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言三国:姜维之九伐中原下

作者: 白丶o | 来源:发表于2020-04-06 20:54 被阅读0次

文 | 妖師

狄道城之困解除后,姜维被迫暂退钟题。参《陈泰传》载,‘甘露元年(256),司马昭徵泰为尚书右仆射,典选举,加侍中光禄大夫。’又‘以司马望为征西将军、持节、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

曹魏的西方统帅之更替,自是让姜维感到机会难得,不肯轻易退却。两军至此对峙一年之久,最终引发了著名地段谷之战……


《姜维传》载,延熙十九年(256),“秋八月,维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邽,济失誓不至,维为邓艾所破,星散流离,死者甚众。

然却不曾想,段谷之战却使得姜维多年对于陇西的辛苦经营,几乎毁于一旦,成为姜维北伐的转折点,史载‘众庶由是怨讟,而陇已西亦骚动不宁’。

致其原因,《王基传》有云,‘姜维因洮上之利,轻兵深入,粮饷不继,军覆上邽。

然邓艾亦云‘从南安、陇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麦千顷,为之外仓。’姜维七月趁祁山麦熟之际,转战祁山,显然姜维早有计算,又如何会导致‘粮饷不继’……

又《邓艾传》载,‘维果向祁山,闻艾已有备。’即邓艾对于姜维之举亦是有所防备,而姜维劫掠祁山熟麦计划被阻。

如此姜维又岂会‘轻兵深入’……《邓艾传》道,姜维‘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艾据武城山以相持。’此时降维即使未成功劫掠祁山熟麦,亦有羌谷为食,如何会‘粮饷不继’。

可见姜维的‘轻兵深入’应是有意为之:姜维闻讯邓艾于祁山有所警觉,故与汉中胡济暗中联系;而回返南安,与邓艾相持与武城山,则是为胡济出兵争取时间……

延熙十九年(256)春,拜姜维为大将军,督戎马。如此段谷一战,姜维有权限调动汉中兵马。

且邓艾亦云,‘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各自都需要守备的兵力……’姜维攻天水郡,不但需防备祁山堡之策应,上邽更是陇西重镇,如果没有援军配合,姜维的突袭之策简直是在自杀。

故选择‘轻兵深入’,应是姜维有信心与胡济两路夹击必会给予曹军重创。即使有所偏差,胡济援军亦能够为姜维军提供粮食物资支持。

换言之,姜维的‘轻兵深入’绝不是一时冲动,反而是策划已久的精密部署。故《姜维传》将段谷之败归为胡济的‘失誓不至’并不为过……那么,胡济的未至,是否是有心之举?

就结果而言,段谷之战后,胡济升任右骠骑将军,显然是有功无过。

至于胡济未至之原因,正史却是避而不提。参考历史载录,延熙十九(256)年间,汉中未有战事。后世则多以‘轻兵深入、粮饷不继’为依据,推断是姜维急功近利,胡济赶之不及。

但平心而论,以姜维之军事才能,会不会连胡济的行军时间都算不清楚?!如此胡济之未至,必是在姜维的预料之外……

而避而不提对于正史而言,想必多是难以启齿、秘而不宣之事。

《资治通鉴》云,‘是时,维数出兵,蜀人悉苦,中散大夫谯周作《仇国论》以讽之。’换言之,蜀汉的世家豪族多是反对北伐。

理由亦很简单,对于世家豪族而言,效忠曹魏、抑或蜀汉并无实质区别,三国鼎立日久,世家豪族更加渴望的是歌舞升平。然战争却需要大量钱粮支持,而此则多与世家豪族的利益相悖。

又《姜维传》有云,‘维本羁旅讬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而宦官黄皓等弄权於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

但实际上,姜维‘累年攻战’是有战绩的……延熙十七年(254),斩魏将徐质,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延熙十八年(255),洮西一战大败魏国雍州刺史王经,魏军死亡数万……

如不是胡济未至,将之前的积累尽皆断送,姜维段谷一战夺取上邽并非毫无可能。但蜀汉内部,以黄皓为首的对立势力,自是不希望见到姜维立下如此丰功伟绩……

延熙二十年(257),姜维听闻‘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於淮南,分关中兵东下’之际,乘虚向秦川,复率数万人出骆谷,径至沈岭……又《寰宇记》卷三十云:姜维岭本名沈岭,在盩厔县南五十里,盩厔县即西安周至县。

邓艾自陇右来援,与魏大将军司马望屯于长城。姜维见之,进而转道芒水(黑河),倚山为营,望、艾则傍渭水坚围。

姜维数下挑战,望、艾则采用曹魏一贯地防守战略,坚决不应。将蜀军拖在沈岭一线,无法寸进。直至景耀元年(258),姜维闻诸葛诞城破兵败,方无奈率军而回。

以蜀军当时实力,一举吞并关中难以实现。姜维为何未延续诸葛亮之策略,切断关中与陇右之通路,而是兵出骆谷……显然趁关中空虚仅是其一,兵力限制无法一虚一实则是其二,更为重要的是探究胡济未至的背后原因。


至景耀五年(262),姜维因得罪黄皓而‘沓中避祸’。

《姜维传》云,“维率众出汉、侯和,为邓艾所破,还住沓中。”又《三国志·三少帝纪》载,‘景元三年(262),蜀大将姜维寇洮阳,镇西将军邓艾拒之,破维于侯和,维遁走。

姜维转战‘洮阳’并无突兀之处,但与此前修整汉中军事防御体,改用‘敛兵聚谷’之战略相互参考,姜维此举则意义非凡……

姜维令督汉中胡济卻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於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

其中《三国集解》范《书·光武纪》十一年注:武卫即下辨,属武都郡建威即西和县北石门或位于石营附近武城即武山县西南武城山;西安、建昌、临远虽地点不详,但亦应位于陇西防线、蜀国北境范围。

又《三国集解》中胡三省即曰,‘司马昭因是决计绊维于沓中而伐蜀。’由此而言,侯和之战或许是姜维佯装败北,旨在传递错误信息、请君入瓮,亦未可知……

令督汉中胡济卻住汉寿,将其调出汉中防御体系,显然是对胡济的不信任。

改变汉中防御体系,亦是姜维觉悟蜀汉内部的暗中阻挠,而设计的一石二鸟之计。即是一种变相的自我保护,对边境军事结构的重新整合,剔除阻挠势力,防止段谷之败再现。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对于九伐中原之叙述,则多有虚构之处……

譬如,景耀元年(258)姜维第六次伐魏,出祁山,夺祁山九寨,与邓艾斗阵法,大破邓艾的故事,不见于史。又如,景耀三年(260)姜维第七次伐魏,魏将王瓘诈降,姜维将计就计,弃粮胜魏兵之故事,亦不见于史。其他如‘姜维兵败牛头山’、‘姜维困司马昭于铁笼山’等,悉皆不见于史。

但是,姜维北伐之功绩并不需要小说之虚构来成全与称颂。姜维依靠一己之能,在蜀汉后期力压曹魏。在绝对劣势的前提下,胜多败少,其中的跌宕起伏,又岂是几段虚掩之词能够比拟。


关灵净妖❤師化魂注

文集目錄   |   前篇:姜维之九伐中原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妖言三国:姜维之九伐中原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rv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