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鸡

作者: 公羽小非 | 来源:发表于2018-01-28 14:30 被阅读176次

文/公羽小非

窑鸡

现代人大都喜欢吃鸡,但不知道吃鸡背后窑鸡的乐趣,窑鸡时一门大学问,大手艺,大工程,涉及建筑学(搭炉子)、考古学(捡土块,挖食材)、热学(烧炉子)、美学(炉子好不好看)、空间结构学(炉子会不会塌)、统计学(炉子能放多少东西,考古的时候会不会挖少了东西)等等诸多学问。窑鸡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样都不行!

一、做一个决定

一个完整的窑鸡操作是:首先,做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可以是一时兴起,也可以是三两好友。

二、挑一个好天气

窑鸡前都会看天气预报,春节前后最佳,干燥少雨,万物丰收完的季节,水稻留下的秸秆和枯树枝当柴火,天干物燥,易燃易爆炸,火势最猛的还属竹扁,会爆炸。番薯丰收完留下的土块便成了搭建炉子最好的材料,番薯地一般都是沙土地,我不推荐用黄土块搭建炉子,黄土块越烧越硬,敲都敲不碎,不合适。最重要的是好友都放假回家过年,难得一聚。

三、选个好地方

窑鸡前要进行地形勘测,窑鸡的地方宜应就地取材,土块、柴火、隔壁老王家的红薯……近几年,有人为了所谓的方便,不舍得走几步路,竟然用斗车拉一些土块回来自家院子里窑鸡,这样不说土块易碎,做无用功,还少了很多窑鸡的乐趣,简直是胡闹。我们老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种番薯的地方旁边会种花生,种花生的地方旁边会水稻,种水稻的地方旁边往往有几棵树……番薯地给我们提供土块和隔壁老王家红薯,花生地提供搭炉子地基,为什么不在番薯地搭炉子,番薯地和花生地都有陇沟,陇沟的好处就是你把炉子建在陇上,人在沟里烧柴火,这样就不用人趴着烧柴火,退炭也方便,把热炭退到陇沟里,用沙土一盖就灭,不用再挖坑埋炭,此处省去很多麻烦。但是番薯和花生的丰收方法不一样,花生是拔出来,这样不会破坏陇沟,而番薯是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破坏了陇沟结构,地基遭到破坏,无法搭炉子,但也全是坏处,这样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提供搭炉子的土块。水稻秸秆和树枝当柴火。所以,选对地方很重要!

四、准备食材

看了天气预报,勘测了地形,花上一天的时间,上午杀鸡,阉鸡,准备食材,鸡不用挑太大,不容易熟,三斤左右最佳,可以一个炉子窑两只鸡,也可以两只鸡两个炉子窑,鸡去头去尾取内脏,腌制至下午。考虑到充分利用空间,通常窑鸡不单单只窑鸡,还会窑一些其他食物,比如地瓜、鸡蛋、玉米、方腊(板栗)、腊肠等等,什么都可以窑,窑出来的什么都香。土块和食材如何碰撞出美味,不可能直接接触吧,这样会影响食用体验,除非你想吃土……铝箔纸是一个很好的东西,不仅起到了包裹保护效果,还会使热量均匀分布,简直窑鸡必备,将食材裹三层即可。鸡蛋受热容易熟,用铝箔纸易熟过头了,这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纸巾蘸湿包裹,裹到单手满抓即可,最好是裹泥土,也是裹到单手满抓即可,这样的好处是我们又不用吃壳,还保留了泥土的芬芳。至此所有食材准备完毕。

五、捡土块→搭炉子→拾柴火→烧炉子→土块烧红→退炭火→塞炉塞→捅洞→放食材→盖土块→放食材→盖土块→盖沙土→插小草(篝火)→40分钟左右→挖土→取出食材→灭明火→吃鸡→收拾垃圾

下午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捡土块,有人负责搭炉子,有人捡材火,有人偷挖隔壁老王家红薯,有人拍照,有人发票圈装逼……

捡土块是考古学第一式,大小、扁长、受力不易碎等等,一般是捡土块和搭炉子同步进行,要什么样的土块就捡什么样土块,这考验搭炉子的人和捡土块的人的默契,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搭炉子的人要的土块刚好就是捡土块的人捡到的土块,但大部分都是搭炉子的人自己捡……

搭炉子很考验腰力,捡土块、搭炉子全程弯着腰,对金刚肾铁板腰的我来说问题不大。搭炉子时在花生陇上挖一个圆形浅坑,具体多大要看你搭的炉子多大,这样做保证炉子是圆锥形的,烧炉子时受热均匀,而不是奇形怪状,歪瓜裂枣。炉门方向跟风向有关系,拿一土块,捏碎,看沙子往哪个方向吹,炉门就建在反方向,挖一个适当宽度,决定炉门宽度,深度与坑底同一水平,这样退炭也容易。搭炉子最核心的地方就是炉门和封顶,找两个大土块当门柱,再找一个扁长有一定厚度能受得住力的土块当门梁,炉门不宜过宽,一来太宽土块受不住力易塌,二来热量流失快,够烧柴火就行,近来发现有人用三块板砖就把炉门搞定了,简直胡闹,这样不说敲不碎,还影响美观,最关键的是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搭炉子由下往上,土块由大到小,由外向中心靠拢,最后封顶时要格外小心,记得拍照。此时炉子竣工,最后挖一些沙土,和找一个炉门大小的土块当炉塞,后边有用。搭炉子并非一帆风顺,这里有几种炉子坍塌的情况,一种是炉子搭到一半就塌了,一种是封顶时炉子塌了,一种是烧炉子烧到一半塌了,最气人的是捅洞准备放食材的时候整个炉子塌了,夷为平地,GG思密达。

炉子搭完,柴火也捡得差不多了,捡柴火时找一长棍,捅洞时要用到。开始烧炉子,记得用竹子烧,真的很猛,烧到土块变红,这时把热炭退出来,小心烫!退到陇沟用沙土盖灭,为什么要退炭?明火炭温度很高,有300-400℃,甚至能达到500-600℃,很容易把食材烤焦。退完炭用炉塞把炉门塞住,动作连接要快,一气呵成,减少热量流失,炉塞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把炉门顶住,捅洞时炉子不易塌。

用长棍从炉顶捅一洞口,要格外小心,别把炉子捅塌了,一个合格的捅洞操作是土块往炉子里边掉,土块往外边掉的基本就GG了。敲碎土块,第一层铺满底部,把剩下的明火炭盖灭,第一层放不易熟的食物,如鸡、地瓜、玉米等大型食材,小心烫!鸡放中间,其他放周围,充分利用空间,再敲土块下去,敲碎土块铺第二层,第二层放鸡蛋等小型、易熟的食物,小心烫!再敲土块下去,敲碎土块,把食物都盖住,最后把整个炉子土块敲碎,注意敲碎土块不宜大力,避免弄破食材,放食材切记一定要统计好放了多少食材进去,如果觉得还有空间,又没有食材了怎么办?这就需要用到考古学第二式,隔壁家老王家的玉米地、红薯地就是非常好的考古胜地。接下来盖提前挖好的沙土保温,哪里有热量跑出来就盖住哪里,盖到最后变成一座坟墓高大小的小山堆。

接下来是仪式时间,插一株小草在顶部,等小草蔫了,就可以开始考古第三式了,这是在以前没得看时间的时代,现在个个都有手机,大概40分钟左右就可以挖了,这40分钟能干嘛呢?人们拿来一堆稻草放在炉子上面,点着,居然玩起了篝火,人才。

挖食材是考古学的最后一式,要非常小心,否则前功尽弃,首先土块非常烫,难以下手,其次你要沿着食物轮廓慢慢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捅破食物,吃的一嘴土,考古完毕统计食物是不是和放进去之前数量种类一致,如果少了,继续考古,如果多了,感谢上帝,赐予我们食物。挖完所有食物后用沙土盖灭炭火,如果还有的话,森林防火,从我做起!

做完这一系列仪式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享用香喷喷,带有泥土芬芳的食物了,小心烫!鸡不要用刀去切它,带上一次性手套,徒手一块块撕下来吃,更有味道,真的很香很好吃。吃完之后记得收拾垃圾,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拿着这本秘籍回去窑鸡……吧,炉子塌了,鸡窑不熟,不要回来找我,我没有你这样的徒弟……

相关文章

  • 乡村的风,石中埋藏着香

    父母带我去乡下窑鸡,这也是我从有记忆以来第一次窑鸡。窑鸡,顾名思义,把鸡放在窑中,熟了后从窑中挖出来。 到了乡下后...

  • 窑鸡

    周末家庭活动——窑鸡。 窑鸡?!一直以来听别人说过,从手机上的朋友圈看过,就是没有在现场近距离接触过所以也没有口福...

  • 窑鸡

    文/公羽小非 现代人大都喜欢吃鸡,但不知道吃鸡背后窑鸡的乐趣,窑鸡时一门大学问,大手艺,大工程,涉及建筑学(搭炉子...

  • 窑鸡

    今天是2019年2月7日星期四,天气晴天。 今天表叔们来外婆家,他们说窑鸡。外公带他们来到田野,他们用...

  • 窑鸡

    昨天,舅舅带着我、舅妈、妈妈、姐姐,还有两个表弟一起去他朋友家吃饭。舅舅朋友家的房子装修得很漂亮。吃了饭,我们就在...

  • 窑鸡

    昨天本来打算做一个窑鸡去海边。 买了一只黑脚鸡,2.9斤,一包盐焗鸡粉(佳味牌,20克),五元钱的沙姜和红葱头。 ...

  • 窑鸡

    昨天下午的时候领导说请我们吃饭,然后去农庄吃窑鸡,因为领导开会到6点多,所以我们6:30才去。 我下班后还回家了一...

  • 窑红薯

    冬天的美食少不了窑红薯,香喷喷、甜糯糯的。周末搞活动,有烧烤、包饺子、窑鸡窑红薯。 最喜欢窑红薯了、搭窑、放红薯、...

  • 窑鸡记

    窑鸡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菜,属于粤菜系。窑鸡,想必是许多80、90后的童年记忆。那时候,没有ipad、没有手机游...

  • 窑鸡王

    体弱意志坚, 大义赴刑窑。 虐烤何足惧! 出炉名声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窑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aa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