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我煎了一锅蒿子粑粑,一高兴发了个朋友圈,一会就有亲们点赞。有的说啥粑粑黑不溜秋、有的说我煎糊了、还有好几个亲问我用啥食材做的……
其实那粑粑就那颜色,也没煎糊,只是我用油煎的时间长了一点而已。因为我个人觉得煎的火候老点,粑粑吃起来特香。
不知道这是啥玩意的人,说明都没吃过。别看它貌不惊人,在我们老家那是特色小吃,每年农历三月三之前,每家每户至少吃过一次。三月三更是有一说:农历三月三必须吃蒿子粑粑粑魂——不吃的话,那天晚上魂魄就永远回不了人身了。
当然这是迷信,但我们那的人每年春季必吃蒿子粑粑的情结确实源远流长。
我老家在三国名将周瑜故都——安徽舒城。再细化的话在现在已是5A景点万佛湖上游的一个叫五显的小镇。我们小镇地处皖南山区,依山傍水,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每到春季,大地一片绿意,野蒿更是漫山遍野。蒿子粑粑不知道从哪朝哪代开始的,就成了我们那的特色小吃。据我个人推算,最初把野蒿采回来吃的人,可能是和红军长征时一样——没得吃。听老一辈人说,一九五几年吃糠拉不下来屎、吃老鼠肉、吃树皮树叶、草根等……野菜可以说是好食材了,所以野蒿采回来做粑粑就不足为奇了。不远的年代都这样,在黄世仁以及更远的年代,劳苦大众的日子可想而知。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一代代地不断上升,蒿子粑粑在巧妇的不断创新中,就成了不是填肚子温饱的食物,而是偶尔打牙祭的美食了。
每年春季,当树叶泛绿,大地复苏后,野蒿就渐渐从土里冒出头来。等它长到差不多大的时候就可以采集回来(不能太大,太大就老了)。把野蒿捡择干净后,用洗衣板或去池塘边的洗衣石上搓揉,把野蒿洗揉出许多绿色的汁,差不多时把水拧干,第一步就大功告成;第二步:把野蒿用刀切成小段,切一些咸肉、大蒜等放锅里炒熟;第三步:把一定量的水烧开,加米面粉到开水里搅拌和匀,再把用咸肉和大蒜等佐料炒熟的野蒿也放到里面搅拌和匀;第四步:做成粑粑用油煎熟。
这就是做蒿子粑粑的简单流程,我会说——也应该会做——但就是一次没亲手做过。这不能怪我,要怪就怪我命好,在老家都是妈妈做,我最多打下手;在城里和大哥住一个小区,而大嫂又是美食高手,每年她做好蒿子粑粑都会让我去拿;我不去的话,她会送给我——昨晚就是她送来的。不仅蒿子粑粑,只要是好吃的,她都会想到我。没办法,就我一个小姑子,哥嫂们都抢着爱我!哈哈,羡慕吧!
哈哈,扯远了哈,还回到主题上。其实到农历三月三,大多野蒿都老了,采回来猪都不大吃。以前的人,三月三那天吃的蒿子粑粑,大概只是野蒿的一点点嫩头。现在家家都有冰箱,嫩野蒿洗好拧干水分后,可以用食品袋装起来放冰箱里冷藏保存,啥时想吃就啥时拿出来做粑粑……
蒿子粑粑说是我们那的特色小吃,但严格说起来,它不是我们那的专属,因为以前看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中有这样的对话:
女:“给,快趁热吃!”(画面是那人从兜里掏出几个黑不溜秋的粑粑)
男:“这是什么?”
女:“蒿子粑粑!”
……
所以全国各地,气候和我们安徽省差不多的地方应该都有野蒿,吃蒿子粑粑的地方应该也多,只是不知道做法可相同。野蒿和艾的形状差不多,初识的人容易混淆,只是艾叶的背面是白绒绒的,野蒿正反面都是碧绿碧绿的。野蒿在我们老家的田埂上,荒地里到处都是。但艾草就没野蒿的天地广阔了。老家的艾草,大都是家人特意在菜园里的某个角落留点空间给它。到端午节前,把艾草砍回来,放几把悬挂门头,剩下的晾干,留着给坐月子的人薰澡以及小孩过满月洗澡用,再有感冒咳嗽时也可以用艾草泡脚……所以,野蒿和艾草分辨起来不难。
那天我打电话给老爸,问他和老娘这段时间在忙啥?老爸说:“我没忙啥,但也走不开,因为隔三差五就有人来加工面粉做蒿子粑粑了!(老爸有个加工面粉的机器)”
……
听着老爸的话,我脑海中的画面是:
三三两两的村妇提着盛了十来斤米的桶,排队等待我老爸为她们加工成米面。回家做好蒿子粑粑后,村庄上会飘着:
“李家大婶子,你吃吃我家的粑粑,看看是不是咸了一点?感觉没你家那天做的好吃!”
“王大爷,您家还没做粑粑吧?我送几个给你们先尝尝鲜!
……
蒿子粑粑的香味也在村庄的上空飘荡!
老家特色小吃——蒿子粑粑 老家特色小吃——蒿子粑粑 老家特色小吃——蒿子粑粑 老家特色小吃——蒿子粑粑
(画黑圈的是艾,可以看出颜色白一点,背面更是毛茸茸的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