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再聊写作(6)

作者: 魏治祥 | 来源:发表于2022-12-08 06:53 被阅读0次
    图:谭靖

    帮朋友看一篇文章,是写他外婆的。不长,也就是一万多字,朋友谦虚地说开始学着写大散文。朋友的说法我还不曾听说,说是5000字以内为小,5000字以上为大。而凡是纯文学刊物,基本上都喜欢大的。还说在副刊上发表的千字短文,毕竟不登大雅之堂。看朋友的架势,是预备攻克纯文学大刊物了。

    朋友从前是很发表过两三篇小散文的,内容么,好像是过年的习俗,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情人节的由来,具体写了些啥记不住,因为他发表文章的时段,大大小小的报纸刊登的内容大同小异。朋友后来写过一篇稍长的人物散文让我“把关”,还说看不顺眼的随便删就是。我这人实诚,当真删开了。删到后来吃了一惊,发现再删掉一段文字,整个文章剩下的便只是《回忆我的父亲》。

    我回复朋友:看得出来你父亲非常爱你,你们父子之间感情无比深厚,唯一不足的是看不到任何细节。例如你写道:“父亲喜欢喝酒,却舍不得喝,每次最多喝三钱。父亲为了儿女能够吃饱吃好,从来就没有痛痛快快喝一回。如今回忆起来,那是多么无私的父爱啊!”建议你来一点父亲喝酒时的细节描写,他怎么小心翼翼地倒酒,倒洒了又如何心疼;难得喝一回酒,是不是要先闻闻酒香,然后轻轻抿一口,然后闭了眼作享受状;假如你不小心碰翻的他的酒,他会不会揍你。通过这些细节,你父亲的形象就立起来了,一个嗜酒如命的中年男人,为了儿女,如此克制。同理,父亲对你们的爱,也要用细节来表现。一篇散文细节不用太多,有一两个就行。

    这次写外婆的大散文,我看到了外婆的朴实,勤劳,善良,坚韧,甚至伟大,但看到的是抽象的形容词,仍然看不到让人物立起来的细节。

    可以这样说,文章是一个人,情节是骨架,细节则是血肉;文章是一棵树,情节是树干,细节就是枝叶。离开了血肉,人就成了标本;失去了枝叶,大树便是木桩。

    来看著名作家毕飞宇的写作状态:让自己的身体全部打开,看得见我要面对的世界,十分具体,笔下人物脸上的汗毛我都能看见,瞳孔里面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我都能看得见,然后我就表达它。

    看见没,人物脸上的汗毛,是不是细节?瞳孔里面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是不是细节?我那位朋友写父亲喝酒,没有动作,没有表情,没有酒味,喝得非常抽象,喝得极其“外行”。

    关于细节,著名作家刘庆邦说:

    人的一生最长不过百年,情节是数得过来的,细节却是无数的。我们每一天的活动可以说都是细节,从吃、喝、拉、撒、睡,到油、盐、酱、醋、茶,都是细节。

    每个人的写作肯定要写自己最深切的生命体验,这是托尔斯泰说的,他把文学创作总结成三个要素:第一是要写自己最深切的生命体验;第二是要有全球的眼光和视野,讲的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第三是托尔斯泰把生命体验放在第一位,我是非常赞成的。

    刘庆邦说到了托翁总结的生命体验,而生命体验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绝不可能离开人的感官,我们一定是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脚和心思去感受这个世界,感受它的冷暖寒凉,感受它的酸甜苦辣,感受它传递给自己的喜怒哀乐。怎么感受,感受的过程,都是细节。写文章就是用语言把你感受到的东西传达给读者,让读者跟你一道去感受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景,而不是感受抽象的形容词。

    最简单的方法,你不妨问问自己:勤劳和善良长成什么样子?

    托翁说的第三点:要用非常精确和个性化的语言来描绘你的情感和思想。

    需要精确描绘的,当然是细节。

    2022年12月2日于上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细节||再聊写作(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xm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