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番薯兴
当仲夏的日头完全落了下去,地上的余热慢慢散尽,天边的月牙儿也悄悄地挂在了树梢头,村里的人们便开始准备夏季每晚必做的事——纳凉。
有的人家还要先吃晚饭,讲究点的蒸锅米饭,然后炒一两个菜;随便些的下点浆水面或者用晌午的剩菜就馒头,一家人坐在堂屋里,或四口,或七口,吃着贤惠女人们做的美食,享受底层劳动人民难得的幸福。
当有人从门前路过时,家里的长辈们必按辈分唤着对方,长一些的就叫什么达或婶,平辈晚辈就叫什么娃或者小名,请那人来家里吃饭。
而那人一定是不肯的,必笑着回,“不让,我也刚吃过了,到桥上去耍哩,你们慢吃。”
村里每个大队都有座桥,架在两米多宽的主干水渠上,桥的两旁是两排石墩,虽不能容纳全队所有的人,但大部分人在此纳凉还是可以的。
年轻的男人们大多都站着或蹲着,偶有一两个光膀子,从黝黑的皮肤中可以看出白日太阳的毒辣,他们在一起聊着明天谁谁谁家缺几个小工,谁谁谁家红白喜事需要帮忙,又或者哪家的谷子长的好,哪家的谷子缺了水,哪个牌子产量高,哪个牌子味道好……
在农村,男人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人指望着吃喝,有压力,但更多的是责任,好在二流子比较少,大多人都是勤劳踏实的好小伙。
女人们在一起则主要聊聊谁家的孩子学习好,懂事,七八岁就会做饭割猪草;哪个电视剧里的后妈坏透了,不给小孩饭吃;又或者聊聊谁家腌了什么盐菜,准备学点艺,给老公孩子改善下伙食。
而孩子们在一块,那可有得玩了,什么藏猫乎、三个字、跳黄河、斗拐子……更有甚者,就是简单的追逐嬉闹,也能一直玩下去。
夏季的水渠都是近满的状态,所以大人们聊着聊着都会看一眼自家那正在疯跑的孩子,等到确定孩子安全时,便又和周围的人回到刚才的话题。
听着桥底水渠哗哗的流淌声,草丛里或土坯墙角边响亮的蛙鸣,还有不远处孩童们天真灿烂的笑语,此时的农村便是天堂,安宁祥和,人与人之间亲切友善,几辈人相处下来的关系,多少都算是有点沾亲带故了。
等到九点半左右,便是这次聚会散场的时候,大人们各自呼唤着自家的孩子,看着他们满头大汗地跑向自己,活像一个一个小花猫。
有些年幼的小孩跑累了,困意突然袭来,便要他们的父亲背回家,父亲大多也都是乐于此的,等到小家伙趴在父亲背上的时候,周围必有人调笑着,“成了老月娃哩,还要爸爸背。”
小孩子听了也会不太好意思,害羞地把脸深深埋在父亲的背上。
等到一家一家离开,桥便静了下来,只还有底下的水流,偏僻处的蛙鸣和当空的明月陪伴,漫天星辰作为背景,照亮着每一条归家的路。
网友评论
田园生活的描绘令人神往。看完作者的文章,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去奶奶的老家,晚饭后坐在院子里玩耍,小朋友一起跳皮筋,大人们拿着蒲扇在院子里纳凉。那种闲适的生活已经很多年没体会过了。
喜欢作者的描写,生动有感,这个季节最美好的光景也不过如此了吧,想起一句话:日日是好日。很适合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