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两次“打工”经历——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

邓小平的一生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经历过中国的革命、战争、建设、动乱和改革开放新时代,曾经在党内政治斗争中“三落三起”,被称为“打不倒的矮个子”,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的政治人生除了“三落三起”外,他还有16岁年轻时在法国打工和63岁文革时期被贬工厂“打工”的两次特殊经历,对他的成长和见识,对他成为远见卓识、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邓小平第一次是在法国“打工”。1920年10月,16岁的邓小平来到法国勤工俭学,只读了五个月书,就不得已开始了在法国艰苦的打工生活。1921年4月,邓小平先到了法国克鲁梭的施奈德钢铁厂,当了一名轧钢工。个子矮小的邓小平工作很吃力,在拉红铁时曾不止一次受伤。后来邓小平只干了三周,就辞职到了橡胶厂做皮鞋,他在这里认识了周恩来和赵世炎,开始参加了革命活动。
据有关报道,邓小平在法国前后五年多的时间里,曾辗转于法国多个城市打零工,一共换了二十几个工作岗位,长的半年,短了只有三天。一直到1926年1月,邓小平从法国经德国来到苏联莫斯科,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一年时间。
邓小平在法国五年多的勤工俭学,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外来打工者”,这让年轻的邓小平,见识了西方文明和西方社会,见识了资本主义和资本家,见识了现代化的工厂和工人,更切身体会和感受到作为一名底层打工者的艰辛。
邓小平的第二次“打工”,则是在文革时期作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之后,在1969年到1973年的三年多时间里,六十多岁的邓小平被“流放”到江西南昌新建县,每天上午被安排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在这三年多时间里,邓小平在工厂里成为一名钳工,直接接触到了许多普通工人,具体了解和感受到了文革时期普通民众的工作和贫穷生活,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更底层的角度,进行更深刻的反思……
【评点】
邓小平特殊的三落三起的政治人生经历,以及他在国外和国内两次“打工”的经历,这成为邓小平人生最宝贵的资产,吾党其他领导人都没有这样特殊的经历。这无疑让邓小平有了更丰富的经历、更独特的体验、更超人的见识,更深刻的反思,让他更坚定地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更坚定带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幸好我们迎来了1976年和1978年,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20181126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