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02167/0327d68007d5ba56.jpg)
文|猫壹
曾经网络有句很流行的话语,就是"有一种冷,叫做你妈妈觉得你冷!"一到冬天的时候我们就深有体会,妈妈总是催促着我们要多加保暖,多添衣,虽然这是关心我们,但有时候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真的不觉得冷,只是我们容易把自身的感受转换为别人的感受,这就出现了很多"我那么关心你,你却不领情"的情况了。
01
上周刚结束一个阅读夏令营的支教活动,结营的时候有个公益负责人上台讲话了,她抛出了一个她曾经想了很久的问题,她说:
"我以前刚开始做公益的时候,我觉得那些孩子们没的上学,没能像城里的孩子那样受到良好的教育,真的很痛心,我想要去帮助他们,而且我很喜欢和他们相处,但当我想去帮助他们的时候,有人问我,"你是真的想去帮助他们,还是你自己觉得太难受,你去想解决你这个难受的感觉呢?"我因为这句话难过了很久,我也困扰了很久。所以当我们做公益的时候,其实用的不是同情心,而是同理心,同理心和同情心不一样,同情心只是你觉得他难受,觉得他怎么样,但是同理心是你真正的站在他的角度去看问题,他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些帮助呢,他真正想要的又是什么呢?"
问题抛出来后,我也想了很久。我们经常会把同情心和同理心搞混了,做公益的初心是我们觉得想要去帮助,觉得他们生活不好,但他们却不一定如我们所想,就像这次去支教一样,带领的课程组长一直强调告诉我们"你们不要想着去改变他们来满足你们所谓的欲望,你要想想他们需要什么,其实孩子们想法真的很简单,他们要的不多!"
这句话是我在整个支教过程中一直谨记着的,有时候我上课上的很混乱,孩子们很调皮,我本能的反应就是想生气,想让他们安静下来,但是每当想起这句话"不要去改变孩子们......",我便又放下了自己的怒气。因为很多时候,往往是我们想要控制这一切,而并非是他们需要这一切。
我希望做公益不是一种感动自己的行为,而是真正为之去助他。
02
上周九寨沟地震的时候,大家的文章又开始铺天盖地写着地震中的各种事情,有感人的、有痛心的、有愤青的......记得很清楚的一篇文章,是在审稿的时候发现的,那个作者写了很多,一整篇都在痛斥在地震中帮忙的人,文字写的过激而且有些以偏概全,所以最后我拒稿了。
但有些内容写的也不全无道理,地震的时候我们许多人都很紧张,有的人想去帮忙,献上一己之力,冲动一些的人甚至"说走就走",开着车子,带上几箱水和干粮就去了,但是这样不仅对交通造成堵塞,而且还可能成为抗争救灾中的"难民",又增添了些许麻烦。
有时候我们看着电视,看到新闻里许多的地震中的人们如何如何,我们或许感到十分痛心,想要去帮助他们,但是你盲目的帮助又能给别人的痛苦减少几分呢?真正的救援都是需要合理科学的安排,不是靠着几分冲劲和几分同情就可以解决的。
话题又绕回来,如果别人遇难时,你需要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到底是你觉得他们需要帮助,还是你觉得自己难受忍不住去帮助呢?
03
情侣间有时候会出现很奇葩的现象,就是觉得男/女朋友对自己太好,所以就分手了,对方也总是一脸懵逼,难道对他/她好有什么错吗?
当然没有错,要说错的话,那就是错在不理解。你的好对对方而言可能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或者说,是你认为的好罢了。
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总是"我觉得"或者"我认为"怎么样,又或者"真不知道他想什么",以至于"你和我"都不能成为"我们",尽管在一起,却像对牛弹琴。
还有一种经常出现的现象,就是男生追女生。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个男生很喜欢一个女生,追了很久很久,女生终于答应了,但是最后男生跟女生提出了分手。这时候你们想说,这就是传说中的渣男对吧!而且这种"渣男"的现象很普遍啊,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在追求人或者物的时候,初衷或许是出于喜欢或者其他原因,但是追着追着,往往会因为很多原因改变了内心的想法,而追女生也是如此,追着追着就好像变成一场快胜利的游戏那样,必须打完这场才走。所以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就在于,我们在追的过程中,都没有去自我察觉,到底内心是源于什么去追求,是自己想要得到?还是真正的喜欢?还是为了其他?等到最后一切都搞混,就只记得了追这个事了。
放在后面的话:我们都知道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但往往强加的是自己的道理和思维,其实绕回来还是为自己而想,所以真正的同理心,是放下自己所想的,站在别人的那边去看看他们所看到的,感受他们所感受的,而不是说说想想而已。所以问题又绕回来了,有时候你到底是想帮别人,还是想满足自己的欲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