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蓝小歌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开篇的时候,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对生命的一种最深刻的感悟就是:要完成最渴望的目标,战胜最艰巨的挑战,你必须发掘并应用一些原则或自然法则,因为他们恰好左右着你苦苦期待的成功。
我对这句话的解读是:我们想去做一件的事情的时候,往往就去做了这件事情,但在执行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自己的做得并不是很顺畅,而且和预期的效果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在全面都倡导阅读的年代,你也把这个加入了自己的人生计划。
但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你阅读什么书?如何阅读?
想必很多人都没有想清楚这几个问题就已经开始阅读了
结果往往造成的结果是:读完这本书,我没学到什么!
这段时间我读了五本关于阅读方法的书,总结出了一个观点:想要提升阅读速度和有效的输出,就要建立起完整的阅读体系。
大家先来看一张图
建立完成的阅读体系,不仅能够让自己在阅读的时候思维通透顺畅,而且对于我们做阅读笔记和输出分享有很大的用处。就好比建一座房子,你需要先把图纸画出来,才能够去施工,阅读也是如此,先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越来越好,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阅读产生价值!
(一)首先问自己为什么要阅读?
近年来,自媒体行业风头正劲。不胜枚举的人通过阅读和写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以有很多的阅读论层出不穷,但很少有人问自己,为什么要去阅读?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腰缠万贯的家产,没有左右逢源的能力。也就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了,毕竟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不在少数。
我觉得关于为什么要阅读可以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和不擅长的领域的去思考:
如果你是擅长情感分析,你可以根据自己这个优势去阅读相关的书籍,你阅读这一类书籍是为了能够提高你的文学修养,修炼你的感性思维。
如果你擅长理性思考,你通过阅读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
如果你擅长演讲,那么你阅读是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如果你擅长培训,那么你阅读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现场互动的能力
如果你阅读能力不行,那么你阅读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如果你自我管理不行,你阅读就是为提升自我管理
如果你逻辑思维不行,阅读过程就是为了能提高你的思维能力
如果你最近懈怠,那么你阅读就是为了给自己打鸡血
如果你专业知识薄弱,那么你阅读就为了提升自己专业能力
如果你不善交际,那么你阅读就是为了提升你的社交能力
…….
(二)去哪里找你想读的书?
解决了为什么去阅读的问题,就要解决去哪里找这些资源。我在阅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的时候,作者奥野宣之说到了一个列书单的方法,就是当我们确定了读书领域之后,我们要去这个领域的标杆书籍。比如你想通过阅读时间管理类别的书籍,那么就要列举一个书单表格。
书名/作者/备注
这个书单是随时可以填充的,你可以通过“书单”类的微信公众号,豆瓣读书,读书分享会,书店,当当读书等等这些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书名。
(三)如何阅读?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阅读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学过汉字的人都知道读书,但我们读书不是为了消遣生活,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那么从这个方面讲,会读书的人并不是很多。如何阅读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呢?
我自己的读书方法是:读书笔记+感想。
我会在阅读的时候,准备好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读有感觉的地方的时候,会标记会记录,比如我在读到李笑来老师《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的时候,有一句话我觉得说得很对“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会做好标注,并且在读书笔记上写上了自己的感想。
在这个如何阅读上,都是在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才能总结出自己的阅读方法的,有些方法适合自己,并不适合别人,所以相对于方法,用功更重要。
(四)阅读的学以致用?
这个问题要和为什么阅读放在一起思考。因为你只有了解自己为什么阅读,才能把阅读后的精华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回归到我们的一个问题“为什么阅读?”如果你想通过读书去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那么在经过阅读之后,就要学会分享。如果你不分享,就证明你没有思考,没有思考,那么读书就是没有用的。那如何分享,去哪里分享?这里我建议大家,每读完一本书,就结合读书笔记然后写一篇书评,发布在各个平台,不要在乎有没有人看,你的目的是为了把书中的知识转化成书面内容。或者加入一些读书分享会,如果有条件就去参加线下的读书分享会,一来可以锻炼的你的胆量,也可以让整个分享更具内涵,更能让自己对书中内容有个深刻的印象。
关于阅读的学以致用,还有一个要做的功课就是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分类。包括读书过程中作者所提到的案例,要进行一个总结。最好每一个章节都做一个详细的总结,在后期运用的时候,不仅方便从查阅,而且脉络清晰!
(五)对自己阅读的知识加以创新
如果说思考和分享是我们阅读后第一步应用,那么创新就是我们的第二次创造。所谓的创新倒不是说我们需要跟爱迪生似的发明出举世无双的作品,而是对我们阅读过程中学习到的观点和案例进行举一反三。比如可以提炼出书中的某一个观点,进行文章的撰写!
下面我举两个例子和大家分析一下关于举一反三的做法!
比如我在阅读《把时间当作朋友》的时候,有一个案例可以作为许多观点的素材:
“好莱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就总是被称作“完美主义者”。他不断追求完美事实,但前提是他不仅有能力,还坚持不懈。为了拍出《阿凡达》,他在拍完《泰坦尼克号》后,准备了10多年,期间经历非常的坎坷。《终结者》系列的巨大成功,使他成为好莱坞的当红导演,但当他在执导泰坦尼克号》的时候,严重超支的费用磨光了投资方的耐心,以致他只能采取放弃片酬,只拿版税的方式完成拍摄。《他泰坦尼克号》的成功,使他拥有了拍摄《阿凡达》的资本,但是他并没有仓促上马,而是做足了准备,为了创造完美的3D效果,他耗资了1400美元与日本索尼公司合作开发出了他理想中的拍摄设备,为了能完成地把我3D电影,他参与了另外一部3D电影《地心历险记》的制……这一切,最终成就了一部震撼人心的《阿凡达》“
这个案例不仅可以放在“完美永远不存在”“厚积薄发”“努力终将锋芒”等等这些观点里。主要看你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应用这个观点,当你积累的素材多了。写得多了,自然就能够很好把握书中内容,创新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
(六)阅读体系雏形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和训练,我们的阅读体系就初步形成了。以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密相扣的,缺一不可!
为什么要阅读:清晰我们的阅读目的,为接下来的列举书单提供方向
去哪里找阅读书目:明确目标,培养专注的能力
如何阅读:培养阅读习惯(读书笔记+感想评论)
学以致用:培养我们实践的能力,通过阅读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
阅读创新:通过阅读,锻炼我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阅读雏形:搭建基本的阅读体系,为更扎实细化的体系提供稳定的框架!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有一个习惯是”以终为始“指的是: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和我所说的阅读体系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只有了专业且符合自己的阅读体系,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更为顺畅,阅读才有效果!
结语:
构建阅读体系是一种思维。你能在不断地阅读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阅读体系,不仅提高你的思考力,而且还培养了你的全局思维。
希望每一个人在阅读的时候,着重思维的培养!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通过阅读改变自己。
网友评论
有一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