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商道之为其所当为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长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这一篇,老子的话题更深入到了企业经营的策略层面。“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意思就是说,局面安定时,比较容易维持,情势变化尚未明朗时容易因应,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微小时容易击破。因此,要在事情未开始或者说未酿成重大影响时时就要及时介入,要在祸乱未发作之前就早作预防,不要等到发作之后再付出巨大代价来强行压制。
实际上,有两个成语跟这段话的意思高度契合,一个叫防微杜渐,一个叫养痈遗患,正好是一正一反。在西方管理学领域,有个词叫“错误管理”。组织行为学教授霍夫曼认为,错误普遍存在于企业之中,但却很少有人去纠正它们。其中一个原因是,员工不愿意报告这些错误,即使这不是他们犯下的。结果就是,往往要等到小错误日积月累酿成大祸,企业管理层才猛然惊醒,然后大发雷霆也好,挖根源找对策也罢,总归只能是做到亡羊补牢,而此前那些血淋淋的代价却是无法挽回了。
因此,企业要对潜藏的错误有足够的重视,尤其是首先接触到错误的一线员工,如何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就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说无为而无不为,只有在体制机制建立的过程中殚精竭虑,在企业员工能动性的激励激发上无不为,形成良性互动的状态,才能为下一步的无为打好基础。
管理失位固然可怕,但管理越位同样坑爹。“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合抱的大树,发自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是由一块块土坯堆垒而成;千里的长线旅程,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对于这些渐进的过程,如果企业领导人耐不住性子,依靠权柄揠苗助长,就会导致失败;反过来说,如果由于执念而抗拒改变,也会导致局面失去控制。因此,圣人既不妄逞权能,也不抗拒大势的演变,就不会自讨苦次,招致不必要的失败。
所以说,何处无为,何处无不为,实在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而企业管理的第三个要点,就是要把握好度。“民之从事,长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很多人做事情,往往再接近成功时功亏一篑。为什么?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曙光在望时注意力偏转了,要么开始想象戴上金牌接受欢呼的场景,要么开始规划下一仗要向什么方向扩张。问题是,越是最后时刻,越是体力透支,思想往往超出身体的反应能力,这种状态下,越是容易失足。如果是群体,这时候的风险就是大家都开始计划取胜后怎么分蛋糕,原先的合力开始松懈,甚至蛋糕没到手,内部先打起来了。
因此,真正有大智慧的领导人,很深刻地明白慎终如始的道理,不为前方的财货收益而分心,通过案例学习,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也就是始终保持诗经中所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状态。同时,领导人还要始终清醒地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方向,不因取得阶段性成果而信心爆棚或者说是自我膨胀,不出昏招,不肆意妄为。如此,最终的成算自然要比寻常人等高出许多了。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