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手绘散文
《孙权劝学》相关扩展

《孙权劝学》相关扩展

作者: 纷至沓来 | 来源:发表于2023-06-27 21:00 被阅读0次

腹有诗书气自华

本文叙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与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了结果,而不交代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如何长进。这种叙事方法可以直接溯源于《左传》,《左传》在描写战争时,会详细描写战前的准备及战后的结果,对于战争过程往往一笔带过。

司马光是研究《左传》的专家,潜移默化地会受到《左传》的影响。文章在写事情的结果时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不直接写吕蒙如何学有所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文章对话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对话没有长篇大论,仅寥寥数语就刻画出了三位人物的形象。吕蒙刚开始拒绝读书,拿军务繁忙来搪塞,孙权的回答十分巧妙:我是国君,再忙你也忙不过我啊。只用几句话就刻画出孙权的明君形象。吕蒙刚开始拒绝学习,后来才略突飞猛进,他和鲁肃的对话充分体现了他进步后的自信。鲁肃看到吕蒙进步后,拜吕蒙的母亲,是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长者形象。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宋代史学家、文学家,陕州夏县(山西夏今划归闻喜、垣曲二县)涑( sù )水乡人,人称涑水先生。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仁宗宝元二年进士,后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御史中丞。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因政见不合,自请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十五年。致力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元佑元年(1086),起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元佑更化",尽废新法。当政八月而卒。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救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著述颇多。

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凉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在政治观点方面,司马光主张法制永远不变,其政治思想比较保守。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他认为,象周威烈王命晋大夫魏斯等为诸侯,是弃"先王之礼",废"祖宗之法"。与王安石是政敌。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资治通鉴》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即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按年记载了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事实,是中国历史上一部编年史著作。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编成后,宋神宗赵项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简称《通鉴》。它体例谨严,结构完整,取材广泛,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文字质朴简洁,叙事清晰,文笔流畅,形象生动。如赤壁之战、肥水之战及李塑雪夜入蔡州等战争场面的描写,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司马光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相关文章

  • 柴米油盐60——三味书香之读《孙权劝学》有感

    读 《孙权劝学》有感 最近我们学习了司马光的《孙权劝学》一文。这篇文章讲了孙权劝吕蒙学...

  •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作者:司马光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孙权劝学】

    余映潮教学设计一 活动设计一:用情境朗读的方法知晓课文 活动内容:请学生们读课文,读顺课文语句,读清课文的层次,读...

  • 孙权劝学

    1、明代杨慎的《临江仙》导课。学生齐读,导入“英雄”。《孙权劝学》中涉及三个历史人物,他们是英雄吗?学过本课,希望...

  • 孙权劝学

    孙权身上体现的是讲话的艺术:既有领袖者不容置疑的威严感,也有上位者语重心长的亲厚感(其实孙权小吕蒙四岁),从具体明...

  •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共经历两次,一次义正言辞“不可不学”,吕蒙推辞不学。第二次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习的目的:“但当涉猎,见往事...

  • 统编教材语文七下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测练答案

    《孙权劝学》同步测练答案 一、文学常识: 《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是 司马光 主持编纂的一部...

  • 【教学反思】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场

    ——《孙权劝学》教后记 《孙权劝学》是一篇关于“劝学”类文章的名篇,部编教材为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

  • 【教学设计】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导读 一、导语: 劝学从来不简单,三言两语是孙权。 其中奥妙如何道?精读深思 可了然。 ...

  • 孙权劝学为何有效?

    教过《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的老师一定很羡慕孙权:为什么孙权劝吕蒙读书,一劝就成功了,而我劝学生读书非但无效还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权劝学》相关扩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bn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