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的情绪并不是太好。不管是来自于情感上的困扰还是学习工作上的压力,总让我无时无刻不去思考自己未来的日子该怎么安排才好。
我一直崇尚,一段好的感情,两个人应该互相督促和进步,能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能在思想观念上达到沟通交流融合的地步。
后来我知道这种太过于理想化的想法会让自己变得痛苦,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情绪,这种做法太不值得。于是我渐渐说服自己去调整自己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放弃自己一直在执着追求的理想化情感。
我曾在两个人的情感过程中,享受到了被需要和照顾的幸福。不同于和父母的感情,毕竟彼此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完全都是陌生人。你从陌生人身上得到的类似于亲情般的温暖和感动会比父母和其他亲人带给你的更让你依赖,这也是后来我所想到的为什么人会产生舍不得的情感。
前段时间我在朋友圈谈了点关于《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部电影的看法,看电影的时候总是容易被感动。我说茅十八可以为了荔枝不要性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却从未见到过这般爱情。(可能是因为年纪太小经历不多)而更多的是类似于小容为了追求“适合”而离开了曾经的爱人陈末这样的事例。
我觉得大部分人对于爱情的定义还是太浅薄了一些,年轻人说喜欢更合适。喜欢只是单纯地从情感、思想和内心需要出发,而爱这个词背负的东西太多,又岂是我们这些还在成长和摸索的年纪的人能够轻易将它拥有和给予的。对于婚姻而言,能够喜欢就结婚也未必不可。很多人都说,结婚一定要嫁给爱情,可谁也不知道你拥有的到底是爱情还是深沉的喜欢,以牺牲为基础的爱,太难。
如果你问你的爱人,我要是得了绝症怎么办,爱人回答你说,我会倾尽所有为你治病,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你信了,可你永远也不知道他说的这句话是真的还是假的。除非你真的得了绝症,你才能去验证,爱情,需要一辈子验证。
看《纽约客的临终遗言》时,很多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都希望在临死前能够将心里的秘密诉说出来。很庆幸看到了他们的这些话。大多数人对年轻时的爱情都有遗憾,有些人一生从未和爱情相遇,有些人和爱情相遇了却不能长伴,还有些人用一生去验证了爱情,却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结果。但是他们都快要死了,没有机会了。
后来我就常常想,其实我追求的东西,大多都是没有意义的。钱和权不过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感情又需要一辈子去验证,而我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能完全说服自己会成为那么多不幸的人中幸运的那个。毕竟这样的运气不知道上辈子要修多少福分才有。
从内心在深处的根源上来说,大多数人活得其实都不快乐,但没有人愿意去直面这个事实。很多人看上去快乐,是因为把生活中能够让自己有短暂愉悦心情的事给放大化了,借此去影响自己的情绪和生活状态,让自己看上去是一个正常的幸福的人。每次想到这里,在看到任何一个人的眼睛和表情时,我都觉得,人其实是可悲的动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