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现在的葛婉仪(独木舟)、还是曾经的公知韩寒,都曾是我生命的一个坐标。
他们少年成名,自由果敢,独立犀利。
如今,我依旧憧憬他们所得到的,却再也不想成为他们。
他们和每个人都一样。
为了生活,活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1、
曾经的公知变成商人,和他口中“男女有别”的郭老师再无差别。
最近更是因为平权主义,在微博被撕得轰轰烈烈。
他变了吗?
他依旧是他,拥有着我这一生我难以并肩的东西,可是我再也无法像少年时喜欢他。
他变得那么普通,那么温和,他说:他要年轻这一代,最优秀的导演。
啊,导演韩寒。
果然不玩跨界的作家,不是好导演。
就像张嘉佳的《摆渡人》,进电影院之前,我说:就算难看的像坨shi,我也能夸出花来。
然而当我真正从电影院出来,我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我依旧是看《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哭到不能自已的少女,却无法再苟同他生命中那些觉得重要的东西。
然而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吗?
我想,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人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2、
在我看来,于葛婉仪而言,去年应该是很好的一年。
有自己的工作室,《一粒红尘》的电视剧即将上线,几十场的签售会圆满举行。
然而,在她的文章中,更多的却是孤独,周围的朋友结婚生子,只有她,三十岁,依旧孑然一身。
她不羡慕别人,别人也不羡慕她。
在第二次手术的时候,她一个人收拾东西住院,醒来的时候,只有护工阿姨守在床边。
我想知道,那一刻,她真的就没有羡慕过别人吗?
除却写作本身,她和每个人一样,平凡的一无是处。
她走过那么多的地方,拍过那么多的照片,可最后还是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谓自由,其实就是孤独。
3、
我曾疑惑,为什么每个人所希冀的生活都在别处。
后来在旅行中认识的朋友回答我,他说:旅行,就是从一个自己腻味的城市,再到一个别人腻味的城市。
成都好吧?
可是住在成都的人不觉得。
就像生活,除了我们所幻想出来的诗和远方,还有水电气费和房租。
我们所看见的,总是最好的。
看不见的,才是生活本身。
去年,我在成都有一场签售会,读者、朋友、不明真相围观群众零零散散加起来有三十几个人。
主持人一直跟我说,算很好了,昨天那场加上我都才五个人。
不能和大神并肩,跟人比惨也蛮符合国人心理,总有人比自己惨,对吧?
很久以前,我一直以为签售会只有拍拍照就好,然而还有许多问题,那一天,我发挥的很糟糕,糟糕到甚至让我不愿意去回想。
尴尬和懊恼。
无数次的冲击着我。
这并不是我所想要的结果,可我明白,除开偶尔的喜悦和重逢,失望和挫败,才是生活本身。
曾有人问我,周灿,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说,是隐居大理。
有一个旅馆,在洱海湖畔,然后读书、写作、生活、和喜欢的人做爱。
每一个画面里,都有阳光和风、星辰与灯,没有面对旅馆入不敷出的窘迫,没有和爱人意见不合时的争吵,没有阴天和狂风。
朋友笑出声,他说,那得多孤独,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日复一日的生活。
我据理力争,“可至少不用麻烦讨厌的人际关系,也不用受任何人的脸色,我想睡就睡,谁管得着?”
他说,那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只是你想逃避现在的生活,所幻想出来的桃花源。
我并不否认。
无论哪一种生活,都是需要牺牲和成全的。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所得到的,却从来不曾试想他所失去的。
生活的难,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它不会因为谁读过许多书、走过许多路就心怀仁慈,生老病死、求而不得,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我说:那我想要的生活,就是睡到自然醒,不用做事,还有用不完的钱。
他说:好的,你先躺下来。
然后,腿再分开?
他笑:想得挺美,睡吧,做梦比较适合你。
周灿:简书签约作者,年轻时也曾因一个人与世界为敌,长大后才知道世界根本没空管你。已出版:《谁知后来,我会那么爱你》、《我们不知轻重的爱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