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薛阳桂《梅华问答编》
虚明寂定者也。若气质之性。是气以成形而得然耳。父母既生之后。其形质本无碍于虚明。所谓虚灵不昧者是也。形质是形质。虚灵是虚灵。盖虚灵者。乃心中神明之灵觉。并无形迹可见。但觉虚无之中。灵明而已。易所谓寂然不动。
何能复得虚明寂定之本体。所谓修持者。无论静止动作。时时使其常觉圆明贞静而已。故能头头合道。左或逢源。而可复命以归根者也。故本来真性。原是无方所。无形象。无色性。无去来。无动静。无生灭。以虚无为体。神明为用。天地亦真性中之发现耳。
清代李二曲“良知本体”
“水澄则珠自现,心澄则性自朗。故必以静坐为基,三炷为程,斋戒为功夫,虚明寂定为本面。静而虚明寂定,是谓‘未发之中’,动而虚明寂定,是谓‘中节之和’。时时反观,时时体验。一时如此,便是一时的圣人;一日如此,便是一日的圣人;一月如此,便是一月的圣人;终其身常常如此,缉熙不断,则全是圣人,与天为一矣。”
“问:‘虚明寂定之景若何?’曰:‘即此是景,更有何景。虚若太空,明若秋月,寂如夜半,定若山岳,则几矣,然亦就景言景耳。若著于景,则必认识神为本面,障缘益甚,本觉益昧。’”
宋代牧溪《六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