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怀念在改变之前
过去一整年我都在寻求变化,唯一不愿意变的就是各个社交账号的昵称与头像,包括在简书的。
对,我是典型的85后,特念旧!
但,就在2018伊始,我觉得自己此生都不可能会剪的短发毅然被拿下,那要不要还在乎虚拟世界的头像和昵称?
认真一想,其实不舍的并不是那张图,那几个汉字,而是某段时期那个我欲想成为的自己。
“伊人”为我个人私密圈子所用,将近十几年没换过,最初注册账号给自己一个“空谷幽兰”的昵称,却总觉得自己与它无法融入,那种莫名的隔阂,每次看到它聊天的时候都有种小屁孩偷穿大人高跟鞋的感觉,装什么装!
这么佛系,是我吗?
可,“伊人”又怎么是了?
事实上,十几年前初入大学校园的,也仅仅知道“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已。
巧的是很少听歌的我,偶然听到邓丽君软绵柔糯而又清丽脱俗的优美歌喉,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越发觉得那个“伊人”就是邓丽君最好的模样。
她就在那里,近不得半分,也不会远离。静静地、专注地用听之必舒缓心绪的声音默默陪伴着你。
再加上,那时候的我,没有少女的模样却满怀少女心思。我希望成为“伊人”,即使不那么婉约,至少在虚拟空间里是可以的!
这个昵称被我用在很多地方,慢慢内化为一个“真我”,如同经常说的谎话,最后连自己都深信不疑。
二、改变才真正是怀念伊始
在简书这个平台,目前为止,已然成为可以安我心的其中一个处所。无论何种情况,都容我自由来去,如何不倍感情切?
很快,似乎已相识多年。在这里初次使用昵称“硕爷他娘”,其实没多想,因为我确实就是!
硕爷是我儿子,我是我儿子他娘!如此具有依附属性的名字,我却见之犹亲,观之忘情,根本感受不出所谓的“粗俗”,直到确实有人这么暗示过我。
只是,能改变一个始终念旧的人的,得是多么打动人心的新鲜玩意儿,抑或某些触发性的瞬间?
过去一年从未想过这样的问题,直到前几天突然有种回归“自我”的喜悦,好像看清了未来的自己,那是个专注于自身喜怒哀乐的中年少女,满心欢喜地做着感兴趣的事,认认真真地学习着新鲜知识,静静等待花开的声音。
不试图划分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或者琴棋书画诗酒花,不在乎生活是否一地鸡毛,耳际是否喧嚣与聒噪。
孩子与情感也不再是那里唯一的存在,有了暂得于己的时空,有了心之所向的人生。
尽管,这一切都只是“好像”,但至少已经“像”了!
所以,我觉得我可以放手“硕爷他娘”,也可以放手“伊人”,把一个真正接地气的“静姐”迎接回来了。
还有那伴我挺长一段时间的头像——上面是一只皱着眉头却特别淡定从容的狗狗,头上飘着一行字——“浓浓的伪深邃”。
看着这只特深沉的狗,瞬间觉得“深邃”变可爱了,亲切了,多么像故作深沉的自己。
一度,走不出表达的困境,即使现在也总觉得我的文字干巴巴,根源在于思维局限和见识单薄,又怎能支撑起一个丰满灵气的灵魂?
接下来,我希望精进自己所爱,写文往纵深里走,避免到处试水,最终找不着边际,更无所获。
荀子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知道了自身的不足,就该取他人之长,借好用工具之风,助力自己迭代成长。
于是,我的新宠,用来规划一年,每个月,每周乃至每一天的计划本便成了见证我之改变的得力助手。
即使再怀旧也不能无视“变化”,送走“硕爷他娘”,迎来升级了的“静姐”。
其实都是我,只是分属于不同阶段,无论如何,都是最好的自己!
一样念旧的我,没有变,但迈出了改变的步伐,也意味着迎来了真正的怀念。
在此,为自己打cal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