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矛盾性批判

作者: 焦克城 | 来源:发表于2019-05-11 23:28 被阅读2次

    文学艺术与科学知识之间有何关联。他们分别处于人的思维中的什么地位,又在什么位置存在。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果发展是相异的,那么思维里是否有种存在能自觉的担当调节,我对此产生疑问,虽然我始终相信两种知识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是我觉得有必要进行接下来的分析。

    文学艺术建立的根基及其对象手段是否存在,文化艺术的精神来源又在何处。正如我们知道的文学艺术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人的情感,它是一种情感化的表达。人基于自身的情感并不断的把情感外化,世间的任何事无不可以通过情感勾画出来,这种情感的散发固然是感性的,但一定是主观的,这种主观性又一定是无规律的嘛。艺术本身是否是一种无规律的知识,我想不是,任何思维都有一定的思维范畴,文学思维也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言。情感如果随意的挥发,那是否就是文学的源泉。当然文学固然少不了这种情感的挥发,但是过度的情感真的能够要突破一切的文学规律,达到情感的自由随意吗。我想文学至少不能突破语言的限制,但是如果是作为艺术来讲又能轻易的突破语言的限制。那么究竟还有什么能成为艺术的限制呢。艺术唯一的限制就是情绪化的客体,也就是文学意义上的意象,我们由艺术的定义可以推出。意象既然是主观化的情绪,又怎么能成为文学思维的限制。但是我们又想如果艺术脱离意象又不能独立存在,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意象可以产生限制对文学。我想艺术应该是这样的,通过意象表达出情感,但又由于借助一定意象进而阐释出文学的客观规律。

    如果文学仅仅是思维情绪化的外放,那就不能称其为文学艺术,我们任何人都可以达到并做到把情感释放。人具有情感是共性,又都想把压抑的情感释放出去。如果文学就是这样的一门艺术,那么未免也太过低俗。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文学家,是诗人,那么也就不需要文学艺术,因为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根本没必要独立的拿出来。

    文学之为文学的最高的意义必然是实现了人与自然宇宙的高度统一,人生与自然规律的有机结合,只有文学做到了这项任务,文学才有意义产生。就像上面我们分析的,人对信息空白的情绪化必然将要释放,人毕竟是不同于其他的生物,人拥有行动的支配。人在对自由理解的早期必然会与宇宙精神产生冲突,往往需要情感的外放,或者不如说是需要一种平衡,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正是文学的最高使命·,任何文学脱离其最终目标也将变的一文不值。

    说到文学艺术的自由化产生的悖论,其根源还在于人对自由理解的水平之上,真正的自由不是完全的放纵,而是建立在一种对于宇宙规律的高度把握之上,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精神,只有真正的达到这种自由精神的文学作品才是意义重大的文学。

    文学的意象是·文学作品的表现窗口,也是文学与自然宇宙精神的合一。意象是文学的窗口,是情感的表达,是自然宇宙精神的窗口。不仅仅是意象,整个文学的精神实在都在对于自然宇宙精神的把握。有时候文学的情感可能冲击客观的物质属性,但只要其本质是对自然宇宙精神的真正把握,这都是合理的。

    文学艺术更与真正的自由精神联系在一起。只要能真正符合宇宙精神,那么文学如何加以把握自身是无限自由的,人们之所以对于自由能力的怀疑还是对于自由精神把握的不确当。文学只要能把握自然宇宙的精神,在此之外的是就自由,这就是文学上的自由,也是艺术领域的绝对自由。

    科学性的客观属性属于科学性的知识,它的本质目的在于认知,在于探求宇宙自然精神。当然我们现有科学精神还要求认识并加以改造自然宇宙精神,这也不过说是一种真正对自然精神的把握。但这也是必然的基于某种属性,而并非是直接的基于自然宇宙精神,文学却可以通过其特殊的艺术性进而直接达到自然宇宙精神的理解。两者虽有区别,但在达到自然宇宙精神之上文学与科学有着共通之处。

    现在的文学与科学之发生矛盾分析在于,人类的现有认识水平有限,人对于自然宇宙精神把握的水平有限,对于自由精神的把握有限。这样必然就会导致两种表面现象的对立,但其最终归宿都是作为人的个体升华到作为整体的人对于自然宇宙精神的探求。只不过一种更偏向于认知,一种更偏向于精神调控,起初两种功能的差异导致了人们认识受限,进而导致表面上的变差,但最终它们都是要让人对自然宇宙精神更好的把握,达到人与自然宇宙的合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矛盾性批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qq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