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小六。
读一本书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你买下来,翻开,合上,就是一次阅读过程;
但它也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因为你会发现一些常见的问题:
- 有时候不知道买什么书
- 买了也不知道怎么读,用什么方法读
- 合上书,还是有疑问,我到底读懂了么有呢?
针对这些阅读基本问题,小六想和你聊聊阅读的3个基本原则:
- 读什么书-用学习金字塔
- 怎么读-用学习回路
- 自己是不是真的在阅读-启动元认知
1. 读什么书?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阅读的目的。
在《五维学习力》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学习金字塔的概念:
我们可以想象金字塔的中间站着一个人,他脚下踩着的是人生的两大根基:
一个是做事的效能,一个是做人的乐趣——高效能、慢生活,一紧一松,平衡着我们的人生。
金字塔的中间是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这是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感到最难也是最核心的命题。
金字塔的顶端是一个人抬头认识世界的世界观,是我们时刻需要做好的视野训练。
其实阅读的目的有这四种:
- 做事的效能,比如《高效能认识的7个习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做事的常识》《这就是OKR》等等;
- 做人的乐趣,比如我喜欢看漫画《镖人》,喜欢看东野圭吾,希区柯克侦探小说;
- 自我认知,比如心理学,情绪,沟通,性格类的书籍,比如《情商》《被讨厌的勇气》《我们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等;
- 世界观,比如哲学,历史,生物学,科学,传播学的书籍:《世界观》《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大历史》《反脆弱》《失控》等;
所以,当你走进书店或者图书馆拿起一本书的时候,
你问一下自己: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呢?
如果你说,我读书没有目的,不行吗?
当然行。
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对话:
爱丽丝走到岔路口,见到一只柴郡猫坐在树上。
“我该走那条路?“她问。
“你要走哪条路?”柴郡猫反问。
“我不知道”爱丽丝答道。
“那么,” 猫说:“这个问题不重要。
2. 怎么读
知道了自己的目的,那怎么读就很清晰了。
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的阅读,本质上都是一种学习。
既然是学习,就有基本的学习策略。
这个阅读策略是什么呢?这就是学习的闭环。
在《五维学习力》这本书中,是这样解释这个闭环的4个环节:
- 首先,我们在当下遇到了一个情况,这个情况最大的特点是让我们发蒙——我们不知道怎么解释,也不知道怎么去应对和解决,这个新情况给我们原来的解释系统带来了一个挑战。
- 然后,当我们用过去的知识无法解释和解决这个挑战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挫败感,因为我们发现自己原来的解释系统出现了缺陷和漏洞,而且这个漏洞特别明显,必须补上。
- 接着,为了消除这种挫败感,我们会主动选择搜集和输入更多的信息,也就是输入新知识。
- 最后,怎么解决面临的问题呢?我们会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和应用,打破自己原来的解释系统,构建新的解释系统。
所谓学习,就是改变我们自己的‘先有概念’,也就是从一个既有的解释系统,过渡到另外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系统,从而能够帮助我们处理眼下面临的情况。”
我们试着把这个学习闭环用在我们的阅读上:
- 遇到问题再去读书,这样会让你有很强的阅读动力,有很强的阅读渴望,就是最好的阅读方法;
- 我们去大量的阅读和这个问题相关的书籍,去带着问题去书中找答案,而不是从头到尾去读;
- 找到答案后,去尝试验证,不行就换一个,能解决问题就先用着。
比如我现在学习创业做工作室,刚开始也尝试着一开始买一堆书来看,但是发现根本坚持不了,因为我不知道这些书哪些对我有用哪些没有。
于是我转化了思路,用学习的闭环的方式来阅读:
- 我现在需要解决哪些痛苦;
- 这些痛苦有哪些书籍谈到了(目录和序言里会说明);
- 找到了就试试看,发现不适用就换下一本,反正试错成本很低;
所以,关于怎么读的方法,无论你是学习洋葱阅读,还是拆书帮,还是其他各路阅读法,最终,它们都会遵循学习的这个回路来设计一些具体的技巧和工具。
万法归宗。
3.自己是不是真的在阅读?
讲到这里,你一定冒出一个问题:
那我怎么才能意识到自己遇到问题呢?
怎么知道我读懂了呢?怎么知道有用没用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学习力中的一个关键词:元(Metacognition)。
什么叫元认知呢?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J.H.弗拉维尔在1976年提出的概念,意思是“认知的认知”。
简单来讲,就是我们“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
它就像是我们大脑里的第三视角,不断地审视大脑产生的每个想法,并进一步判断其是否正确,从而决定如何应对、如何升级。
在不具备元认知能力之前,我们大脑的运行方式很可能是这样的:
“发生了事件A→我们有了反应B。”
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阅读一本书的时,我们可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本书写得真好”——特别是读第一遍的时候。
但如果我们的元认知能力被激活了之后,大脑的运行方式便会变成:
“发生了事件A→我有了反应B→我为什么会有反应B?反应B是对的吗?→C好像是更适合的反应→于是,我有了反应C。”
还是以阅读一本书为例,
当具备了元认知,此时我们更有可能的思考方式是:
- 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好?
- 我心中的什么问题或者困惑被解决了?
- 我刚才是用什么方式读这本书的?工具方式?
《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高效方法》的作者王世民老师说,
在学习层面上,元认知在这四个方面影响着我们的学习能力:
1、能否评估学习对象的难度,以及本次学习大致所需的时间
比如你是否能判断一本书的难度,和你预估读一本书的时间;
2、能否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学习动机的强弱、本领域学习水平的高低
比如你是否可以意识到要读懂一本书,你有什么积累,读不懂是因为欠缺什么;
3、能否规划学习目标和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
比如你是否在阅读的时候清楚知道自己会采用哪种阅读方法和这本书交流?
4、能否监控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习效果调整
比如当你阅读读不下去或者很快读完以后,你是否会自我测试自己的记忆理解效果?
试试看,在阅读完一本书,合上书那一刻,开始用上帝观察自己的刚才的阅读过程。
小结
我们简单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观点。
阅读有三个基本的原则,是凌驾于任何阅读方法至上的:
- 阅读的目的: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是属于学习金字塔的哪一个位置?
- 阅读的过程:我是带着问题开始阅读的吗,我是否更新自己的认知?
- 阅读的监测:我知道自己是怎么在读一本书吗?
最后给大家一个工具,下次读书的时候评测一下自己的阅读效果:
阅读效果自评表
(大家可以点击原图保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