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这两天,我们学校助学金的名单出来了,在学校综合大楼公示,每次路过都看到一些同学围在名单下嘀嘀咕咕。
有一次,我听到一位几位女同学说:“她怎么都拿了一个二等助学金啊,平时看她打扮得光鲜亮丽,穿着阿迪达斯名牌鞋,还拿到了助学金,真是想不明白!”
更有甚者,上次我去打印东西,后面刚好是几个申请助学金的同学,我听到一个女同学跟另一个女同学偷偷地说:“我听上一届的学姐说了,助学金就是比谁写的家庭情况惨,越惨,得的机会越大。”
另一个女同学惊讶的问:“真的把家庭情况写惨点,就可以拿助学金了?”
听到这句话,我忍不住转过头去看了她们一眼,只见另一个女生赶紧用手放在嘴边做了一个嘘的姿势,两人便装着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继续聊其它的话题。
难道真的把家庭情况写得越惨,拿助学金的几率就越大?
别说这还真有这事。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是:骗助学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者说:一个字“爽”。并且还强调了两点注意事项,一是要装作自己真的很穷,二是千万不能真正同情班上贫穷的人,想想自己的旅行和苹果手机就好了。
莫名受到一万点暴击。
02
我们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班级,大多数人都办了助学贷款,有的是因为经济确实困难,有的则是觉得国家不要利息的钱,用用也无妨。
记得大一开学那年,我们还在军训的时候,辅导员就开始叫我们上交助学金的申请材料,收起来的资料比其它班级多好几倍。
我认识一个同学,家就住在离市区不远的镇上,车程来回只要二十分钟,父母在家经营生意,爷爷奶奶自给自足,每年年收入大概是20万左右,有车有房,还准备来市区中心买一套房。
可她依旧天天喊穷,每次一到评比助学金的时候,比我们任何人都要积极,赶紧打电话给父母叫他们去政府盖章,她也抓紧完善申请表,真害怕要到手的钱飞了一样。
第一年,她没能评上,事后非常生气,还说自己家那么穷,系部领导没长眼,很不服气,甚至生了整整一天的气,打电话给父母说助学金没评上,必须要家里打点钱来弥补她的伤心。
第二年,她吸取了经验,把自己家庭情况写得很惨,什么爷爷奶奶年纪高龄,常年生病需要药物维持,还说妈妈没有工作,在家只能做农活维持生活,家庭负债10万,自己和妹妹上学又是一笔昂贵的开支,全靠爸爸一个人工地做工养家,入不敷出,家庭经济非常困难,十分需要领导的帮助。
没想到她果然评上了,在无证无重要证明的情况下,得了二等3000元的支助,高高兴兴拿去买了一个新手机,整天拿来看电视和打游戏。
今年开学,学校再次开始评比奖助学金,她又是用相同的套路,再一次通过了学校二等助学金的审核,她高高兴兴地对我们说:“好棒啊,我又可以去换一个新手机了。”
03
相比之下,我们班上另一个同学,家里经济确实困难,爸妈在工地上做零活赚钱来支撑三个孩子上学,还负债几万元,室友平日很省,每月生活费三四百,平时也在做兼职,就是为了减轻一下父母的负担。可是她却没评上,原因就是太实诚,没有把家庭的困难完全体现出来。
我们在讨论这件事时,我突然问拿了助学金的同学一句:“明明你是我们宿舍最有钱的,怎么你就有机会评上助学金呢?”
她听了赶紧反驳:“我们家哪有钱,明明很穷了,我爸爸说年底想在市里买一套房子,要想付全款的话还得找别人借,到时候就是负债了,难道这不是穷吗?”
那一刻,我的心里五味陈杂,原来她所定义的穷是不能在市中心付全款买一套房子,而我们的穷是父母没钱供我们上大学了,这大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吧,阶层不一样,因而定义也不一样。

04
有一次,我听到一个特等贫困生说:“妈的!这次支助来了几百块钱,还不够我买一只好点的YSL口红!”听完让我觉得汗颜,拿着国家的支助去消费过高的生活,难道这就是大家都去争取助学金的目的?
有的人,越是处于艳阳高照的一面,就越容易得意忘形,喜欢贪小便宜。而有的人,越是处于阴雨绵绵的一面,就越是明白自己努力争取的重要性。
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她平时生活朴素、节俭,但从来没去申请过助学金,而是靠自己的成绩拿奖学金,以及去做各种兼职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
有一次,我帮老师整理学生档案,不小心看到了她的信息,那一刻真的特别惊讶,原来她是一个孤儿,家庭成员信息一栏父母双亡,只有她一个人。
她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女孩,每天都是一副笑脸对人,看上去可爱、友善,更多的是能够感受到她身上独有的一种品质,那就是坚硬。命运待她并不好,她却以磐石一般的精神去回馈生活,不埋怨、不气馁、不争抢,靠自己的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而不是活在别人的非议和同情之中。
那些整天装穷,甚至在贫困材料上大作手脚,把家庭情况写得特别困难的同学,其实并不穷,因为家庭真正有难言之隐的同学,他们都有自尊心,越自卑的人,自尊心越强。
她们并不会把自己的真实情况正大光明摆出来让大家都知道,甚至不希望别人来同情他们,觉得那是在践踏自己的自尊心。
05
其实,我并不觉得助学金是一件值得自己去费心思的事情,因为你要争的那笔钱和成绩以及个人能力并没有半分钱关系,要想真正证明自己,那就去努力争取奖学金,这才是用自己的实力说话。
有人肯定会反驳:反正是国家的钱,我凭什么不要?
或许你觉得几千元钱于你而言,无非是多吃几顿饭,多买几件衣服或者多买几套游戏装备,可是对于那些家庭真正贫困的人来讲,却能够给他们莫大的帮助,因为农村有些学生就是因为家里穷而上不了大学。
而那些并不贫困的学生,不过是为了打着贫穷的幌子,满足自己的物欲而已。
换句话说:助学金为为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难道你还真希望自己家很穷吗?
唯有靠自己的努力来满足自己的物欲,才是最令人羡慕的。
网友评论
记得我上大学那会儿领了两次,第一次领了,不过感觉自己做做兼职,生活还能过得去,还没到那地步,第二年就不再领了,因为感觉拿着那钱虽然不是去挥霍,可是感觉有人比自己更需要。第二次是我们班里还剩一个“国家励志奖学金”刚好就我满足要求,别人劝我去领,不然也浪费一个名额。。。
看到你大学期间能给家里寄钱,挺佩服你的,因为我最多就是不找家里拿生活费。
我家农村,真穷。舍友一个比一个有钱,让我请客吃饭的舍友父母都是老师,一学期生活费一万五左右。
前段时间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辅导员说我写的家庭收入不现实,让我改,我的心里有气有恨,当我再次交上去,辅导员又说和我一起申请的同学家庭情况都比我困难,都是七口人,只在家种地,当我看到辅导员以这样的理由给我时,我只觉得可笑,难道她们的就现实了吗家里有多少地能够养起七口人,把爷爷奶奶也加上还有三个孩子,那么困难的家庭,父亲还能西装革履穿着像老板,还有钱出国玩。
国家新出的政策,建档立卡直接是特别贫困,特别贫困的同学只买名牌口红,家里只有自己一个孩子。
现在这种风气横行肆意,价值观的不同让人根本无法理解,我也是发现我这种总怕说闲话又死要面子,还总想像古代贤人一样,做一个问心无愧又能留个好名声的人,在大学里面完全是异类,大概这样的人在别人眼里也不过是,如我一般,平凡到泥土,时常还被踩上几脚的人,才站出来用名节和理想信仰来为自己辩护的小丑。
我身边会有人认为国外一般大学也比国内一流好,出国比国内就是强,又比如有的同学处理钱是每月父母给他的生活费不够买某些东西要多要点,而我想的是父母和自己是一个家庭,即便爸妈给我的钱基本是不封顶的,但我还是能省则省。我认为别人错的时候,也会想到在别人眼里我是奇怪的,不可理解的,我也承认。价值观的完全不同就决定人们互相认为对方是错的,争论甚至骂战,却谁也说服不了谁。能改变这种状况的,怕不会是“道德约束”,因为这并不会得到所有人认同与遵守,每每谈起这些,总有无力回天之感,改变所有人太难,能自律即可。
助学金,奖学金什么的,都是平均分的。
像我也是,拿了的话如果不好好努力,成就事业,然后回报社会,那么那些助学金不就相当于喂了狗?这样感觉自己负债累累,还不起。
我宁愿自己有多少能力花多少钱,也不愿意当享受者,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