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惩
上周的计划是结束语文书,我这掐指一算,周五刚好我有一节课,可以把留得小尾巴讲完。可众所周知周五可是快乐与疯狂并存半天,上午第四节课还真极难把控。因为熬过这“黎明前的黑暗”,就可以回家了,每每此时,孩子们归心似箭,周五的饭那么丰盛,都吃得迅速敷衍。看着教室后边的书包行李整整齐齐,似乎在时刻准备着出发,这思家的气氛真是渲染得太过浓烈,像极了此时少年同学躁动不安的心,此刻要求孩子们静心学习似乎与此时境况很是违和。其实我并非要逆天而行,只是想着一点点知识十五分钟肯定轻松结束,然后留留作业,让孩子们在检查一下是否东西都带齐了,放松一下快乐回家。
结果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课堂还是失控了。真不如让孩子们看阅读书,静静心,后几分钟检查东西,准备回家。花样年华,正值少年的孩子们,还真是冲动易怒,丝毫不会控制情绪。这课刚上了五分钟,忽听学生1大吼。我稳稳心绪耐心询问原来:竟是学生2用小手指鄙视学生1。学生2觉得受到了侮辱要反击。听完原委我镇定无比说:“1做出不雅的动作,是他不对,他不仅有损自己形象,还破坏了同学之间的情感。”学生二此时一言不发,情绪还算稳定。我接着说:“可是咱课堂上有冲突,是不是得先举手,举手是基本的礼仪,文明礼貌是每一个必须做到的。”我和蔼的看了一样学生二接着说:“本来是他错了,可是你大吼也是损害了自己形象,极为不礼貌,更是扰乱了课堂秩序,影响了所有同学,是不是也错了?老师还在你们大呼小叫,太不把老师放眼里了,是不是也不尊重老师?老师天天教,日日说学校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也是学习日常礼仪,与人相处的。孩子们你们是不是也很喜欢有礼貌的人。”一向倔强的学生2微微点了点头。鄙视人无礼貌的学生2的,直接向学生1道了歉。事后想:这都觉悟都挺高,我还是挺欣慰的。
之前我有立过语文班规:犯错抄书,抄书不是目的,目的是督促大家进步。抄书有三不能抄:《古诗词三首》不能抄,《文言文二则》不能抄,《三月桃花水》不能抄,既然抄就拿出诚意来。学生1、2自愿抄书。想着可以杀一儆百了,震慑一下,把课讲完。暴躁的学生3顶风而上声嘶力竭来了一句:“闭嘴。”我暗想这下糟了,因为这么一闹,我刚才的努力前功尽弃。因为我边调解边观察每一个孩子,我看到本来就有人欲笑不笑,强忍着,我默默看着他们的表情都替他们累,这下好,哄笑之声不绝于耳完全乱套。我压下情绪再次出马;把刚才的又说了一遍,又多一个抄书的,我心中暗自感叹:孩子们还真是有情有义啊!受罚也得陪着吗?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教室里又响起吼声:“我没说话他说我说话。”难道这扰乱课堂会传染的吗?我细细问过之后,吼叫的学生4就是在说话,她自己最后也承认了,孩子这说完话都会选择性失忆,趋利避害的真是英明,没办法又多一个抄书的。经过这么一出出的闹腾,时间也是所剩无几,那就留作业吧,作业还没说几句呢,同学5习惯性抱怨:“写的作业真多。”我也真是无语,孩子明明不多好吧,你等我说完呀!我可真是不想罚了,抄那么长的课文三遍我看着都是手疼。那就都抄吧,只好成全你们了。此时我提高了音调:“孩子们课堂是大家的,请大家说话前记得举手,这是课堂礼仪,我们要学会尊重,不尊重其实并不是你对别人不敬,重要的是你损坏了自己的形象,显得自己素质低,讲过之后相信大家都明白了,下次不可再犯…….”一撮一撮的火被我压灭之后我又恢复心平气和说:“老师刚才发火大家都看到了,是不是形象很坏啊?是不是特别难看,跟疯子没有区别。”孩子很安静是默认吧。我接着说:“你们大闹课堂和此时的老师有什么不同,看到了吧,和发火的老师一样讨厌难看。”我最后做出决定:扰乱课堂秩序的人除了抄课文,还必须写道歉信。其他同学写:课堂之上我该如何做?不得低于5条。孩子们都信誓旦旦:愿意写。我赶紧补刀:既然答应就要言而有信,下课写不完的写成两篇。此时的教室鸦雀无声,孩子们都奋笔疾书,放学前道歉信齐了,课堂之上我该如何做少了两份,不知是组长没查好,还是课代表没算对,因为所有人都说自己交了,还义正言辞没交都认罚。
对事不对人,服理不服人,无关年龄大小,如此处理才会令人信服,作为语文老师,惩戒学生必须用文惩才有意义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