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散文故事
原生家庭(遇见青春期140)

原生家庭(遇见青春期140)

作者: 雪韵冰馨 | 来源:发表于2021-08-18 22:39 被阅读0次

心高气傲的过去,总有一股不认输的劲儿,也许是随了母亲吧,但我的魄力,胆识远不及母亲。

母亲年轻时16岁入党,参加村子里的宣传队,没出嫁的闺女担任妇女主任。后来因为农村穷,吃不上饭,投奔当兵复原的舅舅来到内蒙。到舅舅家后,舅舅给母亲找了个活干,就这样母亲一边上班,一边照顾舅舅家的一个脑瘫儿。

原本不想过早嫁人的母亲,因舅妈每日种种催婚,经别人介绍认识了父亲没多久,见父亲老实,便决定嫁给父亲。

父亲也是可怜人,家里兄弟四个,父亲排行第三,唯有他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最初都不会写,后来需要签名学着写自己的名字。父亲能干活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后来出来单凭着一把子力气赚下个老实能干的名号。也许在农村时爷爷奶奶光顾着让父亲干活了吧,不然怎么不大不小的父亲一天学都没上过呢。父亲也是投奔哥哥来的,不认识母亲之前干活挣的钱都交给哥嫂了。

听母亲说,我的所谓大爷大娘即使父亲结婚时,也没说给这个为他们赚好几年钱的傻兄弟做身新衣服,穿的棉裤是漏洞的。

父母结婚没有房子,舅舅一家收拾出不大的煤棚子,父亲一卷铺盖,母亲一卷铺盖,就算结婚了。哥哥是在舅舅家煤棚子出生的。一年后有了我,加之舅妈的原因,要强的母亲决定搬出舅舅家。

我们一家四口,住过铁道南的地窨子,后来父母在大家的帮助下,选一处地方,自己拖坯盖了个大坯房,三个窗户没有玻璃,用的是塑料布。

为了解决生计问题,父母都找活干,哥哥和我都小,奶奶在家里住过一段时间,我们哥俩没有吃过母乳,体质比较差,照顾不过来时,常常一起生病甚至住院都会一起,母亲看这样不行,便辞了工作,照看我们俩。

即便如此,奶奶各种挑剔,父母也没少生气。奶奶走后,我们慢慢大了,母亲才再次找工作。原来的正式工作本来可以提场长的,因为我们错过了。再找工作,只是大集体,干的多,赚的少,工作十年因身体原因 办理了退休。

记忆里的母亲,一辈子没穿过贵衣服,更别说什么品牌了,前几年给她老人家买过一件貂皮大衣,是最贵的了。从年轻时母亲就爱吃鱼虾,图便宜,经常买臭鱼烂虾,即便现在生活好了,听说什么东西便宜,也要囤一些。如今母亲的记性不好了,有些任性,特别不听父亲的话,告诉不让她买便宜的东西,她生气,和父亲吵架,于是爱买啥买啥,父亲是管不了的。

母亲的一辈子活得是比较委屈的。即使按现在美女的标准,母亲也是够的上的——1.68米的个字,过去条件不好,身材自然是苗条的,虽识字不多,小学五年级文凭在当年农村女孩中基本也算高学历了。嫁给父亲时还讲究家庭成分,母亲家是农民,父亲家竟是地主(可能是最穷的地主吧,不然父亲怎么会没学上),父亲隐瞒了自己的家庭成分,以及自己不识字的短板,母亲年轻时真是为父亲,为这个家没少操心。

婚后母亲见不得别人瞧不起,与父亲一起仅凭着一双手,一点一点,把土坯房的塑料布窗户,一个个换成玻璃窗,屋子里的土地,一点点铺成砖地,后来土坯外包砖改头换面,再后来凭着父亲的工龄及上班排分,买了楼房,直到哥哥结婚让给他住,我们一家三口又住回平房好多年,再后来又靠着省吃俭用买了如今老两口居住的两居室。

母亲是很有魄力的。为了孩子,场长不当,工作不要。为了生计,再找工作,做着男生未必干的动的力气活。

母亲一生,有几件事我的印象最深:其一,父亲年轻时一直下井(煤矿工人)只为多挣点钱,父亲一直是能干,话少,事不多的,有一次涨级原说有父亲,后来竟没了,父亲工友告诉母亲,领导们见父亲老实,把涨级的名额给了别人,母亲和父亲两人把我和哥哥背着一个,抱着一个去找了领导,可想而知怎样一番唇枪舌剑,母亲说得领导们哑口无言,给父亲涨了级,自然涨了工资。父亲老实,有个厉害的媳妇,母亲算是出了名了。

其二,一九九一年,父亲单位给职工按工作表现排分,加上民主评议两项,平价买房。父亲工作排分第一名,平价买房没有父亲,母亲领着父亲再找单位领导,领导说父亲民主评议的分低。父亲在单位多年,最肯吃苦,最不会说的一个,老黄牛一样的人,同事们都说他太老实,怎么会没有人缘?母亲又一番争论,领导们再次哑口,我们如愿买了套平价的楼房。只不过那年月营私舞弊的人,无处不在,看吧,我们家抓阄抓了个一楼,后来才知道,没本事,没能耐的老百姓不是一楼,就是五楼,六楼,二、三、四这样的楼层早被领导及领导们的亲戚留下了,所谓的公平公正公开是因人而异而已。

其三,我的上学问题。我自幼自卑胆小,学习吧,笨笨的,但有一股子弄不会不罢休的倔劲儿。自己天资愚钝,心理素质不好,一考试便怯场,总没有平时考的好,当年应届考学没考上。着实上了股火,邻居们有人说,女孩子考不上别念了,读那么多书有啥用?我不知道邻居们有这样劝母亲的。母亲一直按我的意思,她告诉我只要我想读,她就供,没钱借钱也供我读书。当年我的学费,母亲借遍了亲戚,(除了小很小的时候,有时会借钱度日,母亲有钱了马上还回去,说借着别人的钱,睡觉不踏实,因为上学,我又让母亲不踏实地生活了好久)。

其四,哥哥初婚的女生比哥哥大一岁,别人介绍认识的,那女生十几岁混社会,见惯了人事,自是把哥哥哄得非她不娶,22岁便结了婚,婚后有了孩子,母亲日夜照看,后来又找人给她调动工作,婚后多年除却怀孕生子,他俩一直二人世界。某天这女生出轨了,出轨的男生是某单位青年才俊,比哥哥大好几岁,那人霸道地欺负老实人到什么程度呢?各自有家庭,婚外情本就过错方,竟闯到哥哥家把电视砸了,猖狂至极。母亲找到那男生单位,单位领导自是与他一个鼻孔出气,他当年正是事业爱情巅峰时刻吧,膨胀的根本没把我们这平头百姓放在眼里。那一年单位给他报了个全国煤炭企业劳动模范,若评上未来的矿长是水到渠成的,母亲见着道德败坏之人如此嚣张,一次次找矿务局领导,告诉他们,若领导不作为,再向上告到底。领导见母亲态度坚决,才取消了他的上报名额,也算给哥哥出口气。不过,最终哥哥离了婚。

母亲在我们家里操碎了心,父亲除了干活任劳任怨外,啥也不出头。一穷二白的家,慢慢的省吃俭用一辈子,过到现在。母亲记性远不如前,能认识家里人算是不错了,每天不说话,看电视估计也是打发时间而已,明白时说自己活着就是遭罪,如今不知道这样说了,只是小孩子一样想买啥买啥,父亲拦着就和他吵,我知道母亲是委屈的,一辈子,嫁个丈夫没给自己遮风挡雨不说,她为这个家枪林弹雨,都是她扛下的,怎么不委屈?

母亲常说:“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做人,母亲特别要强,我这点像了她了,工作也好,家庭也罢,总想着得活出个样来,不能让别人看笑话。对孩子要求也高,总想让他好好学习,将来有尊严地生活,有出息。

曾经我以为对的,在孩子这里,他的对抗、叛逆彻底把我以往的好胜强势击得粉碎。现在想想我所有的伪装里逃不过自卑在作祟,因为自卑所以给自己,给孩子套着枷锁活着。

现在好了,他叛逆得我重新撕开自己的伪装,似乎我仍是那个自卑的小女生,卑微如尘埃。原来一切都不是我能改变的,一切只能顺其自然。


相关文章

  • 原生家庭(遇见青春期140)

    心高气傲的过去,总有一股不认输的劲儿,也许是随了母亲吧,但我的魄力,胆识远不及母亲。 母亲年轻时16岁入党,参加村...

  • [主题心理营] 原生家庭Day1 人生的母版

    文/新的遇见 一、引导:人生母版 1.为什么要讲原生家庭:人生很多内容都与原生家庭有关。这是普遍现象。 2.原生家...

  • 如何给到青春期孩子心理营养

    青春期是全面检验亲子关系的第一个舞台(青春期,婚恋期,择业期),比如:依恋关系、心理营养、沟通模式和原生家庭。 青...

  • [主题心理营] 原生家庭Day11 在自我分化中成长和创造家庭关

    文/新的遇见 今天的课程是引导大家如何跟原生家庭分离,实现内心的成长。无论这个原生家庭是美满还是有缺失的,人的成长...

  • 遇见好的原生家庭

    2018年12月5日第一次去柴先生家见家长。见到柴先生的父母以后,心里所有不安、忐忑、不确定感都不见了...

  • 家长教育方式会对孩子产生终身影响

    一般情况下,孩子小时候会听家长的,在青春期之后,会远离原生家庭,到中年之后逐渐又回归家庭。家长之间的冲突,...

  • 对原生家庭痛斥是欲加之罪吗?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大家都在谈论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对人生的危害、原生家庭是原罪、原生家庭无法摆脱之痛等等。 原生家庭...

  • 和原生家庭说再见

    那什么是原生家庭呢?原生家庭即指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 和原生家庭相对...

  • 《逃》

    青春期时想要逃离爸妈的絮叨; 毕业后外地工作,想要逃离原生家庭; 为了生活,逃离北上广深; 工作不顺,想逃离; 就...

  •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 如何处理与自己原生家庭的关系? ➖➖➖➖➖➖➖➖➖➖➖➖➖➖➖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生家庭(遇见青春期14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fn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