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客笔记(ID:LKNOTE):记录、分享读书笔记、学习笔记、杂谈随笔
全文约2200字,阅读约需9分钟
做个大胆猜测,会对《深度工作》这本书产生兴趣的人十有八九是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状态“深度”不足的人,并且隐约感觉到更加深度的工作会给自己带来潜在的好处。然后看到这本叫做《深度工作》的书自然就会产生了解和阅读的兴趣。看书名和目录你能猜到这本书的大意多半是要为“深度工作”打call,简单总结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说明深度工作重要且有益,顺带着告诉你一些怎样深度工作的办法。
然而,如果真的希望从《深度工作》的阅读中获得深度工作的方法,首要的问题不是意识到深度工作的重要性然后看书中是否给出了怎样做到深度工作的方法,而是先提一个问题:深度工作为何如此艰难?
这本书的内容大致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第二部分准则。读了第一部分的头两章时,主要意思如其章节标题所言: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同时也是少见的。然而如果你已经是一个因为意识到深度工作价值的读者才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话,恐怕一种大概率的烦恼会是:我已经知道深度工作有价值了,但是我怎样才能做到深度工作?更进一步:其实我也已经知道一些深度工作应该遵守的准则或做法,但是仍然经常被打断无法做到深度工作,所以,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深度工作如此艰难?带着这样的问题读完前两章,深度工作的价值和障碍所在就比较清晰了。
首先,为什么要深度工作?简单粗暴一句话,深度工作的能力能引领你走向成功呗。不信且看:
“如果探究一番远近历史中其他重要人物的生活,你会发现深度工作在他们身上是非常普遍的。比如 16 世纪的散文家米歇尔·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早在荣格之前就在远离自己法国城堡石墙的南塔楼区建起了一座私人图书馆,而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大部分都在纽约库阿里农场的一间小屋里完成,当时他在那里消夏。吐温的书房离主要房屋区太远,以至于他的家人要吹号吸引他的注意力,召唤他去吃饭。 历史再向前推移,就可以看到剧作家、导演伍迪·艾伦(Woody Allen)了。在 1969~2013 年这 44 年的时间里,伍迪·艾伦编写并导演了 44 部电影,获得 23 项奥斯卡奖提名——对于电影艺术作品而言,这个比例高得惊人。在这段时期里,艾伦一直没有电脑,所有写作都不受电子设备的干扰,而是在一台德国奥林匹亚 SM3 型号的手动打字机上完成。此外和艾伦一样拒绝使用电脑的还有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他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下工作,在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传出后,记者都找不到他。J.K.·罗琳(J.K. Rowling)确实会使用电脑,但是广为人知的是,她在写作《哈利·波特》小说期间会远离社交媒体,尽管这段时间恰逢科技迅猛发展,公众人物也多对此趋之若鹜。……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两次“思考周”,在这段时间里,他会远离世事(通常是在湖边小屋),只读书,思考大局。正是在 1995 年的一次思考周中,盖茨写下了著名的“互联网浪潮”(Internet Tidal Wave)备忘录,将微软的注意力转移到一家名为网景通讯(Netscape Communications)的新兴公司。”
那么,如果你也认同上面的例子是深度工作价值的事实证明,问题就来了:如今如果你想深度工作,障碍在哪里呢?可能和很多人的感性认知一样,作者也将一个重要的原因归因于网络:
“在网络工具的时代,知识工作者越来越多地用浮浅工作——像人工网络路由器一样不断地收发电子邮件,不断被小事扰乱心神——替代了深度工作。诸如研究新的商务策略或撰写重要的经费申请报告等重大工作,本可很好地受益于深度思考,却也在受到干扰之后变得支离破碎,得不到很好的完成。……网络似乎剥夺了我专注和沉思的能力。”记者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2008 年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上发表的一篇被广为引用的文章中坦言,“而且不只有我是这样。”卡尔由这个论点出发,写成了一本书,名为《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The Shallows),后入围了普利策奖终选名单。为了写作《浅薄》一书,卡尔搬到一间小木屋里,强迫自己与世隔绝。”
但是,对于以上导致无法深度工作的原因恐怕很多人的直接感受会是——感同身受,无可奈何!关于深度工作的价值和障碍我都懂了,但是依旧没有办法做到深度工作,这又是什么原因?
如果说阻碍深度工作的最大原因是网络,那么似乎意味着要深度工作就有必要“断网”,而在实际工作当中,个人对网络的依赖程度究竟有多大?能不能断网,怎么断网?邮件那么多、电话那么多、微信那么多,对于个人而言,当面临这种信息过载的情况时,信息过滤和处理回应的规则和尺度究竟如何设定和把握?问题到了这里其实才开始进入矛盾的关键。
作者在书中自信的说:“我发现有两类人注定会成功,而且我认为可以推广借鉴:一种是能够利用智能机器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一种是自己所在领域的个中翘楚。在数字鸿沟不断扩大的当下,有什么窍门能够为进入此类有利领域提供助力?我认为如下两种核心能力是关键: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和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而这种核心能力的获得又依赖于你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如果你没有掌握这项基本能力,想要学习艰涩的知识或达到精英水平就会很挣扎。”
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看到一篇文章标题说:“如果不想被时代抛弃,请深度工作”。然而如果要说读《深度工作》可以有什么真正有价值的斩获,我觉得不是经由作者的逻辑推演而成为深度工作的信徒而已,更有价值的事在于带着如何在这个被网络不断扩大连接又打碎时间、消解深度的环境下获得深度工作的能力并从中得到正向价值?所以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此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