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说过,郑桓公(或郑武公)在抵御犬戎入侵和保护周平王东迁时立下重要的功绩,加之郑桓公是周平王的叔祖父,因此被任命为周国卿士。迁都洛邑后,周平王几乎彻底丧失了对诸侯的控制,只能处处倚仗郑国。
奈何人类的本性总是有着对强者的崇拜。周平王本就是被外祖父申侯强行立为国君,许多诸侯都不认可他的合法地位。加上迁都洛邑后人生地不熟,要什么没什么,周平王还时不时找诸侯讨要贡品。这样一来,大家都不是特别待见周国。反观郑国,从郑桓公到郑庄公三代人用了几十年时间,把一个诞生于荒凉土地上的新国家变成国力强盛,商业发达的一等诸侯国。再加上郑庄公和周平王的血缘关系已经隔了三代,不大可能对宗室保留多么深刻的感情。总之,郑庄公并没有像祖父和父亲一般对周平王百般恭敬。
于是乎,周平王对郑庄公越来越不满,郑庄公也干脆三番五次“翘班”不按时去周国觐见。为了打压郑庄公的气焰,周平王打算任命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一听,这还了得,派人质问周平王。周平王忙矢口否认。为了平息郑庄公的怒气,周平王还提出和郑国交换太子作人质。堂堂周天子和臣子交质,诸侯更加不把周国放在眼里,更加明目张胆地进行扩张。
周平王去世后,周桓王即位。这位新的周天子上任第一件事竟然是接受晋国叛臣曲沃庄伯的贿赂,帮助他攻打晋鄂侯。后来周桓王和曲沃庄伯闹翻了,又反过来攻打曲沃庄伯。总之这位新的天子也实在很难让诸侯信服和尊敬。
周桓王即位后,还做了祖父周平王不敢做的事情,再次重用虢公忌父。作为报复,郑庄公派大夫祭足带领军队抢了周国温地的麦子和成周的稻谷。王三年,郑庄公主动示好觐见天子,可是周桓王态度很冷淡。郑庄公抱怨说:“周国东迁全靠晋国和郑国的功劳。以后我再也不来了。” 周桓王五年,周桓王将虢公忌父封为右卿士,郑庄公降为左卿士。王八年,周桓王向郑国索要刘邑,邬邑,蒍邑和邗邑。郑庄公像当年对待弟弟叔段一样,隐忍了周桓王的作为。
终于,王十三年,周桓王干脆剥夺了郑庄公左卿士的官职。这件事导致了周郑两国的彻底决裂。同年,周桓王统领卫,陈,蔡三国的军队对郑国发动了攻击,史称“繻葛之战”。
古代的军队常常称为三军。这个三军不是现在的海陆空三军,而是右军,中军和左军(或者上军,中军,下军),其中中军为主力。周桓王按照周朝传统的军事礼仪,亲自率领中军(周国军队),让卿士虢公忌父率领右军(蔡,卫军队),周公(这里的周公是周国的官职,不是指的初代周公姬旦)黑肩率领左军(陈国军队),浩浩荡荡开往郑国。
郑庄公也将军队编成中军,左拒和右拒,在繻葛这个地方迎击周军。和周桓王遵照传统模式部署军队不同,郑庄公早已摸清了周国三军的配置,并采取了相应的战法。他知道陈国此时正遭逢内乱,根本无心周郑之间的战争;而蔡国和卫国也是碍于周天子的命令勉强参战;周军把全部主力放在了中军,左右军其实不堪一击。因此,郑庄公没有采用当时常见的三军阵型(左中右依次排开),而是把郑军部署成倒“品”字形,并且把军力均匀部署在三军。另外,郑庄公在长期战争经验中,发现传统战车在前步兵在后的作战方式很不实用,于是创造了战车和步兵混合编队的“鱼丽阵”。
果不其然,战斗开始后,郑军右军首先击溃了周军左军(陈军),郑军左军又打败了周军右军(蔡卫二军),三国军队四散而逃。接着郑国三军合攻周桓王的中军。在这次战斗中,周桓王的肩膀挨了郑军一箭,赶紧下令撤退。郑庄公也知道周国的气数未尽,郑国才刚刚崛起,因此并没有趁胜追击。当天晚上,郑庄公还派大夫祭足慰问周桓王。双方讲和。
繻葛之战后,周桓王彻底明白了周国已经不是当年的“共主”,他之所以还能安稳坐在王位上,一方面是因为几百年来的惯性让大家都习惯了有一位周天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此时诸侯的国力相差不大,谁也没有实力站出来当新的共主。从此以后直至秦统一天下,周国再也没能在华夏土地上发挥任何作为。接下来几百年的时间,完全是一众诸侯轮番登场。
与此同时,郑国的声望也到达了极致,中原诸侯纷纷投靠甚至归顺郑国。从某种意义上说,郑庄公算得上是春秋第一位霸主。可惜的是,郑国位于中原腹地,东南西北都被齐鲁楚秦晋诸国包围着,发展空间实在有限。其国力很快就被位于边陲的几个国家给超越了。再加上郑庄公去世后,郑国因为继承权问题内乱不断,霸权始终只是昙花一现。
讲完了郑国的故事,我想简单做一个总结。周国失去统治权也好,卫宋陈蔡许虢诸国被郑国侵占也好,看似偶然,实则大有必然。西周从武王伐纣到犬戎诛幽王,大约三百年时间,当初分封建国的血缘政策已经无法适应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进步。而卫宋陈蔡许等国家都是文王(周国开国国君)成王(第二代周王)分封的最早的一批诸侯,占据了当时中原腹地最优质的土地,过着比其他诸侯更舒适的生活。三百年过去了,社会变得更有活力,这些传统贵族反而更加奢靡颓废。
相反,郑国创立不久,长期出于和西戎的战争之中,充满了新鲜的血液。秦国和郑国处境相似,也是分封不久的新兴诸侯,一直与西戎杂居,双方是多年的宿敌。晋和齐虽然也属于成王时期的老牌诸侯,不过晋国周围有白狄赤狄骚扰,齐旁边有东夷,齐国更有繁荣的海上贸易,两个国家依旧保持着活力。鲁国也是老牌诸侯,因为周公旦而长期得到诸侯的尊敬,可惜在春秋后也逐渐虽弱了。
庄子说:“名者,实之宾也。”万物的兴衰演替从来只在于实与德,而不在于名与位。有名无实,依仗权威而全无德才,是最危险的情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