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707040/b73823eaf8fe1b1b.jpg)
今天的我意识到两个问题:这样居家的日子,我还是比较喜欢周末,工作日需要干的事情太多,和居家的主题太不搭;写字可以静心,但也需要环境。
前几天我都是将写字放在最后一个环节,那个时候不会有外来的干扰,所有事情也都已完成,内心一片祥和,写起字来就很享受。唯一不足的是光线已经不足,写完后眼睛有些受累。今天就想体验一下光线充足时候的感觉,最终也写了一部分,但过程中的体验感极度不好。先是微信、电话轮番上阵,不断停笔去处理事项;好不容易没有外界打扰,内心还牵挂着没有处理完成的事项,难以达到前几天的平静。
自从第一天刷刷的写过,少年看后给出的评语是“你要写的慢一些”。再写的时候脑子里除了想着当下写的句子,就是这句“慢一些慢一些”。神奇的感觉出现在“性静情逸,心动神疲”的“静”字上。写这个字的过程对我来说是漫长的,漫长到一种灵魂出窍的奇妙经历。
我想到小学四年级还是五年级父亲买给我的近义词反义词词典,扉页有父亲为我写下的名字。记得很清楚,是这个“争”。但我一直以来用的是这个“征”。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是父亲记错了我的名字,因为我也清楚的记得手写户口页上我的确是“争”。我现在疑惑的是一直没有疑惑过的结果,为什么我的名字从“争”变成了“征”。
最理想的理由是父母为我改名了,由“争”到“征”。最不靠谱的理由是自己在“争”和“征”中选择了“征”。
为了一探究竟,特意给母亲打电话问起这件事情。果不其然,母亲已经没有印象,只记得我一直以来的奖状上都是“征”。讨论许久,我终于认命的确认关于这个细节,母亲的确没有我的记忆多。但母亲提到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当初叫着顺口就确定了,从来没有想着文化什么的,并问我是否喜欢,如果喜欢哪个就改哪个。
我当然喜欢。漫漫征途,“征”这个字给我带来太多的鼓励和勇气。初中,因为大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他们对我的名字理所当然,从来没有提出什么。到了高中,我的名字和鼻翼的痣一样,让我意识到自己熟悉的一切已经消失,面临的是陌生的环境。
我一遍又一遍解释着自己为什么有一个如此男性化的名字,一遍又一遍解释为何鼻翼的痣没有去除。这样的解释每当我变换一个新环境就会出现一个阶段。直到我去除了痣,又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客气”的江湖。
由此看来,最不靠谱的理由应该是最接近事实的理由。说不靠谱是因为自小温顺的我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还没被阻止,但事实却发生了。看起来充满矛盾。但这矛盾的背后隐藏很多因素,所谓的“关注度”所谓的“原生家庭问题”,走过那样的岁月,我已不认为那是问题,反倒应该给予感谢,感恩父母,感恩经历!
阿淼写于2022年1月1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