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在晋国当公子舒舒服服的,原本以为可以一直这样过完这辈子,直到有一天,他被无端的卷入到太子申生的冤案之中,从那时起就开始长达二十年的在外流亡生活。
晋国骊姬之乱,申生被骊姬诬陷在酒肉里下毒,想要谋害晋献公,最终不得不自杀。骊姬搂草打兔子,想要顺势解决掉申生的两个兄弟,重耳和夷吾,也诬陷他们和太子的罪行是一伙的。晋献公盛怒之下,命人攻打二公子所在的城池,去追杀重耳的叫寺人披,一个贴身太监。寺人披一刻不敢停留,快马加鞭赶到重耳处,幸亏重耳逃得快,寺人披一刀砍下,只是把重耳宽大的袖子砍断了。重耳捡回一条命,为了让自己的性命能朴素的活下去,他逃向了狄国。
跟随重耳一起外逃的有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等一批晋国当时有名望的士大夫的后代。重耳在狄国的日子并不赖,因为那里毕竟是自己的姥姥家。狄国国君君也对他照顾有加,他在那里安定下来,甚至取了老婆,一副打算长期定居,过完下半辈子的样子。
他这一待就是十二年,直到父亲晋献公去世,他便收到了权臣里克的书信,邀请他回国继位。这让他那沉寂已久的小心脏,通通乱跳,但很快他就冷静下来。当时里克已经杀了两位国君,一位大夫,如果现在回去,无疑是替他把这十恶不赦的黑锅抗下来了。而且有能力继位的不止他重耳一人,那位同样在外漂泊的公子夷吾也可以,回去无疑成为众矢之的。这次他拒绝了来自晋国的邀请。
里克见重耳不应,果然迎回了夷吾,成为晋惠公。让他胆寒的是,他都表现的这么与世无争了,晋惠公还是要把他除之而后快。狄国虽好,但毕竟已经不安全,他无奈的选择离开了姥姥家,带着一众人开始了又一次逃亡生活。他们一行人的目标方向是当时的霸主齐桓公,毕竟身在大树下,方便遮风避雨。
这一路的流浪十分艰辛。他们经过的第一个服务站就是卫国,可是卫文公对他们显露出十分明显的“三无态度”,没时间没兴趣没有粮食。像打发乞丐一样将其轰走。严霜偏打独根苗,小偷还偷了重耳他们所有的盘缠,吃喝都成了问题,无奈他们只能真的变成乞丐,向老农民要饭吃。有位农民的做为也堪称一绝,他直接给重耳碗里放了一块土。感觉受到侮辱的重耳就要发作,狐偃赶快拦住,还宽慰他说,这是上天赐给你土地。这心是有多大。可是,不如此,又该当如何呢?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逆商”吧,都惨到这份上了,还估计什么尊严,又不能换饭吃,要饭不成,再把命交代了,更不划算。
一行人最终也没让“饿死鬼”得逞,如愿见到了齐桓公。霸主毕竟是霸主,气魄胸襟和对天下资讯的掌握都强过凡人,齐桓公可是知道这位重耳公子的,以前不得相见,如今你自己跑来了,好好招待一番对大家来说都是很有面子的事。可能是出于一些别的考虑,或者就是因为重耳会来事,很讨人喜欢,齐桓公甚至把自己的女儿姜氏都嫁给了重耳。这下重耳觉得这趟九死一生的流浪,罪没有白收,让他感觉齐国就是他的第二故乡,又想在这过完下半辈子了。
越想安稳生活的人,越难得到安稳的生活。第二年齐桓公就去世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为了争夺王位而引发的无休止的内乱和流血冲突。靠山倒了,继任者自己都还没能力摆平自己的家务事,重耳身边的人就都来劝重耳早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此时的重耳哭死的心都有,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岁数的别人都好赖有个自己的窝,而自己一次次的东躲西藏。吃口安稳饭就真的那么难吗?
见重耳无心再走,狐偃等人就私下商量,觉得在这就是等死,谁的一生也不想白白过去,都想干一番事业,再说,形势所迫,外面的饭难吃,脸难看,不如回晋国去,干一票,拼一把。姜氏无意间听得到消息,竟然表现的更有男子气节,劈头盖脸的把重耳骂了一顿,说好老头就应该有事业心,成就一番事业,怎么成天就想着我这温柔乡。手疾眼快,跟狐偃等人一起,灌醉了重耳后,把他往车上一撂,打马就走。
重耳酒醒之后,撒泼打滚,就要跟狐偃拼命。大伙都劝,走都走了,也回不去了,再说,没有我们,你觉得你生存的希望能有多大?
就像他这一生一样,重耳还是无法抵抗,不得不再次妥协。但重耳心里有气,也有怕,说是回晋国拼一把,那可是玩命啊,谁知道胜负呢。他觉得消极的抵抗,不直接回晋国,绕了大弯子。
他们下一站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是一整片,竟然在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窥。
重耳在这个奇葩的国都一刻不敢停留,之后又到了宋国,尽管宋襄公的欢迎十分热烈,可是重耳总觉得这人远谈不上可以依赖,很快就离开了宋国,到了郑国。
郑文公正忙着巴结楚国,根本无暇顾及重耳。他们又离开了这里,向南去找楚成王。
都是霸主的坯子,楚成王和齐桓公一样,他对重耳这帮人也是甚好的,同时送上了深深的同情。对重耳要回到晋国的伟大志向表示高度赞成,并且表示将尽自己的力量帮助重耳实现他的人生理想。
都是走江湖的,吃吃喝喝可以,真金白银,出兵派将自然没有免费的午餐。楚成王问重耳要是有一天得到帮助,回去当了国君,怎么报答呢?重耳承诺,万一哪天晋楚两国在战场上相遇了,我愿意退避三舍。重耳这话说的很得当,他并没有像自己兄弟夷吾给秦穆公承诺那样,并没有因为自己现在流亡的状态,许给他晋国的城池,而已然是以国君的口吻,告诉他只能在战场上想让,土地没门,我现在流浪在外,许不给你晋国土地。
楚成王有点不爽,令尹成得臣也建议杀了重耳,但是楚成王一念之差,并没要了重耳的命,也许也是重耳目前的惨状保护了他,让楚成王觉得,他这个样就算许给我什么了,又有几成机会能真的得到呢。
重耳又到了秦国。秦穆公早已对自己当年扶持的晋惠公失去了信心,也想找到了重耳,再立新君。重耳的到来,让秦穆公非常高兴,而国君表示高兴的方法总是那么单一和相似,秦穆公和齐桓公一样,也把都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重耳,只不过这时的重耳已经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这个女儿就是代替晋惠公在秦国做人质的,晋国的公子圉扔下的妻子怀赢。
重耳知道这层关系,有点抹不开面子,反而让怀赢很生气。这下重耳害怕了,他怕怀赢在秦穆公面前告自己一状,把自己这安稳的生活,强大的靠山,又搞丢了 。秦穆公知道了重耳和怀赢的事情后,不但没有生气,相反,觉得重耳重视秦国,要和拜把子。
这时候的晋国国内,一片乱糟糟。从秦国逃回去的公子圉,已经成了晋怀公,但他在晋国的支持率还不如他那不守信用的老爸,并且杀了狐偃的父亲,导致晋国反对晋怀公的声音空前高涨。
秦穆公怎么可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又一次带着军队护送重耳回晋国。晋国人一看,重耳回来了,又有秦国的支持,马上倒戈聚集到重耳身边。重耳也不负众望,顺利的杀掉了侄子晋怀公,终于成了晋文公。
重耳从不得已离开晋国,到再次回到晋国,已经整整过去了二十年,这时的他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风华正茂,成了一位六十二岁的老人了。他最好的时光都耗尽在流离失所之中,但二十年的时间,可以有多种理解,你可以想重耳那时已经不寄希望回到晋国,更不要谈继承君位,他只是想活着,像一个普通人那样活着,一天一天的,安安稳稳的,走完自己的一生。你也可以这样想,他和他的大夫们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这个时机就是晋国出现动乱,这需要他们去赌上自己的时间,如果晋惠公夷吾不巧是个国人爱戴的君主,那重耳这辈子可能就完了。
从结果看来,重耳和他的大夫们赌赢了,这二十年的时间,走过的国家,见过的国君,都成了他的财富,他的流亡也变成了宣传队,联络队,不仅让他在所有强国内扩大了影响,树立了名声,还为自己最终找到了可靠的依靠。
可惜的也是流亡的太久,蹉跎了他的岁月,他是登上了君位,可是他在君位上的时间太短了,短到不足以承担起他和大夫们的雄心壮志。
这就是真实的世界,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楚成王一念之差没有杀掉重耳,从一个侧面,也算成就了他,但是给自己平添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从此,南北两个国土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开始了对峙的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