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恶,从贴上各种“婊”标签开始

作者: 智_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8-30 22:55 被阅读665次
这是智先生的第31篇原创文章

0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字开始传遍整个网络,并衍生出众多的新鲜词汇,网上还总结出各种专业的鉴婊指南

绿茶婊:特指装纯的女性,伪装成文艺女青年,并四处宣扬情伤,以博得男人的爱慕,私生活混乱。

奶茶婊:长相甜美,备胎无数,装作弱不禁风的样子,经常拧不开瓶盖,闺蜜比她丑。追求者送的东西全收,既不答应,也不拒绝。

红茶婊:爱抽烟喝酒、爱露乳沟,朋友们都知道她不是随便的姑娘,实际上她就是随便的姑娘。嘴上说爱情至上,转眼宝马随老翁。

龙井婊:大大咧咧的,和男生称兄道弟,人缘好,烟酒纹身,偶尔露出阴柔和文艺的一面。

还有诸如圣母婊道德婊暖男婊等标签,几乎每个月都能创造出带着“婊”的新词汇,不断更新骂人词典。

要我说,这中华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

许多媒体乐意去迎合读者的愤怒点,讲几个令人生厌的极品例子,再配上道德批判,合格的批斗文就诞生了,并冠以题目:“请远离身边的xx婊”、“致贱人”或者“致low逼”等。

生活本就压抑,工作更为辛苦,每个人都积累了不少怨气,正愁无处发泄呢,这类文章就自动送上门,投其所好了。

这类“XX婊”,原本只属于极端的概率事件,成功通过扩散开来,并上升到社会的道德滑坡问题。

看到聪慧的女性,就自然打上心机婊的标签,并拿出放大镜去挖掘她的所有缺点;

看到清纯不做作的女孩,如果长相文艺有气质,背后就断定她是一个专门勾引人的绿茶婊

看到善良有爱心的女孩子,仅仅发表一些感慨的评论,就可以贴上圣母婊的标签了。

于是,每个人都在骂身边的“婊子”,却不承认自己也是别人心里要骂的对象;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无辜很纯洁,但全世界的“婊子”都要来陷害自己,陷入苦恼之中。

当有人把鉴婊的目光发挥到极致时,属于善良人的灾难就开始了,社会的戾气也越加严重。

擅长贴标签的人,现实中往往是嫉妒心在作怪,也只有两种人能躲开标签党的火力:一种是毫不出众的普通凡人,一种是屹立巅峰的绝尘高手

正如李康的《运命论》所说: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02

回望众多“婊”的前身,它们的鼻祖,非属绿茶婊不可。因2013年的“三亚海天盛宴”事件,“绿茶婊”这个词在网络迅速走红。

如果追溯到历史人物,林微因则是许多人认为的绿茶婊典范

我曾问过一名朋友,对林徽因有什么印象,她坦言说道:“并不了解她的一生,网上都说她是绿茶婊。”

有去了解过真相吗?

她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对林徽因不感冒,更不会浪费心思去了解所谓的真相,尽管她知道林徽因或许并不是那样的人。

我这样回答她:“这没错,可当你和别人谈论林徽因的时候,你就会将绿茶婊的观念灌输出去,造成更大的误会。”

我们谈及鲁迅徐志摩冰心等人时,会从作品开始说起。

当提及林徽因的时候,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她和三个男人的“旖旎情史”,而不是她参与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大家讨论最多的是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并不知道她的霸气代表名言:“门外就是扬子江”。

林徽因

某种程度上,张爱玲萧红是幸运的,虽然她们也被媒体过渡地消费脸蛋和情史八卦,但她们尚且有大众认可的通俗作品。

林微因和梁思成为革命战争中的文物保护和新中国的城市化建设立下汗马功劳,却因为专业的冷门性,被人们选择性忽略。

在经过众多媒体的包装后,林徽因成为一个醉心于情爱和故纸堆的女文青,是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绿茶婊

媒体擅长从八卦角度入手,将林徽因塑造成才女,并发布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花边新闻,造成更深的误解。

就像杨振宁一样,人们只谈论他和翁帆的感情史,并批判杨的“叛国罪”,全然不提他的物理成就有多高,并对中国做过怎样的贡献。

我们都在谈论阶级固化,却不知道,最可怕的往往是“思维固化”,若无思辨能力,只会被作者牵着鼻子走。

思维固化是一种病,外在的体现就是人云亦云,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每个人都说山上有老虎,那就肯定有老虎!”

每个人都说他是小偷,那他肯定是小偷!

每个人都说林徽因是绿茶婊,那她肯定是绿茶婊!

我想起东坡与佛印的故事,心中有佛,见万物皆佛,心中有shi,看对方都是shi

03

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玛莲娜以一个完美的女神形象出场,美丽而贞洁,高贵而优雅,男人看了会疯狂,女人看了会嫉妒。

让男人疯狂的玛莲娜

美丽是玛莲娜的原罪,放在现在,她肯定被贴上一大堆标签:心机婊高冷婊狐狸等。于是,要想将玛莲娜拉下神坛,镇上女人除了编造谣言外,也从她的私生活入手。

当玛莲娜做了纳粹军官的情妇后,每个女人都在疯狂地谩骂,尽情地羞辱,好践踏她的自尊心,出一口浑浊的恶气。

只有当玛莲娜跌落神坛,成为和她们一样需要洗衣做饭的平凡主妇时,才能获得女人的友善,因为美丽的西西里再也没有威胁,并成为了传说

跌落神坛的玛莲娜

现实中,因为有法律的制约,人心之恶只能通过口和键盘表达出来,当乱贴标签的思想开始固化,伤害的永远是善良的人群

大家抨击最激烈的是“圣母婊”,然而这类极端人群在现实中太少,不是随便上个网就能逮住进行批判。而被抹黑的,是大部分真正有善心的人,却被灌以“圣母婊”的称谓而误伤。

我认识的一个女读者,是西北地区的一名支教老师,她多次参与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援行动,并组织过几次慈善捐助的活动,是真正有善心和智慧的女人。

按理说,她是属于网友口中身体力行的“真圣母”。当她在网上发布农村的现状,并呼吁大家关注留守儿童时,有人直接在评论里回复:“圣母婊果然只会坐在家里空喊口号而已。

是谁看到这无缘无故的网络暴力,心里都会很难受。

被伤透心的“圣母们”才发现,人们根本就不会在乎所谓的真相,只在乎顺应他们思想的人。

即使那位网友知道了真相,只换来淡淡地回复:呵呵开个玩笑而已,有必要较真吗?

真正“”的人,即使打上标签也不会停止作恶,而无辜的牵连者,则会活在无休止的痛苦之中。

善于贴标签者,并非都能遗世而独立,指别人的时候,其实还有三根是指着自己

相关文章

  • 人性之恶,从贴上各种“婊”标签开始

    0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婊”这个字开始传遍整个网络,并衍生出众多的新鲜词汇,网上还总结出各种专业的鉴婊指南:...

  • 标签

    从出生 我们就会被贴上各种标签 好的坏的丑的美的善的恶的 渐渐的 我们长大了 身上被贴满了标签 我们也不小心活成了...

  • 觉察日记:其乐无穷

    人性之善还是人性之恶?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人无穷。 当我的核心信念从“人性之善”转为“人性之恶”,我发现我的精...

  • 那些年轻时很“作”的女孩,后来都活成了什么样?

    女生们总是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我身边很多过得精彩的女生都被贴上了各种各样差评的标签。 “太作”,“绿茶婊”...

  • 《蔡康永的情商课》读后感

    我们从生下来开始就给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越长大标签越多,这些所谓标签是指我们的一些称号(比如是谁的孩子?...

  • 《蔡康永的情商课——为你自己活一次》读书笔记一

    读书时长:30+ 读书内容:1-36 1.你全身贴满了“应该”的标签吗?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被贴上了各种标签,小的时...

  • 不同的标准

    我们总是喜欢把事物贴上各种标签,对我有利的就把它贴上好的标签,对我不利的就贴上坏的标签,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那些...

  • 标签

    今天,谈谈标签!!昨天很多老师给我们活动贴上很多标签,例如温暖,归宿等,其实作为老师,我们也经常被贴上各种标签,比...

  • 善,恶

    人性之善,让人热泪盈眶。 人性之恶,也超乎人想象。

  • 人性从黑暗和光明只差一个念头

    人类从很久远的时候就开始争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或者是人性无善无恶。到今天也没有达成共识。 但总体看来,...

网友评论

  • 艾玛_沈:掷地有声。好文!
  • 刘二先生说:我身边的人都视林徽因为完美的奇女子,基本都是非常喜欢她的。
  • ff050aca2749:我觉得你还可以为张爱玲辩护一下
    ff050aca2749:@智_先生 诡辩之论忽悠一下普通读者就可以了
    智_先生:@恶魔人 有挺多人等待辩护
  • 来自孤独的羊:你不了解我就骂我
    这种心理真是的。。
    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 cd3ed7823e80:看的我一股戾气竟无从释放,只能任其游走在奇经八脉之中,长此以往,怕是会爆体而亡,大师可有办法化解?
    cd3ed7823e80: @左叶右玉 不如你来我商城看看,帮我开个张,治疗效果更好😄
    左叶右玉: 我这里有一本经商宝典能转戾气为动力,助你成就人上人。还有一本奇趣宝典可化戾气与无形,让人开怀无边。最后还有2个可以宣泄戾气的秘宝:飞行杯和充气娃娃,只要998此等秘宝就送与你。
    智_先生:@罗伊大叔 你这症状很严重啊,是走火入魔啊……

本文标题:人性之恶,从贴上各种“婊”标签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kf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