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满族政府,靠部族控制政府,掌握政权,不再只是士人政权,政府大权不都掌握在士——读书人手里了。这种政权,当然是私心的,所以部族政权下的一切措施,便不好算是政治制度,而只好算是一种法术,一种控制此政权的手段,是一种部族专制。
清代部族政权下的政府
清代政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他的私心。在这种私心下,他就需要一种法术。明代废了宰相,清代便把此制度沿袭下来,还是用内阁大学士掌理国政。因为废了宰相是利于皇帝专制的。而皇帝显然是满洲人,满足部族政权的利益。
这之后,雍正又在三大殿背后,另设一个军机处,这就是所谓的南书房,这只是一所很小的屋子。最初皇帝为要保持军事机密,有许多事不经内阁,径由南书房军机处发出。后来变成习惯,政府实际重要政令,都在军机处,不再在内阁。军机处权力越来越大,清代军机处向六部尚书大臣及各省督抚可直接下命令,这些发出的命令是皇帝的,为最高命令。皇帝的最高命令称上谕。上谕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明发上谕都是比较不关紧要的事,譬如皇帝出外巡幸,上陵,经筵,救荒等。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不按上述程序,而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别人都不知道也不能知道内容,毫无公开的影子。如此,一切事情,全国各长官,都直接向皇帝发生关系,其他旁人全都不知道。这不是全国政治,都变成秘密不再公开了!秘密政治这当然只能说是一种法术,而不能说是一种制度!雍正期,乾隆期皇帝都有自己的“密探”,全国各地都是,定期上密折汇报情况。这种私派特务人员的做法,纯粹出之于私心,而私心则绝不能形成出制度。
清代比明代更独裁。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只是宰相做错了,须负责。皇帝做错了,可以不负责。除此一分别以外,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限度,为什么皇帝的诏书不能给旁人看,而要直接送出呢?这就是一种无制度的法术了,是有私心,毫无理由的。
清代的六部,权小得很。六部尚书已经不能对下直接发命令。清代皇帝下来的上谕不必经六部,六部不能径下命令到全国,尚书、侍郎都可单独上奏,又没有给事中封驳权,给事中的官名是有的,但已经台谏合一,失其本职了。
清代又限制言论自由,大兴文字狱。在各地明伦堂石碑上立下规矩要求: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第二,不得立盟结社;第三,不得刊刻文字。这三条禁令,恰好是近代西方人所要争取的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清代不许人自由,这是什么制度?这只是满洲部族政权便利他们统治中国的一些无理的法术。
清代的兵役、考试和赋税制度
说到军队,满洲军队称八旗兵,为国家武力主干,全国各军事要地,都派八旗兵驻防。下面的绿营,说是中国军队,实际上率领绿营的将领还都是满洲人。清政府又把全国划出几个禁地,东北三省、台湾、察哈尔、绥远和新疆都被划成了禁地。清代政治完全是一种军事统制,是一种兵权完全在满族的部族统制。
再说到清代的考试制度,若说考试制度是一种愚民政策,清代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考试制度之用意,本在开放政权,选拔真才,来分配于政府各部门。现在清代的部族政权,既绝无意于把政权开放,则考试只成为羁縻牢笼之术。换言之,只让汉人们也尝到一些甜头,开放政权之一角落,作为一种妥协条件。
再说到赋税制度,清代有所谓的摊丁入亩的制度,只收田租,不再收丁口税。这项制度的本质和唐代两税制是一样的,只不过历史上统治者总是又要加差役,明代的一条鞭法和清代的摊丁入亩,不过是照着中国历史的惰性在演进而已,算不得创造性的好制度。
总结
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发展有一定的趋势,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如何使国家统一而不要太偏于中央集权,能多注意地方政治的改进,这是我们值得努力的第一要事。政权的归属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重要一点。政府是该属于民众的,但不是,也不能,定要全体民众直接来掌握此政权。我们需要一个中心,一个不可动摇的中心,在这个时代以及以后几个时代都会是必需的,这是历史的结果。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