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桂坊: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作者: 雪国年华 | 来源:发表于2016-03-24 11:16 被阅读1006次

    日头尽了,兰桂坊便活了。纤纤小巷,鼓乐喧天,霓虹争艳。数不清的来客是她每晚绽放的遍地鲜花,舞步与笑声是她在香江子夜散发不绝的诱惑味道。顺着云咸街到兰桂坊酒店,从旁边楼梯下到观景平台俯瞰,兰桂坊红尘滚滚,气象尽收眼前。在这个享乐的专属地方,唯一的悲苦人大概就是在楼梯转角坐着的老奶奶了。每次来兰桂坊,都会看到她坐在那个地方,拿着个小盆,间或在吵闹的摇滚中发出乞讨的哀声。

    今日的兰桂坊春秋鼎盛,游人如织,正和了她“兰桂胜芳”的好名字。然而在历史上,这里却是个遭人嫌弃的地方。这条巷子,本名唤作“烂鬼坊”,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去处。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当年这里住的大多是洋人破落户。街坊穷,环境差,加上酗酒、吸毒、狎妓之事盛行,得到“烂”字开头的糟糕名头自是理所当然了。那时候的人,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么一条脏乱差的小巷,日后竟可以搞出这一番名堂。

    图片来自http://www.lankwaifong.com/wp-content/uploads/2015/08/Homepage_new-980x360.jpg

    带来这个改变的,是德国的犹太人盛智文。犹太人会做生意的名头早已世人皆知,选择兰桂坊置业更显示出老爷子的独到眼光。没错,兰桂坊偏居中环一角,交通也只有一条马路与外界连接,本来算不上什么上乘地段。然而,如果用来发展酒吧,兰桂坊的优势便展露无疑了。盛智文置业的80年代,香港经济早已起飞,居民的夜生活需求自然水涨船高。在这个时候发展酒吧产业,可谓恰逢其时。虽说小巷略显偏隅,但从大马路和地铁站走过来也只是五分钟的事。下了班的中环上班族走上来喝一杯,一点也不费事。而且港岛半山历来是洋人聚集的地方。洋人无酒不欢,酒吧开在这里,生意自然不用愁。除此之外,小巷相对封闭的环境更营造出了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因为路窄,车子是不会经过兰桂坊的,赶路的人一般也不会选择走这儿。既如此,来喝酒的人自可以在这方寸世界里随意溜达,尽情玩耍。这里就是中环的“特区”——没有工作,没有压力,只有觥筹交错间的恣意欢畅。

    出了兰桂坊,便是中环的高楼大厦。夜半时分,许多窗口依旧灯火通明。香港人工作勤奋,由此可见一斑。白天的时候,中环到处都是整齐划一、西装革履的“黑皮人”。他们个个步履匆匆,讲着没完没了的电话。中环是紧锣密鼓的,中环是井然有序的,却唯独没有半分诗意。所有人都有太多事要忙,没人会为道边一朵小花的盛开而驻足片刻。人们看似干劲满满,实则了无生趣。毕竟,只要踏进中环的地界,人便不再属于自己了。在这片小小的填海之地,相互贯通的摩天大厦组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型机器。所有人都听着机器的号令亦步亦趋,周而复始,唯一的喘息不过是中午吃饭的一个钟——那也只不过是给机器加油的时间罢了。工作总是踏着紧密的鼓点滚滚而来,人所能做的只是迎头赶上,没时间思考,更没时间抒发感想。只有在夜幕降临、脱去西装的一刻,人们才得到了暂且逃离机器的好时光。而兰桂坊就成了他们拾回自己、展露个性最方便的选择了。

    正因如此,兰桂坊总是充满着各种新鲜景象,去多少次都不会腻。一过零时,小巷的气氛便开始渐入高潮。若是赶上一首节奏劲爆的好曲子,肯定会有客人在路边随音乐摇摆,进而发展成一群人在街上的狂欢。那些白日里拘谨严肃的黑皮人,这会说不定就在“群魔乱舞”的队伍之中。一路走来,每一间酒吧都是不一样的风景。这边厢胡子拉碴的摇滚歌手带着客人一起声嘶力竭,那边厢美女店员露着长腿笑吟吟地端酒送茶。穿梭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听见的是酒杯与酒杯的轻盈碰撞,看见的是嘴唇与嘴唇的深情相拥。在兰桂坊,猛男间的拥吻是再常见不过的事。而站在他们身边的美女,保不齐又是一个男儿身。曾经就见过那么一位,一身宝蓝色连衣裙,一头梦露式的蓬松短发,脸上的假睫毛和红嘴唇甚是引人注目。“她”的身材前凸后翘,步履摇曳生姿,十足的性感女郎范。可惜甫一张口,低沉的嗓音便出卖了他的真身。然而哥们不以为意,在酒吧里转着圈地找人聊天,反复说他今天过生日,整个酒吧里就数他这个活宝最闪亮。只有邻桌的哥们始终一副冷眼,趁着“她”远离的时候小声嘟囔了一句:哼,他每天都过生日呢。

    唉,哥们,看来您和“她”,都是有故事的人啊。

    人们到兰桂坊,寻找的是属于自己的片刻释放。小巷里的光怪陆离、熙熙攘攘,说到底无非是个人小世界的集合罢了。恋人一定是喜欢兰桂坊的。在鼎沸人声的掩护下,再怎样肉麻的情话都不会被别人听到。爱独处的人也是自在的,没有人在意你是不是躲在角落里自斟自酌。我们好像是聚在一起共享欢乐,但其实还是各干各的。所以“她”才会那么急迫地想插入别人的聊天吧——因为太孤单,所以无论如何都想要和人说话,即便不是真心话也无所谓。只要把话说出来,孤独的心就不会那么痛了。

    说是狂欢,实则还是孤单。只是作为群居动物,置身热热闹闹的人潮总会让我们觉得更好受一些吧。

    图片来自http://www.lankwaifong.com/wp-content/uploads/2013/04/home4-980x360.jpg

    所以说,兰桂坊是有无数种打开方式的,就看你想要什么。想要清净,可以去楼上的高档餐吧。想要闹腾,找一家音乐劲爆的推门进去就好。想要小酌,多喝几次便挑得出最爱的酒吧。只要不是揣着娱乐以外的心思,兰桂坊呈现给你的就是花花绿绿的缤纷世界以及微醺之际的酣畅淋漓。她不那么光彩的一面,你一般是碰不到的。香港的报纸报道兰桂坊地区的地下毒品交易不是一两次了,我的一位朋友就因为这个打死都不愿踏足兰桂坊一步。“卖毒品的地方怎么能随便去呢?”她的口气里满是担心。可其实啊,去了兰桂坊这么多次,那些卖脏东西的人,你在街面上压根就看不到。香港的警察叔叔总归不是吃白饭的吧?何况你又不是瘾君子,卖的人那么小心,怎么会和你搭茬呢?

    其他的事也是同理。有一次出酒吧接电话,回头就看到个老外谄笑着过来和一位女性朋友搭讪,把“约吗”二字写了个满脸。朋友眉头一皱,但仍是笑着答话。不出几个回合,老外便悻悻离去了。回到酒吧我好奇地问,你到底说了什么?朋友说:“没什么呀。我只是告诉他我要回去了,家里还有两岁的女儿要照顾。”“你要是真找到人生了女儿,你妈也不用老找你念叨了。”说罢,两个人都笑了。

    如今的兰桂坊是佳节胜地,过节的日子必会人满为患。不过让人稍感安心的是,经历过这么多节日,这条巷子近些年竟也没出过什么大事。然而,这是以当年血的教训为代价的。1993年元旦,人们一如往常地到兰桂坊跨年狂欢,汹涌的人流挤得小巷水泄不通。而就在此时,有人沿街喷洒酒水,令道路十分湿滑。而当人群中有人不慎滑倒时,悲剧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那一夜,21人丧命,62人受伤,惨景着实触目惊心。为解决事故暴露出的公共管理问题,香港逐步发展出了一套大型公共活动的管理方法,根据我的观察,大体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划清路线,确保游人循单向进出场地,避免无序流动引发事故。二是架设隔层,既可分割人群,又能保证管理人员随时能够快速到达场地任何区域处理紧急事务。三是常态化的巡逻。像兰桂坊这种热闹地方,每到周末必然会有警察不间断地随处游走,这显然也有助于及早把公安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1993年的事故,大概是老天为“乐极生悲”这个词再次写下的注脚。而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别再让这种人祸轻易发生了。在这一点上,内地应该向香港学习的东西,可能还有很多。

    离开兰桂坊,大体有两个方向:要么是下山去毕打街坐地铁或者打车,要么是上行到云咸街等的士。想到下山需要和加班族一起排队等车,脑袋顿时大了,于是转到楼梯,准备上山拦车。时值子夜,兰桂坊热浪翻涌,一些人已经情不自禁地扭动起来,说不定一会就能看到街头群舞了。酒吧音乐的鼓点越来越响,街面上的人声也愈发嘈杂。它们自然而然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令人沉醉的欢乐交响。然而就在鼓点的间隙,我又听到了老奶奶颤颤巍巍摇晃小盆的声响。那也是兰桂坊的声音,只是微弱得我们几乎听不到了。

    迷离的双眼中,老奶奶的形象愈发模糊,仿佛已经消失在她坐着的那个转角。我奋力地爬上台阶,眼睛里只有上面那条街的路灯。爬升之间,声浪逐渐退却,霓虹擦肩而过。兰桂坊缤纷灿烂的一切,刚才还在眼前,此刻已然不见。

    就好像是刚刚做过的梦一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唐大欣:好长。。。倒是耐心的看完了
      • 36773a42a267:手机阅读时代是需要排版的,这篇文字从文学性上而言,欠缺来一些故事性。
        36773a42a267:@雪国年华 说明意味过重,再白一些就是说明书。诗经里的名字很有寓意性,但是需要更好地阐释
        雪国年华:@远方不远 所谓欠缺故事性指?就是必须写个故事?
        雪国年华:@远方不远 恳请进一步指教。

      本文标题:兰桂坊: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dr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