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高中生我现在愈发感觉世界变快了,我周围的节奏也变快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两处。
一,现在的科技很发达,很发达,有了手机,有了抖音和快手。大多数人整天沉迷于此或者别的娱乐软件,开始麻木,开始追求短暂的娱乐,当然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没有资格说什么,但到未来他们就会知道这个“果”。
二,现在的教育越来越来快,老师不断地给人输送学习而学习,不断地让人去学习,仿佛这个学习就像外来之物一样,要让我们去接受。但当我们接受了这个“外来之物”,我们也同样变得麻木,在现在高强度的学习之下我们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缺失了自我思考的过程,甚至都认不清自己。
最近有个很好的综艺节目,对白:让我们和更好的你聊聊,里面的有一期,白岩松先生曾说过,想要认清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独自地去读书。当时我没啥感觉,现在却明白了,他是在给我们一个思考的过程,一个深刻的思考。学习应该是我们人的本能,不应该是“外来之物”,这些“外来之物”只能是知识而不是学习!白岩松先生还说,读书是在和有智慧的人对话。在我看来,读书就是认识自己和正确对待学习最好的方法。
可现在呢?有多少学生能保证自己每天都有看书的时间,自己真真正正地安静地看过书?也就语文老师可能会或多或少地让我们读书,可看看那些语文老师推荐的都是什么书?都是提纲里的书,让你读的书都为了那些沉甸甸的考试成绩。
让我们在回想清朝,清朝的八股取士不就是如此吗?过分的偏重于科举,所以教育就过分的偏重于八股文,这样就控制了思想,是一个统治的好政策。那我们换一种角度想想,那些人呢?他们的思想就受到了限制,他们被灌输着只有做了官你就能成功的思想,跟疯子一般去学习八股文,最后做是做了官,可却迷失了自我,没有守住自己。
就像白岩松先生在综艺里提到的知识和智慧的关系一样,现在的学生学习获取的只是知识,却不是智慧!机械化的学习,却缺失了自己的思考。这不就是迷失自我吗?说的难听点,你连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你还学个屁!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就是为了应付学习。学习和读书一样应该是高尚的,而不是机械的。甚至我的家人给我的感觉一样,就是只有做题和读教科书才是学习,读课外书就不是学习了。
之前我在简书里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阅读量少,因为大多数写作者都在自嗨(自娱自乐),大致就说没有内容,很干,中看不中用。简书应该是书友间的交流,文字间的碰撞。如今大多数文章都像那篇文章里说的都是标题党,蹭热度,他们有些为了写作赚钱,导致简书里充满了无穷的铜臭味。难道钱真的那么重要?难道节奏变快,我们就守不住自己了吗?
当节奏变快,学习也就不再是学习了,很多人也成了低头族,简书也沦为节奏变快后的牺牲品(或许有纯粹的追梦人,但却是极少数的)。
所以,在这里我就问大家一句话。
当节奏变快,我们还能守住自己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