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为心灵造一个世界

作者: 郑辉贤国学艺术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00:18 被阅读33次

中国传统绘画有十三科的说法,可分为人物、山水和花鸟三大类。

两宋以来,这样的分类出现了一些与绘画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分类的依据主要是绘画的题材,即出现在画中的物象形式,而中国画在两宋以后渐渐以超越形式为目标,“论画以形式,见与儿童邻”成为画界基本的观点。

正像我们不能将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之类的小诗说成是风景诗一样,我们也很难以“山水画”来称呼倪瓒的寒山枯木之作,很难将八大山人称为花鸟画家。

如果我们把王维的小诗当作“山水诗”,或者“写景诗”,那么可以说这样的诗了无足观。描写是这样的简单,内容是这样的单调,单调到只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它的内容:山间有一些芙蓉花开了,又落了;秋雨中有一只白鹭飞来,与秋水相嬉戏。这样的诗会有什么魅力?这样的诗还算诗吗?

绘画也是如此。如山水画在英文中被翻译为landscape,这个词在西方主要指表现山林、庭院、乡村景色的风景画,用来翻译中国的山水画尤其是像云林的所谓山水画,就太不恰当了。

在那些立志于挣脱形似樊篱的画家看来,画家画一物,并不是为了表现这个物。作为形式构成因素的山水花鸟等,只是借来表达心灵感觉的形式。如你看云林,只停留在疏树、空亭上,你就得不到云林;看八大,分辨他画的是什么鱼、什么鸟、什么花,你就不可能懂得八大。如八大的这幅小鸟,为王方宇所藏花果鸟虫册之一,淡笔勾出小鸟的轮廓,似有若无,它表现的是禅家“鸟迹点高空”的不粘不滞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画中的山水花鸟等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花非花,鸟非鸟,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画一物,就不是一物。

苏东坡曾在皇家画院用朱笔画竹,朋友笑着问他:“世界上哪里有红色的竹子?”东坡道:“世界上难道有墨色的竹子吗?为什么人们都去画墨竹?”东坡这石破天惊的一问,包含丰富的内容:绘画哪里在于形式的相似;画中出现的物象哪里是一个具体的物质对象——它不是被观的“对象”,而是画家心灵的陈述;画家哪里是要建立一个视觉空间形式,他是为心灵造一个世界,一个可以安放心的小宇宙。

中国画,为心灵造一个世界 中国画,为心灵造一个世界 中国画,为心灵造一个世界 中国画,为心灵造一个世界 中国画,为心灵造一个世界 中国画,为心灵造一个世界 中国画,为心灵造一个世界 中国画,为心灵造一个世界 中国画,为心灵造一个世界

相关文章

  • 中国画,为心灵造一个世界

    倪瓒《紫芝山房图》台北故宫藏 中国传统绘画有十三科的说法,可分为人物、山水和花鸟三大类。 两宋以来,这样的分类出现...

  • 中国画,为心灵造一个世界

    中国传统绘画有十三科的说法,可分为人物、山水和花鸟三大类。 两宋以来,这样的分类出现了一些与绘画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

  • 镜明语录

    修心:为心灵铸家,为灵魂造家。 ——席镜明

  • 中国画坛开拓型写意精神|古有八大山人,今有长安怪杰首马海舟

    中国画坛开拓型写意精神宛若金字塔尖,高处不胜寒已成共识。 中国画艺术学术,在现如今浮夸的中国画坛是拉山头,造资历;...

  • 旧梦:“虎子”不虎

    年少时,希望背着行囊远去,为明天造一个美梦。长大后,渴求踏着来路返回,给心灵找一处归宿 ...

  • 阴阳之道

    中国画不讲自然透视,讲‘阴阳之道’。 中国画在画面物象造景结构上只按笔墨关系处理,如以黑挤白,以白挤黑,以浓呈淡,...

  • 深圳来宝国际文化:为何国际上提到东方画家,想到齐白石?

    古代中国画艺术在世界文明中已经享誉千年,而以齐白石等艺术家为代表的现代中国画艺术,无论是东渡扶桑,还是远及欧美,都...

  • 和为贵,万事兴

    相传,上帝用泥土先造了一个男人亚当。看其孤苦,便用其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夏娃。男女协调才有这万千世界。 和为满。多半,...

  • 造一座心灵花园 (外二首)

    造一座心灵花园 造一座心灵花园 用奇花异草铺满每一个空间 无论春秋冬夏 让花香溢满每一个黑夜白天 百花齐放 百花争...

  • 让我们活在精神心灵世界里

    让我们活在精神心灵世界里 雪峰 生命有三个世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心灵世界。 为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名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画,为心灵造一个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sn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