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对表中华文明的世界真情
魏蜀吴三国开拓边疆与帕提亚帝国的灭亡

魏蜀吴三国开拓边疆与帕提亚帝国的灭亡

作者: 世界历史六千年 | 来源:发表于2018-11-15 11:31 被阅读25次

    时间:公元200—250年

    生无可恋的东汉帝国

    道教“黄巾起义”虽仅历时11个月,但却导致整个国家陷入军阀割据的状态,事实上宣告了东汉帝国的灭亡。公元189年,凉州军阀董卓趁乱攻入洛阳,废汉少帝、立汉献帝,自封为丞相掌控朝政,但因残暴遭到十八路诸侯的联合讨伐。出身官宦世家的曹操亦参与其中,公元192年后,收编黄巾起义军余部、领兖州牧、连败陶谦、吕布在山东南部站稳脚跟。有着皇家血统但却是布衣出身的刘备,先是作为公孙瓒的部将参与讨伐董卓,后或颠沛流离,或寄人篱下,直至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才得以暂居荆州;公元211年入蜀、公元214年击败刘璋夺取四川,领益州牧。孙权虽没有直接参与攻打董卓,但父亲是“十八路诸侯”之一的长沙太守孙坚,其兄更是人称“小霸王”的孙策。公元200年,孙权在其兄孙策被仇人暗杀后继位吴候。

    公元196年,曹操把困境中的汉献帝接到了许昌。其后逐步统一中国北方,后夺取湖北并试图沿江而下、一统天下,“赤壁之战”受挫后又相继夺取西北和汉中,至公元208年已是“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了。在这过程中,东汉末代汉献帝完全只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工具。曹操原本为发现人才而创立了“九品中正制”,结果却然导致了门阀大族的形成。公元213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参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在国家分裂,皇帝沦为傀儡的情况下,此时的东汉帝国已着实生无可恋了。

    关于曹丕篡汉的必然

    由于有着太多的顾虑,自比周公的曹操最终没有迈出那关键的一步,而是把机会让给了他的儿子曹丕。公元220年,曹丕在曹操去世当年便威逼汉献帝禅位,彻底终结东汉,建立曹魏政权。鉴于曹丕率先扯下了东汉这张遮羞布,刘备也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建蜀汉,孙权亦在229年在今南京称帝建吴。“三国”的说法至此名至实归。

    如果抛开后人口中所谓的各种阴谋,曹丕作为曹操的次子,在其兄曹昂死后顺位继承曹操的衣钵,在宗法制度下的中国本无可厚非。后人之所以予以猛烈抨击,冠之以“曹丕篡汉”的恶名,并因之衍生出诸多劣迹,完全只是因为他做了“灭主”这件在中国人眼中最大逆不道的事情,而全然枉顾东汉早已事实上灭亡了的客观事实。同理,人们对“扶不起的阿斗”也要扶的诸葛亮却不吝溢美之词。另外,考虑到与吴蜀两国的频繁征战,即便是兄弟相争,曹丕做大事的谋略也远非那位文采飞扬的曹植可比。所以说,“曹丕篡汉”有着历史的必然。

    魏蜀吴三国拓边功绩

    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中,三国之间一方面交战频繁,一方面也都积极开疆扩土、在周边少数民族中发展势力,也因此促成了大中华帝国的扩张。正是由于各自得到了稳定且广阔的后方,魏蜀吴三方才能够有实力逐鹿中原,并最终达成三国鼎立的短暂平衡;但也因此在彼此消耗中埋下了南北分裂的种子。

    曹魏政权虽然在领土版图没有多少作为,但还是有效遏制了乌桓和鲜卑族群在匈奴西遁后在漠北草原的崛起。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大胜,回朝时途经碣石、赋诗《观沧海》。至公元218年,在曹魏的连续打击下,最早反叛的乌桓或向南迁徙并逐渐为汉人所同化,或融入鲜卑族群,最终从中国历史上彻底消失。在占有乌桓人的旧地后,鲜卑各部一度集结在轲比能的麾下,对曹魏政权造成了很大威胁,甚至一度与诸葛亮的北伐遥相呼应。公元235年,轲比能被曹魏谋杀,鲜卑各部遂分崩离析、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曹魏的边陲因此得以平静。

    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南中”“七擒七纵孟获”,将中原王朝的统治延伸到地势复杂的川西,及遥远云南和缅甸,并创立了“分兵以配大姓”、“配大姓为部曲”的世袭土司制度。其疆域鼎盛时期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

    公元230年,称帝仅1年的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达台湾(时称夷洲),使中原王朝的影响首次跨海远及台湾。其疆域鼎盛时期东临东海,北至今江苏中部,南抵今越南中部,西达广西东部。

    当东亚的东汉成为人们脑海中久远的记忆,曾经与之四大帝国并称的帕提亚(亦称安息帝国)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只不过它的终结更具有丛林法则,老王被杀、新王登场,萨珊王朝再度开启波斯人的辉煌。

    来自东北方的统治者

    帕提亚人原为从欧亚腹地迁徙到伊朗高原东北部的一个游牧族群,先后臣服于波斯第一帝国和塞琉古王朝。公元前247年,帕提亚人宣布在伊朗中部建立国家,公元前142年大败塞琉古的军队。公元前127年,帕提亚人击杀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七世,将疆域扩展到两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后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及帕提亚帝国对不同种族的包容使“丝绸之路”得到飞速发展。由于丝绸之路的西段在其境内,帕提亚得以通过贸易和税收积累巨额财富、兴盛数百年,也因此逐渐有了与罗马、贵霜和大汉并称当时世界四大强国的荣耀。

    但帕提亚与其说是个帝国,不如说是一个由众多独立小国、自治城邦、贵族领地以及行省组成的邦国联盟,称臣、纳税和在战时提供军队是这些地方政权的主要义务。这些依托地区经济中心建立起来的地方政权,被允许拥有自己的军队,且通常只效忠领主而不是帕提亚国王。这使帕提亚国王本质上只是个联盟的首领,也因此只能号称“万王之王”了。帕提亚帝国这一特性的另一突出表现就是没有一个正式的首都,政权也因此极不稳定。值得一提的是,以两翼包抄为主要特征的“帕提亚战术”一度令欧洲人闻风丧胆,曾屡次击败罗马大军,取得过击杀克拉苏、大败安东尼等辉煌战绩。

    尼西比斯之战胜利的代价

    公元208年,帕提亚国王沃洛吉西斯五世去世,在经过长期的内战后,阿尔达班四世击败兄长、夺取王位,但随即被罗马人的贪婪所激怒。公元 216年,为了缓解国内日益加剧的财政危机,罗马帝国再次对帕提亚帝国不宣而战、大肆劫掠,甚至连帕提亚帝国先王们的陵墓也没有放过。这对于阿尔达班四世来说是绝对无法容忍的。公元217年,他率军攻入罗马人的美索不达米亚行省,与罗马大军进行了一场长达三天之久的“尼西比斯战役”,这对于习惯于打了就跑的帕提亚人来说是非常罕见的。最终,两翼包抄的帕提亚战术再次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罗马军队被击溃并同意支付天价赔偿。帕提亚人虽然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却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平原被满地的死者覆盖,遍地都是阵亡的战士、战马与骆驼堆成的山丘”,国力和国王阿尔达班四世的威信都遭到了极大削弱,并使得波斯人开始谋划“埋在心底五百多年”的复仇。

    来自古老波斯王族的反叛

    波斯人是一个生活在伊朗高原西南部的古老族群。公元前559年,居鲁士率领波斯人反抗米底王国的统治,并在公元前550年建立波斯第一帝国,后在公元前330年被亚历山大大帝灭亡。其后,波斯人虽然先后处于塞琉古王国和帕提亚帝国的统治之下,但均保持相对的独立。波斯贵族出身的阿尔达希尔,祖父“萨珊”是神庙的祭司,父亲是伊斯塔赫尔城的统治者。约208年起,阿尔达希尔本人开始担任帕提亚帝国法尔斯地区的总督。公元220年,阿尔达希尔趁帕提亚帝国衰弱之极宣布法尔斯地区独立,并逐步向周边地区扩张,兼并其他族群。公元224年,阿尔达希尔公开向国王阿尔达班四世发出战书,“我会在四月的最后三天,到一处称为奥尔米兹达甘的平原等你前来!”面对昔日仆从的挑战,还在舔舐“尼西比斯战役”伤口的阿尔达班四世只能选择应战,但最终在交战中被阿尔达希尔杀死。公元226年,在打败阿尔达班四世的兄长、夺取巴比伦西亚之后,阿尔达希尔建立立国400多年的萨珊王朝(史称波斯第二帝国),称阿尔达希尔一世,定都泰西封。

    2018年5月“中国好书”《世界历史六千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蜀吴三国开拓边疆与帕提亚帝国的灭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oe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