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类比象”——中医认识人体的一把钥匙

作者: 大念处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17:32 被阅读3次

上周提过叶天士,今天就以叶天士最著名的“三片梧桐叶”的故事开头。

有天,叶天士接诊一位难产妇女,前往途中听病家说已请温病大家薛生白诊治过,但仍不见产下。叶天士看了薛的药方,认为此方甚佳,自己开也不过如此,苦思之际,时值秋天,窗外桐叶飘落,叶天士似有所悟,随即将原方中的药引“竹叶三片”改为“桐叶三片”,产妇遵方服药,不出叶天士所料,不久便顺利产下胎儿,母子平安。

借秋天梧桐落叶承载的天地间肃降之气,使胎儿顺产,就是中医的“取类比象”。

“取类比象”是古代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取类比象”在中医的运用,最为人所知的大概就是以形补形。假如吃猪脑补人脑对于现代人还勉强可接受,那么吃核桃补人脑,就因为核桃看起来像人脑,未免太过玄幻。人们视“取类比象”为迷信,不科学。但所谓科学的解释,往往令人更费解,人们只是在被动接受一些科学名词而已。

例如中医认为:羊肝补人肝,以形补形,肝开窍于眼,所以羊肝养眼,替换成科学解释:羊肝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A有益眼睛。

同样一个现象,现代人视古代理论为迷信,宁愿相信更抽象的维生素。以为自己在做明白人,其实越来越不明白。

大概每个现代女性都有为那些自己从来也没弄明白过的虾青素、烟酰胺、视黄醇等有效成分掏腰包的经历吧。我不是在谈这些有效成分是否有效,而是奇怪当导购小姐在说“我们的面霜里含有谷胱甘肽、传明酸和维他命C等美白因子。”这样一句彼此都听不懂的话时,怎么就心动了呢。

“白遍”出来的时候,也有专家劝我编一种白遍特有的叫MLGB美白因子的成分,有利于营销宣传。我想专家是对的,但实在是做不出。

比起这些奇怪的生化名词,“取类比象”至少对于普通人而言要直观的多。万物都有“象”,也就是易学里的理、象、数中的“象”,“象”的概念涵盖了外形、构造、过程等事物最直观的属性。假如宇宙产生有一定的内在规律,也就是科学在寻找的大一统的理论,那么即使从科学角度而言,具有类似“像”的事物之间存在某种关联也并非全无可能,只是有待将来证实

中医的“取类比象”,既是对本草效用的认识方式之一,也包含了治疗思路,但最核心的还是指天人合一的人体格局。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时,一天也有卯午酉子四时,人体的阳气也随之生、长、收、藏,每天,每年,只要活着的人,都能感受身体在一天的变化,在一年的变化。最明显的天人合一现象就是晚上要睡觉,所以晚上睡不着的人,就是病了。

中医看病,首先要了解一个人有哪些天人不相应的现象,也就是跟不上昼夜变化,四季变化的身体现象。这是最高层面的“取类比象”

治疗思路上,古代医家总结了许多类似釜底抽薪法、逆流挽舟法、提壶揭盖法等“取类比象”的手段。以提壶揭盖为例,有次朱丹溪接到个病家,小便不利,也就是尿不出,脉诊后发现患者右寸弦滑,认为是肺部被痰饮堵塞,于是开药让患者呕吐,吐出大量痰涎之后,尿也就通了。朱丹溪解释说,这就像水壶盖子盖紧了,就不容易倒出水,把盖子拿起,水流就畅通了。

本草药性认知上的“取类比象”除了以形补形,还涵盖结构和特性。比如:诸藤皆缠绕蔓延,纵横交错,无所不至,以之比象人体的络脉,故有通络散结之效;牛膝其节如膝故可治膝关节病;续断多筋而能续绝伤,杜仲多筋坚韧则可坚筋骨,伸筋草其形似筋而能舒筋通络等;穿山甲最能穿土打洞,故有破癥瘕、通经络之功;蝉,其声清响,昼鸣夜息,故以蝉蜕治失音、小儿夜啼诸症;虫类善能走窜,具搜剔之性,多具活血、祛风湿等功用,如土元、蜈蚣等,举不胜举。

清朝名医徐灵胎曾著有以“取类比象”法认识本草的专著《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相当有意思,看官不妨找来一读。

根据“取类比象”得出的中医理论,也许并不是真理,但好用,事实上,我们用了几千年。科学的理论,变化就快了。

相关文章

  • “取类比象”——中医认识人体的一把钥匙

    上周提过叶天士,今天就以叶天士最著名的“三片梧桐叶”的故事开头。 有天,叶天士接诊一位难产妇女,前往途中听病家说已...

  • 中医的气化与生命活动

    中医认识世界通过取类比象,返观内视。 万物生长收藏背后无形的推手就是阳气。 无形决定有形! 人体小锅炉和我们厨房做...

  • 取类比象

    取类比象,是古代人们一种认识事物的方式。在中医学、尤其是在中药学中,运用尤为广泛。比如:由于花朵多生于植物的顶端,...

  • 中医课|余浩老师讲授学医心得(3)

    第三、要相信中医的思维方式 提到中医的思维方式,谈到取象类比,天人相应,很多人常常是嗤之以鼻,认为这是荒谬的逻辑,...

  • 关于《易经数理秘笈》的一点笔记

    历来对《易经》的研究,可分为象、数、理。 象,就是取象类比,比如乾卦象征天、马、阳气等,取象本应是“应用万端,存乎...

  • 金匮真言论(十四)黄色通脾

    中医是取类比象。黄色是通脾的,共振。中央黄色。中央,中间的高处。俞在脊。小孩儿捏脊,促进脾的消化。五谷为养...

  • 【拱卒中医】五运六气取类比象

    其实以前读书的时候,就有一门课叫《中医基础理论》,后来断断续续考各种相关的资格证的时候也有中医基础理论。无论是什么...

  • 一键恢复,15种常见病的小妙招

    导读:古人有云:“单方一味,气死名医”,虽然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但是人体就是这么神奇,一把钥匙就能开一把锁,张宝...

  • 《善用时间》读书笔记第八章以道御术:行动三角形之整理

    一、与教练交流1、整理即分类。易经中有4个字叫取类比象,取类就是取类别来比喻这‘象’。逻辑三种类型:归纳、演绎、类...

  • 中医对人体的认识

    中医对人体的认识 人的身体以内脏最为重要,确切的说是內臓,臓通藏,是人体储藏东西的地方,藏的也是人体最好的东西,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取类比象”——中医认识人体的一把钥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ym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