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448961/613333fd87ef3053.png)
每到秋,全国大多地方都开启了五彩斑斓的画风,层林尽染,江山如画。寻一处秋色地打卡,也成了赏秋人最心仪的事情。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以山多药草可以摄养而得名。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是中国四大赏红胜地之一。深秋的栖霞,丹枫似火,灿若凝霞,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与北京香山、长沙岳麓山、苏州天平山并称为中国四大赏红叶胜地。
身处苏州古城,一直有个心愿,等寒霜薄凉了暮秋的节气,去登一回栖霞山。
冬将至,秋未逝,天微凉,风微漾,阳光暗藏淡淡羞涩,穿过薄雾洒向大地,我按捺不住也加入了赏红的行列。
走进栖霞山景区,远远望去,一座古寺隐约在树林丛中,这就是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南朝古刹栖霞寺,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为天下四大丛林。
栖霞寺缘于一位很有文化修养的人明僧绍,最初隐居山东崂山,曾在那里聚众讲学,后到摄山。南齐永明二年明僧绍去世,曾留下遗言,捐出他在摄山的住宅作为寺院,人称“栖霞精舍”,即栖霞寺前身。摄山也因此更名为栖霞山。
说起栖霞山,首先第一反应就是层林尽染的枫叶。其实,栖霞山的银杏美景也同样醉人。栖霞古寺前的四株银杏树龄都在百年以上,黄叶一半在树上,一半在地上,背后黛瓦红墙,红枫掩映,远山勾边,秋色层层叠叠。
过香火袅绕的栖霞古寺,一座名为明镜湖的方形湖泊,湖中建有造型精巧的湖心亭,名为彩虹亭,由九曲桥与岸相连,这也是栖霞山景区的第一景“彩虹明镜”。此湖系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水由山上的泉水流入汇集而成。湖面净如明镜清澈,光可照人。明镜湖畔的一块长方形石块上,刻着乾隆御题的《游栖霞山》诗句,赞誉栖霞山为“第一金陵明秀山”,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乾隆对栖霞山的喜爱。
湖边的红枫正吐艳,与美丽的湖景交相辉映,楚楚动人,夺目吸睛,尽显秋天的艳丽。明镜湖南岸,有一石碑,写着“彩虹明镜”四个大字,为当代书法家蔚天池所书,大概是取自红枫倒影吧。
我站在池塘边,凝望着头上那片枫叶,虽红得艳丽,却并不见低俗,千娇百媚,尽显万种风情。阳光铺洒下来,枫叶通透得可以看到它细密的血脉,明丽得晃人眼目令人心跳。
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仰望栖霞山的秋色无疑是极美的,栖霞山上众多的枫香、红枫、鸡爪槭、羽毛枫高低错落,分别呈现出鹅黄、黄红、橘红、浅红、大红、紫红等色彩,层次鲜明的红叶景观愈发丰富、饱满,给人一个鲜艳绚丽的世界。
沿着景区内的林荫小道没走几步,迎面扑来火红的枫叶,红叶在逆光中玲珑剔透,在山风中轻轻摇动,如团团火焰烈烈燃烧,似红装少女翩翩群舞,格外动人。
一缕阳光穿透树间缝隙,我与红色相对,凝视,片片红叶红的自然,红的鲜明,红的流畅,红的奔放,红的淋漓尽致,红的令人沉醉,似跳跃的音符,演奏出属于秋天里的绝唱。
在远处和近处赏枫的内涵是不同的。近处观红叶主要是看红叶的色彩、形状,感受落叶缤纷的秋意。而登高望远赏红叶主要是看各种树叶斑斓、变化的色彩,感受层林尽染的气势。
蜿蜒的山路引领着我们寻找更美的红枫,缓缓而上,两旁枫林高低掩映,疏密相间,舒展的尖尖红叶,满枝满梢。
栖霞山的枫叶是分批次红的,有的枫树已经红了又枯了,有的还完全看不出一丝红意。近距离观赏枫林,多彩的枫叶,红的如火,黄的象金,橘黄的似玛瑙,浓烈、灿烂、亮丽、娇艳、妩媚、五彩缤纷的秋色画卷。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在这瑟瑟的秋意中,只有这无边的似火红叶,才能驱散掉浓重的清凉,以及无尽的秋思。
走累了,便稍作停歇。择一高大的红叶树旁坐下。头顶蓝天白云,就着微凉的秋风,晒着软绵的秋阳,品着温润的茶水,看红叶随风悠悠飘扬……
如果说要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赏叶最佳地一定少不了离最高峰凤翔峰不远处龙山山脊的太虚亭。步入精致的四角亭中,倚栏观赏那满山漫坡,如霞如锦的红叶奇景,与柏树交相辉映,更显得五彩缤纷。正如宋人赵立夫《枫》诗中所写:“黄红紫绿岩峦上,远近高低松竹间;山色未应秋后老,灵枫方为驻童颜。”
身处太虚亭中,远处传来栖霞古寺悠扬的晚钟声,余音缭绕,直上云霄,脑海中不由一片空澄清静,心中不禁默诵着唐朝诗人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名句,感受着此刻的栖霞山。
临别时,我拾起一片红枫,形如掌状的叶子挥着余香,红得一踏糊涂,烂漫得不知止境,仿佛都是烛火,温暖整个岁末。
我想人生不正如这片片枫叶吗?只有经历了风霜的洗礼,方能展现出自己的魅力与风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