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豆瓣里看到《迷茫是因为你的能力还配不上你的理想》这篇文章的时候,今天碰巧在简书也看到了一篇差不多的文章。刚好这个问题也一直折磨着我,伴我左右。我来简书,断断续续写了一些东西,不是专门要人看的东西,全是些自我内心的各种挣扎。不管别人有没有这种与我类似的心理,至少我是深受其苦。看过我写的那些破碎文字的朋友,估计也知道,即使到现在这种深深地迷茫依然折磨着我。
那些文章里说,你迷茫,是因为你的能力还配不上你的理想。这句话在某种情况下也许是对的,但我想说:情况果真如此吗?
一个人迷茫,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知道要往什么地方努力,不知道怎么继续走,不知道自己未来要怎么度过……就是因为害怕虚度人生、害怕浪费青春,有一颗向上的心但又找不到方向的人才会迷茫,你见过有几个安于现状的人是迷茫的?迷茫的人,都是有理想的人。是啊,有人问了,既然你有理想,那你就往那个理想前进去奋斗啊。
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对理想可能就是说我将来想过事业有成、衣食无忧、不负此生的生活。那么,对于自己想要什么事业,怎么个不负此生法,我相信,这才是大多数人迷茫的原因。有理想的蓝图,但不知道怎么走。好像有千条万条路,可是,因为现实的种种原因,结果第二天起床,还是老路一条。我当然不是为那种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类人说话,我的重点是:有很多人,很有潜力,很努力,可是,他没有机会,没有平台,没有一点点指引。就像盲人摸象,像瞎子走路一样,总是兜兜转转,原地踏步。
今天周六,我还是在上班,我也还是利用午休的时间来打下这些字。因为我也正在迷茫,来新公司不过一个星期,依然是一个游戏公司,是我不愿意再踏入的游戏公司,可是我现在依旧坐在游戏公司里上班。为什么?国庆前,找工作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就像去年刚毕业一样,进一个新的行业,一切从头再来吧。我投了简历,各个行业,不管对方要求是什么,我尽量投,结果,没有一家游戏以外的公司来给我电话。而游戏公司的电话却此起彼伏!因为我的简历告诉了那些人,我是游戏行业,我在大公司呆了近一年,我有近一年的工作经验,在游戏行业我这种职位算是有一点点资深了。现在问题来了,没有其他公司给你电话,而游戏行业却愿意付你恰当的薪水,而你当时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弟弟生病,自己在广州还在付房租,要还银行学费贷款,还要存钱补给家里……你会怎么选择?
于是,今天我照旧在一家新的游戏公司坐着加班,写着自己也不知所云的新闻,玩着复杂、无聊、不明所以的游戏。那些文章说,能力配不上理想才迷茫!一个人的能力是怎么获得的?是通过一次次反复的训练和实际的职场来练就的,不是你在家里看了本书你就有能力了。
一个前台,她当10年的前台,她与10前的自己相比,能力并没有任何提高,职业能力开始固化,她的工作真的就是十年如一日地重复下去!她对前台那些工作只是变得无比熟练,她可以轻松搞定前台工作,更可以当个小组长或才小主管来教新来的前台如何工作而已。可是,如果是一个向上的前台,她有上进心,而公司愿意给平台给机会,她的能力才能在锻炼中提高。如果连这种机会都没有,她怎么锻炼?
好,现在拿我自己来说。我承认,我去年刚从学校出来,啥也不懂。但我知道自己学习能力很强,无论是哪个公司,只要愿意任用我,我都可以达到他们的要求。但是,面对一片空白的应届毕业生,有谁相信呢?即使我考了四六级,拿了计算机证,也拿了学校里乱七八糟一大堆奖,但我自己非常清楚那些奖怎么来的,英语是怎么过级的。所以,我的问题来了,一片空白的我,好像去哪里都可以,但路只有一条,你可要怎么走?于是,我每一次求职,都是抛硬币,瞎碰的。哪个公司愿意要我,我就去哪里,不问什么行业不行业。
阴差阳错入了游戏行业,还呆了近一年,有了一年经验了,结果怎么也跳不出去了。我会媒介,会文案,会PS会PPT,还弄过小段时间平台运营和项目管理……好像了解得特别多。可我并没有在哪里获得长远的发展,现在在做的文案工作,我心里很明白,已经走到头了,我呆十年,十年后的工作还是和现在一样。日复一日地重复,五年后?十年后?
我相信不仅是我,即使是那些总监、经理,在职场中,工作得心应手之后,剩下的就是熟练和重复了。谁不迷茫?有谁不迷茫?别说我等小员工,那些创业者,领导者,都迷茫。他们的收入可以满足他们的物质欲望,但却无法填补对于后面已知人生的空虚。
每一天,我都想离职。但想完离职之后,又继续想,我得努力坚持。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只有自己,我甚至连商量的人都没有,身边没有一个能沟通工作困扰的朋友,因为有时候别人比我还困扰我还要扮演正能量去安慰他们。这才是我来简书的原因,我没处去说,我再痛苦再孤独再迷茫,我都找不到人商量。
我也把自己活得很累,努力健身啊,练书法啊,学日语啊,拼命看书啊……乱七八糟一大堆,却没有哪一项取得瞩目的成就。可我还是告诉自己努力学习,说不定哪些就用上了,可以时来运转呢?我不知道能怎么办,再痛苦可我还要生存,我也有梦想。但梦想再大,如果你连现实中基本的生存都无法满足,又怎么谈梦想?
余生,是已知的未来;未来,是未知的余生。
或许,迷茫唯一的好处是,我们的未来还未可知。
2014.10.25
网友评论
我是大二學生 每天考慮的也是這樣 努力受挫 效率低下 高考之前不是這樣子 現在的自己沒有激情 沒有動力 該怎麼辦啊 哎 求高人指點
再者,觉得自己会得多,可能只是会得杂,可能就是对东西都只懂皮毛,这是现在多数人都有的问题。太多事情,学会非常容易,精通极为困难。
还有就是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太远,这不是说人就实现不了理想,而是到理想状态的路是很艰难的,不是一朝一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躺在床上想想就能出来的。因为大多数人进入社会前活得太容易,就错误的以为活着容易是常态。而其实竞争与压力,你现在深刻感觉到的迷茫与痛苦才是社会的常态。
时常感觉自己像一个巨大的火球,浑身充满了激情与能量,却兀自徒劳燃烧着,我宁愿自己只是淡淡的一束光,却直对放大镜的焦点,使镜下的一切可燃物熊熊燃烧。如作者所言,我也渴望积极的生活方式,近乎发狂,学英语 看原版书 看科学美国人纽约客 背单词 上MOOC 运动 看历史哲学心理……诸多方面课外书,可唯独对自己的专业临床医学指向的日后的职业——医生 排斥地无以复加。
出国,读公卫。既满足了自己长久以来的出国梦,又不反感排斥,还有着相关的专业背景,加上国外名校对公卫宽松的录取,使得这条路似乎俊俏而光明。
然而,真恨。恨二十多岁的自己还要父母几万几十万地为自己做高投入低回报的投资,而同龄人已经开始工作向家中寄钱。五年的医学院的学费书费以及自己各种培训大手大脚的花费已经让我羞赧不堪,不知读研期间的所得是否对得起这笔巨大的投资。
比恨更棘手的是怕。怕自己走上一条并不适合并不喜欢的路,滚雪球般愈滚愈大,越走越远。临床的背景,公卫的学历,简历上跟随自己一辈子的教育背景。未来……研究?数据分析?CDC?
鲜少告诉别人其实我似乎喜欢文科的东西,喜欢让自己的思想与心路静静在纸上流淌。太无能,也太无力。
太大的跨度,太欠缺的功底,太高的沉没成本。
传统的父母不能承受的成本,在专业上暂时还算名列前茅的,优柔寡断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的我不能承受的成本。
如果将如今的窘境向前追溯,高考后的迷茫,专业选择的随意似乎是罪魁祸首,然而,也许种子的萌芽,还在更早的时候—— 我一直没有尝试认识自己,从小就听话而乖乖地。在本该独立思考的时候,被滚滚潮流裹挟着向前,让自己的头脑变成一块储水池,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认识自我,再怎么早也不过分。几乎所有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找到了自己的perfect niche。尽管听够了这些令人忧伤绝望的话,但我宁愿相信徐小平所言,出发,什么时候都不晚。
不仅仅是无奈地阿Q一下,也许,在正态分布曲线上,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人,与年纪轻轻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都是极左极右之人。我们,都是中间庞大区域的大多数——挣扎迷茫后,总能找到出路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