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门尼德
1.讨论万物的起源,不应该只是关注质料,像水、气、火这些,或是关注它的形式,像数学这些,而应该关注那唯一的“存在本身”。
2.能被思想的就是存在本身,它是永恒的、唯一的,所以由此启发了唯心论与唯物论。
3.他所否定的“虚无、变化、时间”真的不存在吗?这不是会引起更多的争议吗?那存在吗?这不是会引起更多的争议吗?那这就要看下一期他的学生怎么样替他辩护了。
讨论万物的起源,不应该只是关注质料,像水、气、火这些,或是关注它的形式,像数学这些,而应该关注那唯一的“存在本身”。能被思想的就是存在本身,是永恒的、唯一的,所以由此启发了唯心论和唯物论。
2芝诺
1.芝诺是个辩论高手,他创始了“归谬法”,增强了“辩证法”的威力;但他忽略一点,他爱他的老师,但他好像并没有更爱真理。
2.他深入比较了“动与静的关系,无穷与有限的对照,连续与孤立的状态”,而再做进一步的辩证思考;
3.他所提出的许多论证生动有趣,有助于我们训练思考力。当然对于结论我们不一定要接受。
亚里士多德对芝诺提出批评,他说:“时间,就算是最小的一个片刻,也有它的连续性。”也就是说在任何一刹那,物体仍然可以移动,因为时间是连续的,所以芝诺所说的“飞箭不动“是不能成立的。而在空间方面,所谓的“无限可分性”,它只是讲它的潜能。的确,任何东西你再怎么分,分到最后它一定还是有东西,不可能说有东西分,分到最后没有东西了。但是他是就潜能来说的,分到最后的话已经超出我们感觉的范围,超出我们认识的能力。
3 阿纳克萨格拉斯
1.雅典在公元前5世纪一路发展下来一百多年,创造了文化上辉煌的成果,尤其在哲学上,更是让人佩服。它为什么能做到这些呢?因为它有两位伟大的政治人物,能够让雅典他们个人的心灵完全自由,相互之间是平等的,然后与城邦的命运密切相关。
2.阿纳克萨格拉斯是把哲学从第一站爱奥尼亚、带到第二站南意大利、再带到第三站到雅典,阿纳克萨格拉斯就是这位功臣。他是这方面很有功劳。而他的学说一方面强调一个同质体的存在,作为万物的根源;另一方面强调有一个宇宙性的“知性”,可以安排这一切使它有秩序。
3.哲学家探讨万物的性质的时候,已经由来源转向动力,再进一步就要转向目的了。
我们一再强调“宇宙“这个词叫做cosmos,它的意思就是order,就是秩序。那请问,如果只看到物质、质料跟形式的话,那它怎么会有秩序呢?这个秩序是谁在安排的?它怎么来的呢?所以阿纳克萨格拉斯就很有创意,他说宇宙里面应该有一个“知性”。知性就是像人的理智一样的,能够思考的一个力量,我们可以简单称作“超级知性”,它用的希腊文叫做Nous。他说宇宙应该是有一个知性在安排这一切,使它显得很有秩序。
4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重要的是他保持了一致性。你如果主张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你就不能说人类例外。人的身体跟万物没有差别,这还比较容易了解,所以你也不能进一步说灵魂例外。你如果说灵魂例外的话,那请问为什么灵魂跟身体会结合呢?灵魂例外的话,难道还有轮回吗?或者有另外一个世界,属于灵魂的世界吗?这样我们就觉得有趣了,就是他能用原子的粗糙跟原子的精密来说明万物的存在。这不失为一派完整系统的哲学。
1.要珍惜现实的人生,不论任何哲学立场,都是在追求合理而幸福的人生。
2.与其烦恼灵魂问题,不如先平静度日。为什么?因为灵魂也是原子组成,人死了之后这个原子自然就消解了,所以你就不用担心死后灵魂到哪里去,因为没有这个问题存在了。
3.但是,人生真的没有“性质“上的差别吗?只有说你活得久一点是“量”上活得很久很久,但是请问有没有该不该做什么样的人呢?你听到德谟克利特前面说过客观的描述、主观的修炼,就发现他当然也有一种在性质上的差别,只不过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在他的唯物论系统里面要得到证实的话好像有点困难。但是古代的哲学家,一般来说他们对于人类的世界、现在的情况跟将来可能的发展,有时没有做明确的区分。所以至少我们可以看到,所谓低调的人生态度,我们一开头所说的“平安、平静、平衡”这三点,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从里面学到一些东西。
“幸福”这个词的希腊文叫做eudaimonia,eu代表优质的、好的东西;daimon在希腊文里面,代表精灵。所以,所谓的幸福人生就是你一出生就有一个好的精灵陪伴着你。这在翻译时很难翻,精灵听起来有点抽象,就可以把daimon(精灵)想成一个人的命运,即每一个人出生的时候都带着他这一生命运,他这一生怎么发展,就看他有一个好的命运,那就叫做幸福。
5普罗塔哥拉
1.人有理性,可以判断,在许多方面确实成为万物的尺度。
2.我们所见的价值是相对的,这并不必然就倒向怀疑论,他也可以转向一个问题,让我们去思考价值的绝对基础何在,或者价值到底有没有绝对基础。
3.普罗塔哥拉对神明的说法确实是干古名言,我们今天想起来还是觉得有效,就是有关神明的问题太过于晦涩,而人生太过于短暂。
如果每一个“个人”都是万物的尺度的话,这就很容易造成相对主义。“相对主义”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他的说法,没有人能说自己一定是对的,也没有人可以说别人一定是不对的。这种“相对主义”就很容易演变成为“怀疑主义”。
因此人有理性,可以判断,在许多方面确实成为万物的尺度。但要认识到我们所见的价值是相对的。
6高尔吉亚
1.辩士学派的问题就是相对主义。所谓相对主义,我们前面说得很清楚:依照普罗塔哥拉,每个人说的都对;依照高尔吉亚,每个人说的都错。这种对错是相对的,从这边就很容易发展成为怀疑主义,也就是根本没办法判断谁说的是正确的。
2.我们知道,在讲到人与人的沟通方面,因为必须使用言语,所以始终会有各种困难。这一点高尔吉亚说的是对的,就算你认识一些东西,也很难告诉别人。我们甚至可以再加一句:“就算你告诉了别人,别人也不见得听得懂。”我教书很长的时间,这一点我很有心得,我们老师上课在认真地、拼命地教书,学生考试结果干差万别,有人了解了,有人完全没有了解。这说明沟通的困难。
3.辩士学派提醒我们要思考多元价值观,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未必就因此要互相怀疑对方的价值,一个社会还是需要建立某些共同的价值标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