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学艺术探究杏坛筑梦有理论道
李镇西:教育的过程应充满情趣

李镇西:教育的过程应充满情趣

作者: 行走在灵动的笔尖上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21:15 被阅读21次

    李镇西语文特级教师、新教育研究院院长

    “当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的教育内涵只剩下两个字‘刷题’时,教育就不存在了。我经常在想,一个学校,不管获得了多少荣誉,不管其课程改革有怎样的创新,只要学生的睡眠得不到满足、体质在下降、近视在增加,那么,它的教育就是黯然失色的。”

    李镇西:教育的过程应充满情趣

    教育,要给人幸福

    教育,说到底是要给人幸福。无论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还是乌克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们都认为,童年有着独立的价值,其本身应该是幸福的。

    但很多教育者往往对学生说:“你们现在辛苦,是为了将来的幸福。”家长也爱对孩子这样讲,好像儿童的这段经历是为未来做准备的。

    这样的孩子幸福吗?前段时间网上有这样两句话很流行。一句话是学生说的:“你们去素质教育吧,我只想考名牌大学。”还有一句话是前段时间被追捧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孩子,希望你遇到一位手握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现在,在很多人眼里,教育是培养“物”的,而不是培养人。什么是“物”?知识的容器、学习的工具、考试的机器。在这里,凸显的是知识,是分数,而人的价值被泯灭了。

    网上也曾经流传这样一张照片:高考结束后的校园里“雪片纷飞”,那是学生们撕碎的书页。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欢呼庆祝。而这开心的背后,是对一段岁月的诅咒:“终于结束了!”不用再考试了,不用再补课了,不用再排名了,不用再熬夜赶作业了……可是想一想,退回到12年之前,同样是这批学生,初为小学生的他们在去学校报名的头天晚上,有着怎样的兴奋和憧憬。

    当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的教育内涵只剩下两个字“刷题”时,教育就不存在了。我经常在想,一个学校,不管获得了多少荣誉,不管其课程改革有怎样的创新,只要学生的睡眠得不到满足、体质在下降、近视在增加,那么,它的教育就是黯然失色的。

    教育,要凝聚“精神”

    有人说,人工智能时代,人的工作将越来越多地被机器取代,尤其是教育行业。其理由是:未来,不用再赶早到学校去。可以睡到10点钟起来,懒洋洋地吃个早点,打开电脑便可以听到世界上最好的课……如果教育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这样的理解当然没错。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这里有两个“心”,一个是教师的,一个学生的,二者要相互沟通。

    在我看来,教育是属于最不容易被淘汰的职业之一。教育这个行业不容易被淘汰,不是说教师不能被淘汰,关键在于怎么做教师。

    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如果一种职业具备以下这三个因素,有可能被机器人取代:第一,无需天赋,只要训练。第二,大量重复性的劳动,无须动脑筋思考。第三,空间狭小,视野狭窄。如果教师不关心外面的世界,整天就盯着教参、教材和试题,这样的老师很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而不易被淘汰的职业也有这样三个特点:第一,有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人与人千差万别,而机器只是概率统计。所以,教师的工作也是必须个性化的,不能一刀切。第二,有爱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与关切。机器没有人文情怀,而教师有。第三,有创意和审美能力。如果具备这些能力,教师就永远不会被淘汰,因为人的价值高于一切。

    教育承载着“价值”,凝聚着“精神”,体现着“人性”,而不只是冷冰冰的知识。离开了人与人的精神相遇和心灵拥抱,就没有了教育。就算是似乎很客观、理性的数理化学科,也不可能是纯粹的知识传授。我们教学生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绝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当然也可能个别学生走这条路,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通过这种学科的学习,培养他们对科学的信念,对真理的追求,对知识的热爱,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享受攻克难题的喜悦……这就是理科教学中的“人文”。

    教学,作为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它从属于教育,或者说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尽管学科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技能,但这无法抹煞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人格引领、心灵感染、智慧启迪等人文色彩。教师面对学生,必须充满感情,投入感情,在精神上融入学生之中,唯有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教育和教学。因为教育,更多关注的不是因果,不是规律,不是物性,而是价值,是精神,是人性。真正的教育过程,从来就不是师生之间单向的“我讲你听”“我说你练”工程式的“机械操作”。无论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不是冷冰冰的“程序载体”,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只有当师生彼此相融,彼此能够听到对方的心跳,能够感受对方脉搏的时候,教育才有可能发生。

    做充满情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希望尽可能充分地满足孩子们多种多样的兴趣和企望。换句话说,我希望使孩子们生活和学习得有意思。”当时我读到这里时,眼睛在“有意思”三个字上停了很久。这里的“有意思”就是情趣、浪漫、好玩、迷恋、有趣。让孩子们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一堂课刚开始就感觉下课了……所以我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什么叫“有意义”?这里是指站在成人的角度看教育——我们的使命、目标、课程,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育当然要有意义,教书育人,失去了意义就没有教育。但教育还得有“有意思”,这是站在儿童的角度感受教育。但我们往往更多地重视教育的意义,而忽视了教育的意思。有意思的教育,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观察、感受、领悟、实施的教育。这就需要让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有儿童视角。在我看来,“儿童视角”就是从儿童的角度看待周围世界的视角,包括校园的一切。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学校要有泥土,要有大树。我发现,有很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得太高大上,太精致了,太干净了。我觉得这样的环境不属于孩子。校园里到处是瓷砖,到处是水泥地面,孩子想打个滚儿也没地方。我在台湾的一所学校参观,发现校园中有一棵让孩子爬的大树。我吃惊地问校长:“你们怎么可以允许学生爬树呢?”他说校园是孩子们的,而爬树是孩子们的天性。而在台北的另一所小学,他们的教学楼旁边竟然没有楼梯,学生下课坐着滑梯出来。我问校长为什么这样设计?他说,“好玩呀!学生喜欢呀!因为校园是为儿童提供的。”我当时担心出安全事故,这是大陆老师本能的一种联想。但这位校长告诉我,学校建校50多年来,从来没有一例事故。他又说,就算发生了安全事故,也不可能拆掉滑梯的。这样的滑梯是不是“校园文化建设”?如果是,这就是具有儿童视角的文化建设。这就是儿童视野,这就是儿童视角。

    做拥有浪漫气息的教育,前提是教育者本人要有浪漫的情怀。我所任教的武侯实验中学校园后边有一个空地。每天午饭后,老师们在散步,孩子们在嬉戏。一到春天,杂草疯长,不需要去修剪的,各种灌木、小树也是枝叶繁茂,多好!校园里,应该留出一片空地,让孩子们尽情地撒野。除了校园的空地,我们也应该让学校的教室成为孩子迷恋的地方。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我每个星期天,每个寒暑假都和孩子们泡在一起,去小溪里捉鱼,在岷江边戏水,让风筝在海洋般的蓝天上优雅而自信地写诗,让歌声在似乎走不到尽头的原始森林中激荡我们肆无忌惮的年华……”注意,这不是文学描绘,而是我的真实经历。

    工作之初,我经常和孩子们在野外的草坪上奔跑、骑着自行车去郊游。还记得一年大年初一,我们跑到山坡上玩,在河滩上斗鸡,在岷江里边戏水。青山绿水,诗情画意,欢声笑语,这才应该是教育的全部,而不只是刷题。当年我做这一切的时候,基本是伴随着提醒、批评、警告、处分、扣奖金……可是我觉得这才是教育本来的面目,因为我觉得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我曾在峨眉山,和我高二的学生用躯体把“一班”二字写在风雪弥漫的峨眉之巅。我曾和学生在瓦屋山原始森林的草地上比赛学狗叫。读了博士后,我再次回到学校,又当了高一的班主任,我同样喜欢和学生在一块,同样把课堂搬到大自然,搬到油菜花地里。后来我做了校长,还坚持当班主任,我照样把孩子带到公园里玩儿。这样的生活,孩子们怎能不向往?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来面目。

    让儿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又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请记住,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因为人是最高价值。”儿童是教育的最高价值,意味着要帮助每个孩子成为最幸福的自己——不一定“卓越”,卓越只是一部分人的事,多数人就是平平淡淡的,但我希望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也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半个多世纪前,有人说人类已进入了“科技时代”,进入了“数学时代”,是“电子世纪”,是“核子世纪”……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对,当今是“人的时代”,“人的世纪”。他预言,再过50年也是人的世纪,而且是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世纪,那时候,人的全面发展将更为充分。应该说人类越发展,教育就越接近人的心灵。

    我认为,只要把教育的目光永远对准人的心灵,我们教育才永远不会过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镇西:教育的过程应充满情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eh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