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考与想法书评讲书拆书简书汇
读书|创新化生存,需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读书|创新化生存,需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作者: 乔平_ | 来源:发表于2020-01-26 22:09 被阅读0次

    文/乔平

    提到创新,你能想到什么?科学家埋头苦干,发明新理论和新产品?广告人加班熬夜,策划新策略和新创意?小朋友灵机一动,想出新游戏和新玩法?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到什么?你又有过什么创新?打算做什么创新吗?

    也许你会说,我工作稳定,生活无忧,做好手头的事情就可以了,不需要搞什么创新,高大上的事情,还是让精英们去做吧。这你可就错了,你不仅对“创新”的理解出了问题,更是对“生存”这个概念有了麻木情绪。

    《创新化生存》这本书所解决的问题是:在这个技术高度发展的新时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门槛提高了,我们该如何培养创新化思维,如何培养个人的创新素养,成为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人。

    这本书的作者王可越先生,是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也是美国艾默生学院访问学者,设计思维创新资深导师,同时,也是将设计思维创新体系率先引入中国的第一人。因作者团队有和企业、机构、政府的合作经验,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很接地气,非常适合普通人阅读,重塑创新化生存的理念。

    01 什么是真正的创新?

    一个不起眼的修理匠,修房子也好,修电器也罢,哪怕是修鞋子,他们的工作也有创新?是的,修理匠在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基本都是新情况,没有重样的,也不受限于旧的计划束缚。他们懂得如何即兴发挥、适应和迭代。所以,修理匠的工作是很有创新的。

    一个拥有100多名工作人员的图书馆,一年内办了5000场活动,平均一天举办超过13场。其中最受欢迎的是针对老年人的讲座,而且并不是传统认知中的养生保健、琴棋书画,而是教老爷爷老奶奶如何用智能手机!看似这么的不起眼的工作,给很多老人的生活带来了大改变,这就体现了“创新”想法的强大力量。

    也许你会说,这算哪门子创新?这创新也太简单了吧?那么,到底什么是现代人需要的真正创新呢?

    我们以往对创新的理解,总是聚焦于“大创新”,比如国家创新、跨国企业创新、行业创新,所以总是感觉创新离自己很远。因为大创新,更多的是人们聚焦提高生产力,迫于压力不得不做出的努力。

    但是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也需要更多的滋养。为了满足生存,为了体现自我价值,而自发进行的创新活动越来越收到重视。考虑的重点,也从创新改变整个行业,变成了创新能改变我们自己。

    作者王可越在《创新化生存》认为:

    真正的创新,不是“看起来很新”,而是用创造性的方法真正解决问题。创新不是思考“如何造好一座桥”,而是持续追问“为什么要造一座桥”,最后解决关于“如何过河”的问题。

    尽管每个人对创新理解不同,但并不妨碍我们对它有一个具体的描述:用新的方式方法对原有的东西进行排列组合,获得新的东西,这就是创新。

    02 为什么我们生存需要创新?

    喜剧大师卓别林在经典作品《摩登时代》中,饰演了一个在流水线上不断重复相同动作的底层钳工,为了维持生计,每天都做着枯燥工作。实际上,工业革命以来,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一个个性格迥异的人,被锻造成了流水线上麻木工作的机器。试想,离开这条流水线,你还能生存吗?

    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年哥伦布首次登陆华特林岛,岛上的印第安人看不见尽在眼前的巨大帆船。这些印第安人惊奇于欧洲人是如何来到这里的,他们最后得出结论,哥伦布一行是从“云端上下来的”。

    那么大的帆船,印第安人为什么看不见?其实,并不是他们眼睛有问题,而是他们不认识这个东西,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他们脑袋里没有“帆船”这个名词,更不知道这是个可以在海上航行的交通工具。

    我们也一样,如果每天接收的信息都是一样的,时间久了,就只能看到自己已知的东西了。有句谚语说,如果你手里有一把锤子,那么你眼前的所有东西看上去都是钉子。我们只学习单一路径上的知识,就很容易成为那个手里拿着一把锤子的人,只想着让锤子更大更有力量。时间越久视野越窄,思维越偏执。

    为了生存,我们必须握着一把锤子,但是如果只有一把锤子,我们的世界就只剩下钉子了。一旦世界上不再需要钉钉子,我们就只是拿着锤子挨饿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经常因为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而焦虑着。因此,创新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唯有创新,才能让人们不再局限于自我,不再孤独;唯有创新化生存,才是当今人类的救赎。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创新、要跨界、要提升自己的见识的原因。

    03 我们应该怎样创新化生存?

    作者王可越先生认为,创新,应该始终围绕人来做,由人发起,也为人服务。在《创新化生存》这本书中,作者对普通人进行创新给出了五个步骤,分别是:反思、感受、洞察、创新、行动。

    所谓反思,就是不断地自我审视、提出问题。其核心是让我们学会质疑,敢于向既有经验和固定思维提出质疑。

    哲学家伏尔泰说过,判断一个人,用他的问题而不是答案。《创新化生存》讲到,好问题的本质就是忘记先人之见,质疑一切,不仅可以调动已有知识,更引发深层次的探索和行动。面对一件事,如果你意识到这是个问题,而别人认为不是问题,这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机会。

    一个喜欢问为什么的人,他本身就在进行自我反思,反思代表着他对一切理所当然事物的质疑。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能够提出一个好问题,能够通过思考,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找到前行的目标,那就是最大的成功。

    感受,强调的是保持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能力。

    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人都很着急,面对一个事实,我们根本没有耐心去听、去看,没有精力去研究、去体会、去感受。我们缺失了对真实生活的感受,甚至丧失了感受的能力。

    然而,没有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怎么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呢?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如果只是听别人说,主动权不在自己的手里,不焦虑才怪。

    感受力的提升,需要有意识地学习和训练。多观察、多学习、多体会,比如旅游、拍照、写作,这些都是建立自己感受档案的过程。

    所谓洞察,指的是面对自己和世界,聚焦问题,找到真正的目标。

    洞察自己就是对自己的深刻了解。一个人无法预知此生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但可以在不断的审慎、观察和反思中成长,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优缺点,取长补短,制定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创新化生存”强调每个人都要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独特之处。

    洞察世界,需要我们具有广泛的知识结构和广博的见识。只有走出去看到更多,才会有底气和力量推翻先人之见。不了解世界之大,没见过世界的多样性,人的判断力和发明创造能力必定是有限的。

    创意,千万不要停止思考。只有保持充沛的创意状态,才有不断探索的可能。

    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条路可以到达你要去的地方,你可能连想都不想就顺着这条路走了。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有多少人成为了被别人收割的“韭菜”?问题主要出在缺乏自我独立思考力上,如今,思考对很多人来说太难了。

    书中提到,诗歌是一种最有创意的写作。一句诗的词与词之间,一首诗的句与句之间完美的拼合,微妙地勾勒成了一个光与色、情与景相溶的万花筒。

    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判断、辨别,善于探索和想象,利用想象力展开的无限创意,就可以打破固有的限制和俗套,成为一个头脑开放的创意人。

    行动,意味着敢于放弃幻想,行动比思考更真实。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如果不写下第一个字,一段文字就永远不存在,不写字的人永远不会成为作家。艺术家、发明家、生意人有何尝不是这样?所有的成功都源自于行动的意愿。

    就像书中提到的,当今时代普遍的焦虑来自于不确定性。不确定,就意味着以前的方法和经验已经不适用。面对不确定,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呆在原地,感觉原地才是安全的。

    所以,焦虑并不来自行动,而来自于“想象”。面对所有的困境和焦虑,只有行动,才是最有效的药方。

    自我的改变,也许比改变世界还要难。反思自我、开放感受、洞察世界、创意无限、行动验证......创新化生存,需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当今,几乎人人都在谈论创新,每个人都觉得别人在做,每个人都号称自己在做。但同时,每个人又都处于或多或少的焦虑之中。也许,公众对“创新”这个词的理解一直是模糊的、浑沌的,抑或是存在着偏见的。

    《创新化生存》这本书深度解读了怎样才算真正的创新,探讨了我们应该怎样提升创新力,实现创新化生存。

    全书信息量非常大,书中无论是观点、小事例,还是封面、排版设计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实属有料又有趣的一本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创新化生存,需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wj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