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赢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用,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徳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俊烈,卓乎盛哉!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可掩也!”
《明史》中对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如是评价~~他不能称之为一个好人,但却是个伟大而卓越的皇帝。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必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称道,扛得住诋毁。他只是各个方面都非常极致而已。
展望一路走来的烽火连天,血腥残暴,让我们来回顾下这个由洪武年间的四皇子~燕王, 经历建文年间4年的靖难之役~到成就最后的明成祖永乐大帝的逆袭谋术。
这个皇帝不简单~明成祖朱棣人生反弹的谋术这个皇子不简单
A.借势,择良木而居
元至正20年(公元1360年),用朱元璋所使用的大宋政权的年号,为龙凤六年。在朱元璋建立政权的江南首府集庆(今南京),4月17日,他的四皇子出生,取名棣。
建国伊始的朱元璋依然困难重重: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无不野心勃勃,虎视眈眈。
朱元璋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如何战胜对手,夺得天下......确实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给与他第四个孩子照拂和关爱。
所以,朱棣的童年是在战乱中度过,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生死诀别也是他经历最多的“幼教”。
跟随父亲东征西战,让这个男孩从小就感受到忠诚与背叛,真实与谎言,欲望与禁忌,利益和道德的稍纵即逝。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一个人的出身富贵贫贱,将直接影响其一生。
正妻生的儿子称之为嫡子,而非正妻生子为庶子。
尤其对于帝王家的皇子们,嫡子和庶子在名分上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
按照宗法制度,皇帝驾崩,皇位要由嫡长子继承,基本没庶子的份儿,即便他三头六臂,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
朱元璋多妻多子,朱棣只是他26个儿子中的第四个,而且朱棣的生母并非父亲的原配马皇后。
但因为朱棣的生母早逝,由马皇后抚养的优势让他口口声声坚称马皇后即为自己的身生母亲。
因为他知道,父亲最爱的女人就是这位养母,所以依靠这棵大树是一定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自己安全的。
朱棣,本不是“嫡子”,却借养母抚养之恩,改变自己的不利态势,从而为将来谋取更有力的局面,这是一种生存智慧。
在工作和生活中,形势总是处在不停的变化过程中,即所谓的“此一时,彼一时”。如何保持住自己有利的局势,借势并审时度势即为关键。
B.虚心受教,方能成就大业
朱元璋登上皇位后, 为了使大明江山万代永存,对皇子们的教育即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这个阶段, 所有成年皇子们都接受了较为系统,严格的教育。
在皇宫学习的日子里,朱棣曾亲耳听见父亲对老师说:
“若我有一块高纯度的金子,就一定要找最好的冶炼工匠来锻造;
若我有一块上好的美玉,就一定会找最好的雕刻工匠来雕琢;
如今我的儿子们个个都有上好的资质,若我不能给他们寻觅最好的老师,岂不是对他们的爱还比不过黄金美玉!”
朱棣很清楚父亲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众兄弟所寄予的拳拳之心。所以即便每日起早贪黑,学习异常辛苦,他也从来不会抱怨。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名师的谆谆教诲下,朱棣明白了爱惜民力,体恤百姓是治国之本,并铭记父辈江山的来之不易。
因为朱元璋是马上得天下,所以从很小的时候, 诸皇子便开始听父亲讲习武事,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在练武场上练习武事。
朱棣在诸王中自幼便以悍勇著称,尤其擅长骑射,很有江湖侠客风范。
自小生活在军营的他,耳濡目睹的都是沙场秋点兵的场景,所以成为像父亲一样骁勇善战的英雄,也成为他毕生的追求。
连朱元璋自己都承认:二十六个儿子中,老四酷似自己。
是否这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很难想象, 若朱棣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即便有再好的老师,再尽责的父亲,也依然会一事无成的。
成就大业,很重要的一点是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去伪存真。
C.处处用心,终会受益
朱元璋起家于凤阳,那个地方对他而言总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使他牵挂不已,割舍不下。
心结使然,让诸皇子体察生活艰辛,民间疾苦的下基层锻炼地点就定在了凤阳。
由皇太子朱标带领的众兄弟一同出发前往凤阳,祭奠祖宗和开国功臣,领略朱氏江山的来之不易。
虽然朱棣对于父亲的傲人功绩了然于胸,但此次凤阳之行,依然让他感到分外兴奋。
仿佛再一次,他将跟随父皇,伴着各位老将功臣,走向焰火纷飞的战场,感受他们的壮志豪情和英姿飒爽。
朱棣明白父亲此次安排的凤阳之行,不仅是来体察民间疾苦,更是为了锻炼他们的独立处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他们即将的就藩掌国积累经验。
所以,就藩之前差不多待在凤阳的3~4年间,朱棣并不像其他皇子一样,整天为自己即将成为藩国之主而忘乎所以,胡作非为。
他只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小小翼翼,矜矜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某天,朱棣带领一队人马,去乡下办事,偶遇道旁一个老农在叫卖自产的水果。
暑热难耐,一个兵士向朱棣请示:“是否可以夺点来吃?“
朱棣回答道:”要吃就拿钱去买。这些农人,日日耕作,甚是辛苦。你作为有俸禄的人,何苦去抢夺别人的劳动成果。”
就藩后,他将自己的藩国治理的井井有条,不仅充实了自己的实力,也获得了父皇的首肯。
处处用心,时时留意,朱棣用自己的行动向父皇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只有处处用心,方能最终获益
要想在工作学习中顺风顺水,光靠运气嘴皮子是不行的。最需要倚重的是谁更用心,把事情做到尽可能的最好。
D.赢得器重,准确把握领导的意图
事实证明,朱棣确实值得被器重。
当时被分封到藩地的其他众兄弟,大都沉迷权色,破坏法度。唯有“燕王在国,抚众安静不扰,得军民心,众咸谓有君人之度。”
对于父皇对自己的看重,朱棣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他深知父皇的器重犹如双刃剑:
若自己太懦弱,必然无法得到刚毅性格的父皇的垂青;
但若太过强悍,以父皇的秉性,必然会遭到他的猜忌。
所以,背负着“慎固边防,羽翼皇室”重任的朱棣,来到北方重镇北平。
在这里,他锋芒初现,展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但同时谨遵父皇的旨意~分内的事打理得泾渭分明,而份外之事绝不插手。
一切都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朱棣到达封地的第二年,元将乃儿不花在西北抢掠,在朱元璋的决策下,朱棣随同名将徐达,汤和等统帅十万大军开赴西北平乱。
此次战役赢得漂亮,虽然朱棣并未立下赫赫战功,但随军学习也让朱棣对军务后勤,排兵布阵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朱元璋六十八岁寿辰日,诸王为寿礼绞尽脑汁,无外乎天下的奇珍异宝。
但朱棣献上了几株嘉禾(即庄稼接穗异常饱满者)。
此礼不仅表明朱棣在封国内重视农耕,还迎合了朱元璋讨厌奢华的性格和重农悯民的治国主张。
果然不出朱棣所料,“太祖大喜,为诗一章赐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虽然贵为藩王,依然需要谨记谁才是这个国家最有话语权的人,并时刻保持与他的思维行动步调一致才是至关重要的。
工作中职场上,也一定要切记。
这个燕王不简单
A.凭什么皇帝之位与自己无关
元至正二十四年(宋龙凤十年~1364年),朱元璋朱立长子朱标为世子,即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待到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为皇,则朱标自然成为皇太子。
朱元璋将立太子视为立国,天下之本。
皇太子的册宝上明确标示“国家建储,礼从长嫡,天下之本在焉!”太子职责在于“抚军监国”,“六师兆民,宜以仁信恩威,怀服其心,用永固于邦家”。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丙子,太子病死,皇储之位成为空缺。
群臣建议:从宗法制出发,懿文太子(朱标)之子朱允炆当继承储位“皇孙世适(同嫡),富于春秋,正位储极,四海系心,皇上无忧矣。”
朱元璋采纳了此建议,同年九月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此时朱允炆年仅十岁。
朱元璋坚守嫡长继承制,是为了政权的巩固。
在皇位的继承上,长兄朱标作为太子,诸皇弟尚且纷争不断;现年少的侄子作为皇太孙,更不被诸皇叔放在眼里,难以尊奉小孩为未来储君。
此时,朱允炆亦明显感受到来自诸王对他的轻视和威胁。
朱元璋曾深谙以诸王为干城,对朱允炆说:“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幼,殆汝以安。”
允炆曰:“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朱元璋无言以对,问:“汝意如何?”
允炆说:“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废置其人,又甚则举兵伐之。”朱元璋说:“事业,无以易此亦。”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根据太祖的遗诏即皇帝位,即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
这时的建文帝所倚重的人:齐泰,黄子澄,方孝孺。
他们辅佐朱允炆,对明朝政治有所更张。
同时,为形势所迫,继位即将巩固帝位的问题提上日程~面对强藩,策划削藩。
面对触手可及的至高皇权,恩义二字岂能抑制得了对它的强烈渴求。
诸王中簪储大志者,当以燕王朱棣为首。燕王少年悍勇,及长,落落有大志,好游侠善骑射,在备御北边时更显示了非同一般的军事才能。
这些不仅成为他觊觎帝位的资本,也助长了他的野心。
B.靖难之役,师出有名
建文君臣所推行的是一套与洪武截然不同的政策。
他们变更祖法施行新政的思想是极为明确的。
1.洪武期间,朱元璋施行的是严刑酷法 ;建文继位后,施行宽刑的方针;
2.田赋变更~即所谓的均贫富;
3.建文帝受攻击最甚莫过于变更祖法,更改官制。
朱元璋为控制中央大权而绞尽脑汁,运筹帷幄多年。“胡惟庸”案开启了对政治制度的多次调整。
洪武十三年更是罢中书省,废丞相,升六部轶以分相权,并戒谕子孙“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及时骇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改官制。朱元璋升六部轶,而六部尚书仅二品,这是除宗人府府官和公孤傅保以外文臣的最高品级,其目的是压抑大臣,以保证纲纪政令一出于天子,“天子之威福无下移”
建文帝不顾祖训严禁,以齐泰,黄子澄为左右丞相,这自然被视为大逆不道。
建文新政一定程度上是对洪武政治的否定,必然会得罪洪武时期的既得利益集团。
其一:众亲王,建文帝的削藩政策使他们的权益地位受到极大损害;
其二:众多武将。因为文臣地位的提高必然使他们的权益受到抑制。
而朱棣提出“悉复皇考之旧”“纲纪政令一出于天子”正好成为他冠冕堂皇的理由~维护祖制,反对新政。
有能力,但没有名分;
没有决心,但上天却一次次将机会降临在身边;
既然如此,那就破釜沉舟,创造机会上。
永乐元年(公元1402年)6月17日,朱棣在南京登基,开始了明成祖的铁血治世。
与明成祖朱棣联系在一起的是:郑和下西洋、奴儿干都司、《永乐大典》、五征漠北、80万大军下安南,浚通大运河,大规模迁都北京……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传》
希望从朱棣的成长轨迹中,我们各取所需的学到各自想要的。
与你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