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曾发表于个人公众号】
每个人的名字都有秘密,小时候总是会好奇的问妈妈为什么给我取这个名字,妈妈的回复是因为文化水平有限,翻字典随便取的,听了很失望。
进入中学后,按着名字“艳丽”字面意思,想着难道爸爸妈妈给我取这个名字希望我长的鲜艳美丽,那也太俗了吧。后来随着年龄的长大,每次和别人说名字时,总是觉得特别别扭,特别是当别人问我哪个艳,哪个丽时,我就会吞吞吐吐的说鲜艳的艳,美丽的丽。因为名字真的太过于直白,然后在搭配这么直白的解释,真是不太好听,我甚至还动过改名字的想法。
因此,名字一直是我青春期时期的一道疤,以至乎我的所有社交媒体账号也都没有用过名字做昵称。工作之后,随着知识储备的提升,对文字开始有了更多的理解之后,虽然我依然喜欢不上我的名字,但我却不在因名字而彷徨。
直到五月份在每天读书社组织的《诗歌朗诵会上》,收到冬夏老师的“艷如桃李 麗藻春葩”的手写名字书签时,让我开始喜欢上自己的名字。
艷如桃李出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侠女》:“女子得非嫌吾贫乎?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 冷如霜雪 ,奇人也。形容容颜像成熟的桃李那样娇艳的意思。 而麗藻春葩则出自唐代作家冯贽的《云仙杂记·粲花》:“李白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时号李白粲花之论,比喻人拥有美妙的言谈。
原来曾经不喜欢的名字还可以造出如此美妙的诗句,原来曾经觉得古板的名字通过繁体抒写显得这么有立体感、有美感,原来曾经觉得庸俗的名字还蕴藏着这么深的含义。也让自己突然意识到自己知识的浅薄,也让我明白任何事情不要单单只看到表面的普通,而要努力挖掘其背后的意义。
加入“每天读书社”三年,在喜马拉雅上录了上千条语音,曾经平平无奇、完成任务式的开口读书变成了每日自我精进的一部分,个人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在每一次的讲书活动,读书会分享,活动共创的过程中也让自己越来越自信。我想当一个人能自信的在人群中做着分享就是“艷如桃李 麗藻春葩”的最好诠释吧。
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希望自己能带着这份美好的爱勇敢的往前走,去遇见、去尝试、去成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