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述而第七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教育学生,主要有四个方面:文是指文献,书籍等;行是指品德,也可能是指学以致用,社会实践方面;忠是指尽心尽力,尽己之为忠;信是指诚实,以实之谓信。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圣人少,见不着。圣人是指那些有德有能,有权有位,兼济天下的人。尧、舜、周公者,是也。君子也不多,但还是有的。
善人,就是好人,但这个“好”是什么标准?好得都见不着,世之不存,可见标准也不低。比不了圣人,也低不到哪儿去。
圣人和善人是理想目标,只存在于传说中。君子和有恒者是现实目标,但一般人也很难做到。孔子的时代,人们本来没有(“亡”读“无”)却以为有,本来空虚却当作充实,把贫困的生活过得很奢侈,自欺欺人,打肿脸充胖子,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恒的。孔子的时代是这样,哪个时代又没有这样的人呢?
但我更愿意理解成:从没有到有,从空虚到充盈,从穷困到富足,要靠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来不得半点偷懒。
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偶尔也钓鱼。他钓鱼可能是为了陶冶情操,也可能是为了求心静,反正应该不是为了吃鱼,起码吃鱼不是第一位的。所以他拿鱼钩钓,而不用大网抄(纲)。不赶尽杀绝。
弋,yi,4声,是用系有长绳的箭头射,射出去,还能把箭头和猎物一起找回来。说明不是为了打着玩,不是为了白开心。
宿,是巢里的鸟,孔子不射宿,或许是没有挑战性,或许是不忍心。
孔子不是佛教徒,他并不反对杀生,但是不滥杀。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智)之次也。”
盖,是大概的意思。大概有这样一种人,本来很无知,却不自知无知,还以为自己什么都懂,而在那里闭门造车。孔子说我没有这种毛病。
他说自己多听多见,听到好的方面就照着做,见到有价值的就赶紧记下来。这是因为他只有第二等的智力,也就是学习才能会,努力了才能有所成。而不是天才,不是生而知之者。
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乡名。
有一个,互乡的,难说话的童子,请求见孔子。门人不解。孔子说:“来者是客,我们应欢迎。我们赞同他进步的方面,不赞同他落后的方面,这有什么过分呢?人家洗心革面,修身求进,我们应该赞同他改革这一点,而不要死盯着人家的过去。”
与,是赞同的意思。保,是死守之义。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的“仁”的标准定的是很高的,让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即。这一章是鼓励的说法,孔子是在鼓励门人弟子,也是在自励。心里想着仁,仁也就来了。求仁而得仁,仁在路上,仁在前方,我就要遇见仁了。
7.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国的某司败问孔子:“鲁昭公知道礼制吗?”孔子回答:“昭公知道礼制。”
陈、楚等国把司寇叫“司败”,官职名。
孔子退下,陈国的某司败向巫马期作揖,请他进来,对他说:“我听说‘君子不党’,您的老师也拉帮结伙吗?”
巫马期,孔门二期生。巫马,是给马看病的巫医,以官为氏,变为复姓。其名为施,字子期。
君子不党,党,本指乡党,即同乡关系,引申开来,则指一切拉拉扯扯的团团伙伙。
“君取于吴”,君指鲁昭公。古代婚姻,同姓不婚。鲁是周公之后,吴是泰伯之后,都是姬姓,本不能通婚。鲁昭公不敢把自己的夫人叫做“吴姬”,而叫“吴孟子”。
陈国某司败认为鲁昭公娶吴姬是“不知礼”,“他这还叫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呢?”
巫马期回来把此事告诉了孔子。孔子感叹道:“唉,名声在外,授人以柄,犯个小错,也能被别人逮住,也算是我的幸运吧,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礼制有一条,子为父讳,臣为君讳。孔子为鲁人,他不能说鲁昭公的不是。陈国某司败的批评是对的,但是孔子也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还有一说,鲁昭公确实是“知”礼,他也知道这件事做得不对。“知”礼不一定就能“遵”礼呀,你问的是知礼,又不是问的遵礼。所以孔子也不算说瞎话。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喜欢唱歌,发现别人唱得比自己好,一定要请别人再唱一遍,跟己跟着唱。
run:P�q\��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