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来到生活的集市,开始采集故事,倾听不同灵魂的声音。
人间,只是抹去了胭脂的脸。1
初见继先的时候实在不是个好场合,杯酒杂乱,烟雾缭绕。
那次我去了很远,找我朋友,她在夜场工作,继先自然也不例外。
我过去的时候,他们公司的人正好聚会,一群也许我这辈子都见不到的阶层人群混在一起脏乱不堪。继先是最先见到我的,他本以为我是被带来也准备作夜场工作的,后来得知只是过来玩,不知为何,对我亲近了不少。
不停有人向我举杯,我朋友一一帮我挡了去,不成想,继先也是帮我挡了几杯。
我本来是一句话也不想说的,可是继先这个人吧,只有你见到他,你才能感觉到他与那个环境有多么的格格不入。
大致就是那种真正的出淤泥而不染吧。
继先继先,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往。
2
我没有经历过什么生离死别,更别谈什么生活所迫,我不过是从书中了解生活。
我记得当时我问继先:既然那么厌恶身处这个环境,为什么不走呢?他的回答我至今都忘不了,“我厌恶,可我也沉溺,生活需要金钱,这个来钱快,也轻松,我无所依,哪怕我胸藏五湖,可我依旧只能这样活着,我抽不了身。唯偶尔看看书,听听歌,让自己灵魂不过于庸俗,可我,到底是要回归人群。”时隔半年,我记忆尤深。
当时我不信,还向我朋友求证,“如果一份白领工作摆在你面前,朝九晚五,你干吗?”她没有丝毫犹豫就否定了,至此,我突然明白,做着这些工作,与是否为生活所迫毫无关联,不过人生来的惰性,以及对金钱的屈服。
可是继先不同,身在无间心在桃源,这是我对他中肯的评价。
我实在厌恶那群人的生活,包括嘴脸,我拿出了我最大的恶意来揣测那个人群,我晦涩的表述了对这个人群的排斥。当时我坐在巴士上,大家都睡着了,没有一点声响,继先给我打了个电话。
“多读了几本书,就自认清高,我偏要站在制高点批判社会。”我说得直白,我是这样的人,我不待见人性于是我将它踩在脚下。继先没有任何反驳,他没有高谈阔论,他讲述的平淡,一字一句直达我心底。
人,身在什么环境,在习惯了之后,就再也跳不出了。这个世界有太多社会,你和他们不在同一个社会,你就像突然出现在灾区的记者,你不懂那些人当时的恐慌,可你依旧正确,可除了你社会里的人群会认可你的想法,这个社会里的人群只会嗤之以鼻。你应该忘却,而不是愤怒。
茫茫人海,逢不知会。
那群人说继先喜欢我,他私下沉默寡言却与我交心,待我极不寻常,可我知道,我想继先也知道,他不喜欢我,他和我的遇见只是一场灵魂的碰撞,莫名其妙,却再无下文。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继先的故事到此为止了,我和他,早已在那场遇见之后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3
人间,只是抹去了胭脂的脸。我是看着妮妮和王昊走在一起的,如何遇见如何相爱如何分开如何陌路,我都看着的。
他俩真是极配,郎才女貌。
妮妮喝醉酒的那晚也是和王昊分手那晚,袒露了内心,我明白她是个怎样的人,王昊太美好了,她为他对她的付出感觉不值得。她说分手的时候也许是酒精的缘故让这个女人哭的像个小孩子,不停念着我不配。
丧失了喜欢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可怕?言语无法形容,将来也许会有遇见,可是将止于遇见。
人永远只为自己亲近之人的利益着想,不讲道理。他们分开的日子,我这个不相干的人啊巴不得他们立马重逢,重修旧好。
我不知道如何去评判他们的这段感情,可在某个瞬间我突然明白,我再不会插手他们的缘分,他们是真的到此为此了。
我为妮妮叹息,可为王昊,赞誉他的理性。
4
我问王昊对妮妮究竟是怎样的感情,他问我知道薛定谔的猫吗?其实我半知半解,我无法用这个来比喻感情,我一直觉得不够恰当,不够入人心。
“没开盒子前,这种感觉是活的,也可以是死的,但就当时我的主观上来看,是活的,但是打开盒子后,才发现释放出的有毒物质早就把感觉杀死了,而打开盒子的最关键的原因其实是三观。”
我懂三观不合的两人在一起是该有多艰难,可我依旧辩解,在还没拥有成熟三观的年纪这种不合是可以弥补的,人和人需要磨合,才逐渐缺一不可。
妮妮是缺乏安全感的,而王昊可以给她,甚至说是完美也不足为过,可王昊回答,那个人不会是他。
我突然发现,我这个旁观者始终是偏心妮妮的,我甚至都不拿王昊当一个人格看待,我将他定义为妮妮的需要物品,所以他必须存在于妮妮的生活。
谁都插手不了谁的生活,旁观者是,当局者亦是。
他们的故事,也是很多人的故事,却没人可以感同身受,世人皆叹可惜可惜,却是叹的莫名其妙。
5
清醒一点吧,世上没有未完的事,只有未死的心。
人也许不认识人,但灵魂认识灵魂,而灵魂的遇见,感情根本没资格去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