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的文化》
一、
1、
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时光,
相识的甲、乙不期而遇,总会向对方关切的问:“吃了吗?”
回:“吃了。”
反问:“您呢?”
答:“吃了。”
那是物质文化匮乏的年代。一种问候的习惯。也是“民以食为天”的生活态度的决定表现出来的。
2、
改革开放40年,大众的生活普遍的改善和提高了。
见面的问候语,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简单的许多。
问:“你好!”
回:“你好!”
熟悉的人见面,总会唠叨的多问一句。
“好久不见,最近又去哪了?”
“我不是去哪哪旅游了吗。”
“您都去了哪?我不是家里忙这忙那的。家里一大堆事,哪有那闲工夫!”。
再熟悉一些的,求了个唠嗑没完没了。
二、
上周流行了一个小插曲。
说是“你是什么垃圾。”
想必看过这个插曲人都知道。
本来管理站大妈对住户送来的垃圾。应该说你今天拿来的是什么垃圾?
或者是“你手里提的是什么垃圾分类了没有?”
本应说“你这是什么的垃圾。”
也许简单地说成了,你是什么垃圾。
漏了“这”
这好像是没有文化人对文化人说话。
这让扔垃圾的人非常尴尬,我怎么天天都是垃圾?好在人家不想较劲找麻烦。
记得去年七月份在上海某小区住了月余,在扔垃圾时,管理站的大爷拦住我,非要让我把垃圾按分类扔垃圾箱。我说,还不会,请他帮忙分一下(其实也就是湿式)。那大爷不高兴说,天天给你们分,不累死我啊。又说:“照(看垃圾箱)上面字,做。” 偶尔一次发现,垃圾车竟然有无分类都一次性全拉走了,
其实都是工作上疏忽了,没有规范和文明礼貌用语。
才会遇上窘地
三、
有时在外地,好奇心驱使总想问一下当地人的风情。如同记者带着问题上岗。
一次在某超市购物,旁边一家麦当劳做活动,顺便进去了。工作人员很热情,介绍如何在手机上用APP加入会员,能有多少优惠,我告诉他,很少来这里,又在外地。他说不打紧,回当地也是有用的。且这是百年一遇的机会。架不住人家的好心好意劝说,当即决定,加入麦当劳,成为会员,
活动九时开始,未到点就坐等着。
一会儿,过来二位九零后小姑娘,在我对面坐下。
她俩䐐着我看她们,头扭向一边。一会俩人又聊开了。
其实,周围空桌很多,也没有人。
纳闷的是,她俩选择在我对面,一尺之间。
我也奇怪地问向她俩,“美女,怎么没去上班。”
对眼了一下,“过来吃早餐。”(其实来参加活动的)
我趁势问道,“可以问个问题吗?”
“说!”
“你们上海姑娘,对于恋爱一方,什么要求”
“当然男的要上进的,没有不良嗜好。”自然升调女版回应。
“对方是外地人呢?”再问道。
“喜欢都可以了。”
“房子呢?”
勉强答:“一起努力就好了。”
另外一个插上抢答:“不行,必须得有房子!”
是的,没有房子,双方长辈都不会同意的,一定是高举反对牌子。
有许多事情莫过于张口,什么时候说话,有一个契机,还有一个共性的话题,人人都知道,可以讲的时候。必须不能提及个人隐私。
见面说话的学问,洽如站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后面的话,不说了。说过了,有封文的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