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爆文首页云居轩首页投稿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作者: 业余养花 | 来源:发表于2023-05-26 11:29 被阅读0次

    此典句出自〔唐代〕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译文: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注释:

    征雁:大雁春到北方,秋到南方,不惧远行,故称征雁。此处指南飞的雁。

    无蝉:雁南飞时。已听不见蝉鸣。

    楼南:一作“楼台”。

    水接天:水天一色,不是实写水。是形容月、霜和夜空如水一样明亮。

    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素娥:即嫦娥。

    斗:比赛的意思。

    婵娟:美好,古代多用来形容女子,也指月亮。

    赏析: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画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有这样的特点。

    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说明时间已至深秋,听到南飞大雁啼叫声时,已经听不到蝉儿的鸣叫。“水接天”的水,一般认为指的是霜月之光。秋空明净,月色澄清,月光如水,和天边连成一片。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素娥,嫦娥,月中仙女。婵娟,美好的姿容。诗人李商隐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女。青女、素娥是霜和月的象征的,她们耐冷的精神就是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现实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一面的自然流露。

    从七言绝句《霜月》也能看出李商隐诗歌的唯美风格。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深秋时节,已经听不到蝉鸣,万里长空时时传来大雁寒冷中凄切的叫声。百尺高楼,月光如水,和天边连成一片。这是现实的景色,澄澈空灵。而现实的环境是美妙离奇想象的摇篮,会唤起诗人脱离尘俗的意念。青女和素娥两位仙女不怕寒冷,在霜月中争比彼此的美好姿容,是诗人的幻想,也寄托了诗人不惧寒冷和高标绝俗的情怀。诗人运用想象与神话典故,创造出清幽而又瑰丽的意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iw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