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超人气读书笔记书香十里gg
爱不应该是一场无声的告白

爱不应该是一场无声的告白

作者: 刘波派 | 来源:发表于2016-03-30 20:30 被阅读2978次
无声告白作者

这应该是自己今年看到的最悲伤的一个故事。没有阳光,没有温暖,没有希望。故事从头到尾渗透着无可奈何的忧伤。自己不是移民一代,无法同理心感同身受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悲悯,但透过文字,那些情景描写又能隐隐约约看到来自东方中国家庭式的异曲同工的熟悉影子。最开始在亚马逊看到作者名字的时候,窃喜是中国人写的,心想着,不赖啊,居然有中国人的作品长期盘踞在全球畅销榜里。定睛仔细一看,刚走眼了,名字后面还有个小括号,写了个“美”字。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华裔作家能够把移民一代的心路与境况写得入木三分,我愿意跟着故事一起悲伤,一起沉重,在阴暗的角落里和汉娜一起双手抱着双腿蜷缩在不被人发现的桌子下或柜子里久久不愿出现。

故事从莉迪亚死了开始。一切都很突然,围绕着莉迪亚的死,父母,兄妹都是独立的个体,沿着每一条细细的长线慢慢捋顺,又是不同的四个入口,故事里讲着成长的话题,说着爱的分配。他们各怀心事,从不同的窗口瞥见略显丰富的世界。莉迪亚死了,谁知道真相,好像谁都知道真相。毫无夸张的说,这本书就是这样引人入胜,令你拍案叫绝。

刨去故弄玄虚,撕掉华丽包装的外壳,故事其实就只想告白读者一件事“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成长的轨迹中,父母和孩子如何更好的成长?面对父母独一份超负荷的期待与爱,子女又该如何合理吸收与消化呢?

作者写的是发生在美国的中国移民家庭的父母与子女成长的故事。可这些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在中国本土家庭里发生的应该更彻底,更加淋漓尽致。我们大环境是倡导独生子女政策,许多的家庭,特别是城镇户口家境殷实的家庭更加居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无处安放的疼爱与超负荷的期待全部积压在那一个孩子身上。当有一天家长们为孩子辛辛苦苦吹起的彩色气球越来越大而超过气球本身的承受能力时,气球没有选择,砰~~~,气球爆炸了。这是现实,在气球变大的过程中,只有家长们在源源不断的鼓劲吹气,没有人去检查气球的质量状况,最大限度能够吹多大?定期放掉一些气体使气球蓄势待发能够承载更多等等。

最坏的情况,身边已经屡见不鲜。记得自己大概十五岁的样子。同村的一个小伙伴一直以来就比较贪玩,父母是农民,每天工作晕头转向地忙于农事和赚钱供三个小孩读书,在农村这是压力非常大的一件事。父母那一代人穷怕了,知道过苦日子是什么滋味,无论他们自己遭受多大的磨难咬牙切齿也要把孩子供出来,最起码能走出农村。老两口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累的经常贴膏药的实际行动教育我的小伙伴,期望告诉他,努力读书改变的不仅是自己的命运还是整个家庭的未来。小伙伴爱玩的天性实在是收不回来,十五岁,就已经经常翘课不上学,各类考试不及格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为了制造好玩,偷邻居家的桔子,拿同村人的甜瓜这类事情从没停止过。一次与同学打架的事件,小伙伴的母亲被叫到了学校,回到家,母亲彻底崩溃了,她为自己的拼命不值,把自己累的半死的结果确是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结局。她气愤急了,甚至是气疯了,随手拿起扁担就要打站在堂屋里小伙伴,打这个不争气的混蛋,不孝子孙。可她没意识到的是,小伙伴已经十五岁了,他的双手足以仅仅握住打过来的扁担,被握住的扁担使母亲使不上一点力气,母亲哭了,很无助,很无能的放声大哭。哭声在本来就小的村子形成了回声,很久都没有消散。最后,小伙伴辍学了。终于没有长成父母期待的样子。

这就是最普通的农村家庭子女与父母成长过程中的缩影。或许有一定的代表性,或许没有,必须尊重事实。

慢慢的我们长大了,依然要处理好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依然是个大课题。当我们大学毕业了,很多父母不询问意见就对子女说:你毕业了就回老家,我们托人帮你找份工作,买套房子,找个人成个家,生活安心我们也放心。每个人生下来不就是为了见识这个世界么?如果我们都变成小肥羊的羊,肯德基的鸡,生下来就是为了死,我宁愿从未被生下来。爱是理解,不是禁锢。生是见识,不是活着。

突然想起一位同事在朋友圈非常感慨的写的一段话他说:在外的人就像芦苇絮,飘哪是哪。老爸和我说在外面混不好就回来跟着我干,至少成家立业还是可以的。但以后过生活是自己的啊,再怎么样都是自己的啊。你倆又包不了我一辈子,现在我累点又有什么关系,我也尝试着妥协但那滋味真不好受啊,我很清楚自己性格里的缺陷,吃一次又一次的亏,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啊,总有一天会变啊。

大部分中国家长十分喜欢干涉子女的生活,从学习到工作,从结婚到生育,甚至孙辈的教育也要干涉。我想可能是因为:有些家长的人生比较失败,想把子女当小号再玩一遍;而有些家长的人生比较成功,想让子女再复制一遍自己的牛逼。前者是不甘心,后者是太自信,两者的共同点都是自恋。

《无声告白》最成功的地方或许就是唤醒。把原本就藏心底包裹着的伤赤裸裸地透过故事袒露出来,不愿触及也罢,不喜面对也行,它客观存在,不曾改变。

相关文章

  • 爱不应该是一场无声的告白

    这应该是自己今年看到的最悲伤的一个故事。没有阳光,没有温暖,没有希望。故事从头到尾渗透着无可奈何的忧伤。自己不是移...

  • 生命是由告白开始的

    每一场告白都是悄无声息的,在这无声的告白里,酝酿着一个又一个未知的开始。 每一场告白都在引领我们向某种预定的方向走...

  • 一场无声的告白

    这一天我终于安静了 露珠泊在石头上的告白,黎明要摧毁一切 青春的摇滚音乐,在一场演出后归还北方 我终于等到,在落花...

  • 无声告白――爱不应该强加

    看完这本书,花费了我五天时间,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触,合上书的那一刻,我的心绪难以平静。我在书中做了很多标...

  • 《无声告白》:如何让爱不沦为失去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是书中对死去的莉迪亚的缅怀;我们终此一生,不仅要摆脱他人...

  • 无声的告白——读《无声告白》

    上上周二晚上,应该是10月16号,听蔡斌老师分享了《无声告白》这本书,就跟他借回家了。放了近10天才打开,花了两天...

  • 《无声告白》里的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在我看完最后一页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再一次看到封面上这句话。活在...

  • 《无声告白》/无声的告白,不叫做告白

    文/木木757 图/网络 在看《无声告白》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很不好,一股愤怒之情油然而生。这原本是一个美好...

  • 《告白》诗歌

    169、《告白》现代诗歌 原创 作者:素白 这一场无声的告白 跨越了整个黑夜 寂静、漫长、冰冷、沉重 万物为此...

  • 告白,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

网友评论

  • 鱼舒:家庭也是永远的课题
  • 安心的离歌:莫说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久伴都基于情深,厚爱为何不多言?
  • 辰琳儿:作者写得真好,一定找时间去看
  • 有故事的文艺青年:想出去奋斗
  • 冉遥:当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一直在哭,书中的人物有一些人的影子,莉迪亚的死亡也许是必然。
  • 无臻趣史:感觉挺不错的,多读书,读好书
  • 风中奔跑的女子:写的很好,我也打算看看这本书了
  • 我爱吃榨菜:这本书我今年五月份在一个说书场合说过。我读得也是中文版,但是文字的细腻程度大大超过我的预想。除了要阐释清楚的道理与提出的社会问题,整本书对于情绪的传递十分强烈。读到最后,这种压抑到了极点。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回想起那些过往的小事。这也许就是一本优秀小说的魅力吧。
  • 青春之旅:就是因为父母哪一辈经历过,所以才想告诉我们,但又缺少有效的方法,所以才会酿成悲剧
  • 雪竹君:也是刚刚看完这本书,感触很深,你写的很好!
    刘波派:@吉吉夫人 谢谢:relaxed:
  • 4ae8250e45fe:看过,还给舍友复述了一遍故事,不过记忆不太深,忘记了,今天又有些印象了。
  • 7e7855a6569b:无声告白
  • b5f48b06f7c0:闻到了里面一丝丝压抑的气息😔
    b5f48b06f7c0:@刘波派 这要看多少欢快的才补得回来⊙▽⊙
    刘波派:@盖茨比之高烨 确实很压抑的故事:fearful:
  • 小师妹815:非常赞同,经常发现,中国的很多孩子活成父母的复制粘贴,还洋洋得意自己的潇洒恣意,很想问问,没有父母,靠什么来支撑这份虚荣。
  • 姬子游:我也为这本书写了书评,但你写的深刻多了。
    b5f48b06f7c0:@刘波派 我也想交流😂但是我并不写,只看😂
    姬子游:@刘波派 嗯,多交流:relieved:
    刘波派:@邹游记 以后可以多交流:blush:
  • 浅酌的雪:内心的告白~
  • cc8d9f7306f5:很想看
    刘波派:@李佳阳 很悲伤の回事
  • 66d015c06960:莉迪亚的死就是向父母无声的告白。
    刘波派:@立冬的稻草人 赞同
  • 明晚的月亮:名字很好!!真的
    刘波派:@明晚的月亮 谢谢
  • c75c83d81b60:一定去看这本书 :blush:
    刘波派:@江湖百笑生 语境很符合国人习惯,你会爱上它的
    c75c83d81b60:@刘波派 看你的文章说是华裔作家写的,应该看着会有共鸣吧
    刘波派:@江湖百笑生 挺悲伤的故事,很沉重的剧情 :sob:

本文标题:爱不应该是一场无声的告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ke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