是,没关系。我们不过是比他们多废了几年功夫修炼自己而已。
哦,忘了说,你是那个她吗?
网友评论
现在遇到的好朋友,现在看到的书,现在的成绩,都是我以前没有想到过的。曾经和那一群死党也很生疏,可是突然在某个时期里,遇上那么一群人,会发现自己以前的世界真是狭窄。希望你能多读书,多去看看世界。你会找到更好的,更合适的圈子。你会读到更好,更真的书,你会越来越成长。
人生是多么的奇妙。你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风景。不要担心自己会这样永远下去,不会的。不必担心。
所以,亲爱的,爱别人的前提就是爱自己,爱自己,从头上的每一根头发到脚趾头,都要去爱。努力让自己活的充实,做些改变,学会顾及自己的感受。自卑永远都是害人的,先努力爱自己,让自己变美丽。我看过很多长得不美的通过运动打扮都在变化,为什么那个人不可以是自己呢?最近在减肥中,嘻嘻,人活着,不如意太多了,我总是这样安慰自己,只要他妈的死不了,我就让活着的现在的每一天多些改变,让自己值钱些。
其实,亲情,友情,爱情,没有哪一种是完美的,七分爱自己,三分爱他人。爱自己不是自私,爱自己了,别人也会慢慢的爱你,在意你,你也同样慢慢地会对人性多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