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现在很多孩子对于学习产生了厌倦,但是要上升到厌学这一个阶段,可能还需要一段路程。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学习,归根结底我想有几个原因。
首先第1个原因就是学习太早,所谓的学习太早就是孩子在不应当学习或者在适当的年龄中学习超过他年龄认知的知识。
家长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在社会居住中落后于是从刚出生开始就不断为孩子准备各种学习资料,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希望孩子在以后的人生竞争中能够遥遥领先,但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就有了孩子,已经开始对学习产生了急剧的厌倦,这种急剧的厌倦只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整个的学习观念。
孩子讨厌学习,第2个原因,我觉得就是孩子没有办法体验成功。
大多数孩子的学习其实都是在超负荷的学习,他们对于成功的体验非常的低,甚至有时候都不可能有成功的体验,即使获得了一点成就,却被无尽的痛苦或者疲劳所替代,没有给他们带来一点点身体的愉悦和心理的安慰。
从这一点上来看,如果一个孩子无法体会到成功,无法体会到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愉悦,那么很自然的,就会产生痛苦感,所以说很多孩子看似比较优秀,看似在家长在社区中能够让人羡慕,但结果往往就是内心非常痛苦。
这种情形存在率非常的高,前段时间或者我们一直在网络中见到的一种现象就是儿童模特这种现象,我们看似孩子比较优秀比较聪明他们从小就为家庭已经赚取了收入,但是他们光鲜的背后却往往就是痛苦的代名词。
还有第3种可能,我觉得就是孩子没有自主选择权。
通常我们在教育环境中强调这样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实在强调兴趣对于孩子的引导要大于一切,但是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孩子的兴趣却不一定能够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因此他们很多情形下,他们所表现的特长和忧郁都是家长和老师选择出来的,他们没有办法自己做出选择,自己做出判断。
成年人的世界,如果我们没有判断权,我们只是执行命令,当然可以,因为我们还有工资收入,所谓的吃人家的手短,但是对于孩子来讲,他们不会这样认为,他们是一个独立的人格,父母和老师对于他们来讲只是一个平等的人格,老师和父母永远不能像成人世界中老板和职工那样的一种关系。
因此所有的学生都应当有适当的自主选择权,我们不是放任自流,让孩子自我选择,但是如果孩子一点选择权也没有的话,肯定对于孩子的成长,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想孩子厌学大致也就是这样几个情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