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引导
研讨现场100问:行动计划的时间设置,对研讨成果落地非常重要

研讨现场100问:行动计划的时间设置,对研讨成果落地非常重要

作者: 团队引导者赵磊 | 来源:发表于2024-03-15 22:15 被阅读0次

问:赵老师,研讨会举行得很顺利,在制订行动计划的时候,总感觉大家的节奏感没起来。比如,他们列出任务的截止时间都是某个月底或者季度末,要不就是某个月份。他们都是业务专家,我又不太懂业务,总觉得时间周期的设定哪里不对,在现场我应该做点什么吗?

参与式的研讨会与其它活动形式最大的差异点,就在于要有具体工作成果产出。

衡量该成果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有没有一个设置合理时间节点的行动计划。

因为参与者不仅需要知道干什么,还要知道必须在特定的时限内完成什么,才真正能让行动计划有价值。

6Q模型

作为工作坊或研讨会的主持人,在现场如何通过紧盯行动计划的时间,帮助参与者在最后阶段,真正把策略落到实处呢?

大家可以参考我从实际经验中摸索出来的6Q模型:

Q1.没有“具体”日期的,要问一问;

Q2.时间都是月末、季度末的,要问一问;

Q3.时间跨度长的,要问一问;

Q4.涉及部门多的,要问一问;

Q5.涉及决策链条长的,要问一问;

Q6.输出成果是文件、制度的,要问一问;

下面具体解释一下:

Q1没有“具体”日期的,要问一问;

没有具体日期,通常会出现在未来行动不太确定的情况下。

往往说明参与讨论的人对这个行动并没有太大把握。比如只写2024年5月,即没有说明是5月份启动,还是5月份结束。弹性比较大,留的空间也比较多。最后大概率会出现延期或取消行动。

这个时候一定要追问,为什么是5月是启动还是获得成果?为什么不是4月或3月?具体的完成日期是哪一天?

问这些问题的目的,实际上是提示参与者再次思考行动的迫切程度,以明确设置该时间的理由是什么?

往往简单的追问之下,会引发参与者更多的反思,即便最后仍然确定是5月,但通过这轮追问,可以帮助大家重新对日期、策略、行事逻辑、重要工作顺序进行新一轮思考。

Q2所有日期都设定在最终期限的,要问一问;

人们习惯性地把大多数任务的截止时间都放在最后一天。

他们的假设是:多个任务在同一天完成,整体项目就完成了。

这实际上表现了两种态度:

其一,大家并没有真正思考任务之间的关联关系,而是盲目的进行了划分;

其二,缺乏对目标管理的深刻理解。目标管理最重要的是过程跟踪。如果每一个行动都要到最后期限才有结果,实际上给管理带来了巨大隐患,如果一切行动结果都要等到最后一刻,这对于管理者来讲太被动了。

所以,一定要避免把大多数任务完成日期设在最后一天,要有意识地留出一段时间,留出调整的空间和余地。

Q3时间跨度长的,要问一问;

行动计划时间跨度越长,越不可控。

遇到时间跨度比较长的,要追问一下原因是什么?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提醒大家设定关键事件里程碑,通过里程碑事件的设定与逻辑,可以清晰地看到该项任务时间设置的有效性。

Q4涉及部门多的,要问一问;

如果行动会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同,需要请发起人进一步落实其他部门在时间上的承诺。

很多时候涉及到多部门协同项目的最终节点,往往不是由发起部门能够决定的,因此一方面发起部门要主动设定一个时间节点,即是给自己的压力也是一种挑战;另一方面,要在现场尽可能多地争取其它部门的支持和承诺。

这个动作,有条件的一定要在现场完成。借助现场的氛围和场域,同时领导也在的情况下,很多困难可以获得当场碰撞和解决。

Q5涉及决策链条长的,要问一问;

决策流程长,往往会涉及到几个层级的决策,如果涉及到上级公司的,可能时间会更加不可控。

所以,首先要有一个明确地结束项目、拿到结果的预设日期。虽然主责部门会以无法掌控领导决策周期,而不愿意明确具体时间。

这个时候,大家要一起评估事件的重要性。如果对公司经营很重要,那就一定要设定具体周期,然后共同思考:“我们大家可以做什么,去影响领导的决策周期”,大家一起群策群力。

这样做有益于团队成员了解困难与挑战,知道主责部门愿意做出承诺,避免了相互猜忌,上下同欲。

Q6输出成果是文件、制度的,要问一问;

如果行动的成果是文件、制度的,一定要追问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该项行动的成果是某类文件、制度,那评估成果的标准是如何界定的?是总经理办公会审核通过,开始实施了?还是只是一个草案就认为该成果有效?

第二,形成文字版的制度、文件并不是最终目的。所有的文件、制度只有被执行了,才有价值。所以,我们的成果在规定时间中,只是一个文件制度的编写,还是要包括后续一定规模的运营、以及结果的评估?

这两个问题的追问,有助于帮助参加讨论的伙伴更加深度的思考与聚焦,从而推动成果的有效性。

表面上看“时间节点”是设置是否合理的问题,实际上却是评估组织风格、研讨效果的窗口,也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组织提升目标管理水平。

如何分配精力:有了明确时限的工作任务,自然会集中精力,开动脑筋;

如何协同组织资源:确定了达成共识的截止时间,便于组织内部资源相互调配,可以推动部门间的横向协同与拉通;

如何统一工作风格与节奏:如果完成目标没有具体时限,难免会精神涣散、松松垮垮。在员工看来,反正没有具体时间要求,慢慢干就好了,只要最终完成了就可以。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时间节点”的设定。这从另外一个侧面体现了参与者对于未来行动的思考与承诺程度。

一定角度上可以说:“没有时间限制的目标一文不值”。(全文完)

相关文章

  • 霍老师评课议课

    九节课的研讨 氛围,对研讨帮助最大。 现场真实,发生了对研学的诸多思考。 自评 自我打分61.3分。预设坍塌。 写...

  • 视觉研讨社 | 于晓珂:设计创造生活,生活回馈设计

    视觉研讨社 以文字记实,以视觉启发 这里是《柚视觉-视觉研讨社》对话现场 于晓珂 从事设计行业时间:5年 擅长设计...

  • 英语研讨||聆听成长

    文 / 梁树丽 我们英语组每个月25号要进行线上的研讨,以往的研讨我们主要是以课例研讨为主,但是这半年我们对研讨内...

  • 导师第①次专题研讨关于“阅读脑”

    【研讨通知】今晚8:30我们将进行导师专题研讨 研讨主题:关于“阅读脑” 研讨导师:雪松老师 研讨地址:远川学习平...

  • 原创随笔记15

    今天呈现研讨会现场,是公司小伙伴几天日日夜夜加班做出的成果。 今天举办的非常顺利,来参加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

  • 做工作中的有心人

    (文 刘俊芳) 昨天晚上是我们英语组研讨时间,主持人是杨艳老师,研讨的话题“以读促写之我见”,研讨方式是...

  • 赵磊:高层管理者案例研讨目标的六个聚焦

    最近刚刚完成几家大型组织的高管管理者的案例研讨工作坊,有一些思考与收获,分别从目标聚焦、研讨模式、成果反思等方面有...

  • 网络移动听评课,好的体育课无惧直播

    近日,武侯区智慧体育网络移动听评课教学研讨会在金花中学举行,此次研讨会将网络信息技术与现代科技结合,全程采取现场直...

  • 五年级日有所诵教研总结

    时间:2020.4.22 值班:谢忠灯 研讨内容:柏拉图《星》和白居易《忆江南》 研讨梗概:按照教研值日的安排,今...

  • 工作‖暑假打卡学习第一天~参加研讨会

    今天是暑假第一天,我跟两位同事去蛇口参加了一场思维研讨会。研讨会分为专家报告会、现场展示和现场点评。今天主要内容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研讨现场100问:行动计划的时间设置,对研讨成果落地非常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ag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