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智先生的第5篇原创文章
1.
有一件事让我触动挺深的,时至今日仍记忆犹新:
在一年前,几个家庭聚在一起吃饭,老张家的女儿考上了人大,大家的重心都围绕在他的女儿身上,纷纷道上了祝贺。
老王显然也想赞扬老张的女儿,他挠了挠头,看了一下身旁的儿子,对着老张叹气道:“老张,我可真羡慕你啊,我儿子和你家芳芳比起来,就是一个悲哀啊。”
话语刚落,场上的气氛瞬间凝固起来。
老张疑惑问:“老王,此话怎讲?”
老王苦涩地笑道:“我儿子和你家芳芳读一个高中,结果呢,芳芳考上了人大,走向这一条上坡路;我儿子呢,却去了财院,走向另一条下坡路,失败啊!”
老王喝了一点酒,他甚至用两只手比划着两条路的区别,完全没有注意到在场所有人的表情,老王的妻子暗示了他几次,都无济于事。
“你暗示我什么呢?这些话我说出来无需藏着掖着,我很坦然!”老王瞥了一眼妻子,不满道。
我恍然大悟,原来自曝“家丑”是君子的坦荡行为,就不知道他的儿子听完后是否坦然了。
我一直注视着小伙子的表情,他显得没所谓,一个人默默低着头玩手机,我明显感受到他表情的僵硬。
羞愧吗,好像不至于,但在这种场合,难堪肯定是有的。
老张露出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拿起酒杯向老王笑道:“都是人中龙凤,都该祝贺,来来来,喝酒!”
这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这种现象越发的普遍。老王作为典型的父亲之一,将贬低自家人的行为当成赞誉他人的手段,和古代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性质是一模一样的。
时至今日,我还真碰到一个人,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我嘴角微抿,很想附和他的言论:“你的贱内很贤淑!”
不少的中国父母由于爱面子,总喜欢炫耀自己的孩子,就如同炫耀手上的钻戒一样。由于他们需要孩子一直保持着和钻戒那般闪耀,所以免不了对孩子充满着各种苛责,甚至进行打击教育。
孩子是人,不是一件物品,拿来比来比去本就是荒谬的事情,父母渴望自己的孩子能超越隔壁家的孩子,这种看似激将法的鼓励,实则摧毁孩子的自信心。
2.
除了打击教育外,父母很多时候是出于对理想的渴望,苦于自身难以实现,便将这种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但现实中,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功,与之而来的后果将是父母无休止的责备,让孩子在受挫和自责中艰难度日。
就连孩子碰到父母吵架了,有一方也会把气突然撒到孩子的身上,指着孩子的鼻子哭诉:“我受够这样了,如果不是因为你,我早就离婚了!”
这句话带来的伤害是很恐怖的,孩子不仅成为一个出气筒,他还成为一个罪魁祸首,背负祸根的罪名。
而当父母离婚了,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得承受这份无形的压力,“妈妈/爸爸现在只有你了,你得好好读书,为了你,我付出了所有心血,不要再让我失望了!”
因为有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父母很自然地依仗自身阅历丰富的优越感,去强势要求孩子遵守各种行为。
有一句话说的好,以爱的名义所进行的强制性控制,让子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非爱行为”。
父母越发强势,孩子就越发胆怯,或者说是顺应时势变得乖巧,他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在家里表现好自己,以求得到父母的认同,做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强势和好面子是相辅相成的。最常见的是,自家孩子和别人打架了,总是不明就里打自己的孩子,让孩子造成对父亲的远离和不信任。
在众人面前被挨打的伊夏在《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里,自家孩子和别家的孩子打架,使得父亲的颜面挂不住,在没问清楚缘由前,就直接打了孩子一巴掌。父子间的感情,因为委屈而产生了隔阂。
父母将自认为正确的道路给孩子铺好了,让他顺着这条直路通畅地走下去,试图让孩子走向成功的终点。可他们不是预言师,难以判断路途的后半程会有什么风险,一旦出现岔路,没有自我分辨力的孩子很容易误入歧途。
最后,孩子习惯于依赖父母的意见,一旦要自己做主,就没有了分寸。
由于从小到大都严厉地对待孩子,充满着强势的控制欲,等孩子长大后,他们还会以爱的名义将孩子捆绑在身边,无论是工作或者相亲。
等到孩子们的下一代出生了,这种原生家庭的教育模式将会持续下去,永无休止,我相信不少80后的人,都拒绝自己的孩子再尝试这种滋味。
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同样如此,父母希望她能回来县城考公务员,甚至连相亲对象都安排好了,可她誓死不从,坚决留在大城市里,追求自己的事业梦。
于是,整整两个月,家人直接和她断绝了联系,即便是刚过去不久的父亲节,打电话过去也被家人直接挂断。
因为这件事,她已经暴瘦二十斤,皮肤变得很差,情绪十分地低落。我们都替她难过,但无法动摇她父母的决心,那份以爱的名义而做出的人生裁决。
3.
与这种热暴力相比,很多家长会采取迂回战,走冷暴力的路线,如断生活费、不包办婚礼等手段会纷纷使出。
他们以为子女会因此而屈服,回到自己的身边。他们当然知道社会的现实是如何残酷,无依无靠的子女们在外面将会遇到怎样的打击。
当父母希望子女们“迷途知返”时,殊不知在绝境中,让他们凤凰涅槃,承受着打击,一步步走上辉煌。
真正等到那个时刻,面临父母们的后果,将是子女们的断联,请不要怪他们自私和不孝,孝顺是双向的,你们封锁了回来的道路,子女们出发了,需要怎么返程呢?
父母对孩子这样的“爱”,已经形成一种紧箍咒,将他们无形地控制在手里。孙悟空的紧箍咒在取完西经后,尚能摘掉,可现实中的紧箍咒,虽然无影无踪,却能跟随着孩子一辈子,至死方休。
作为子女,该怪父母吗,好像远未到仇恨的地步,但每个人的心理,埋怨多少都会有的。
父母的所有出发点,我承认发自内心都是为了孩子好,不管方法上是否正确。但一句“这是为你好”,成功压垮了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出于“孝顺”而变相地妥协。
但这样的情况并不能缓解矛盾,随着子女一次次的妥协和“孝顺”,父母得到了来自子女的正反馈后,将继续操控着子女的人生,并坚信自己这样做是对的。
忍受不了的孩子会大吵一顿,让彼此之间产生隔阂,而逆来顺受的孩子则会承受着抑郁症患者相同的处境。
时至今日,有很多人依然不了解抑郁症患者的真正痛苦之处,便自以为是地批判这是一群好吃懒做的文青群体。而父母眼中不懂事的孩子,同样处于这种孤立无援的处境。
试想,连最亲的人都无法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那样的人生实在太绝望了,更何况不少的孩子从童年开始便诞生阴影。
鼓励他们奋发图强的是,让自己坚强和独立起来,并立誓让自己的孩子杜绝这种原生家庭的教育氛围,这是一种变相的动力,来自于父母的逼迫。
若接受不了这种状态的孩子,最终只能被逼上绝路,一死了之。最后,父母即使哀嚎痛哭,也没有从自身找原因,反而埋怨孩子的绝情寡义,自私离去。
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不可磨灭的血缘关系,从在胚胎里孕育生命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生效。但是若以血缘关系来维持尊严,以此发号施令,是很不妥的。
胡适曾经在日记中写下这段文字:
我想这个孩子自己并不曾自由主张要生在我家,我们做父母的不曾得他的同意,就糊里糊涂的给了他一条生命。况且我们也并不曾有意送给他这条生命。我们既无意,如何能居功?如何能自以为有恩于他?他既无意求生,我们生了他,我们对他只有抱歉,更不能“市恩”了。
母亲十月怀胎的痛,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养育,这才是恩,尽管从法律上来看,父母也必须如此,承担应有的养育之恩。
有个微信网友说:
中国的父母就是习惯于道德绑架。给孩子安排一切,以为你好为由,等到孩子长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全是孩子自身的毛病。感情是给予才会得到回报,并非你带给我生命便是对我有恩,实际上,你生了我,就必须养我,你是欠我的。而我要不要回报你,取决于我是否感受到了爱。
我希望父母不要以血缘关系作为命令的语气去逼迫孩子去做事情,到最后还站在道德制高点,如哭诉或者说辛苦养你,白眼狼等话语。
当父母这么说的时候,很多时候在透支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且显得自己教育的失败和无能。通常这种时候,父母们不会承认自己的教育失败,而是抱怨社会对孩子的影响,如《王者荣耀》。
如果现在电击治疗法还存在的话,这群孩子将面临非人的折磨。
4.
叛逆期,更多的不是外物引起孩子的叛逆,而是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采取了令他加强叛逆的思想。而这个过程,从未试图进行过沟通。
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不是简单一句“对不起”或者“我理解”就能解决的,能尝试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真诚的沟通。
看到沟通两个字,估计有不少做父亲的会急切解释,我经常会和孩子沟通,可他总是不说话,我有什么办法?
其实,那不是沟通,这只是单方面在灌输价值观,是一种长辈对待晚辈的通常手法,这种方式维持了长辈的威严,却失去了和孩子坦诚的机会。
什么时候能正视孩子的独立思想和人格,尊重他们,并摆正彼此间的不平等位置,沟通的障碍就不复存在。我相信,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首先都是从沟通开始。
由于不同性质的家庭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环境,我不敢一概而论,但我坚信良好的沟通是跨越鸿沟的一道重要桥梁。
此外,身为80后或90后的我们,请体谅日渐老去的父母,他们曾经历过最动荡的贫苦年代,尝遍过难以忍受的饥寒交迫,肩膀上也挑起最重的农活,他们只为了一个信念,让后一代的生活变好。
如今,他们的梦想实现了,唯一的希望是,让我们活的更好。尽管有时候,方法不对,但并不能阻碍父母对我们的爱。
面对这种处境,我们可以主动和父母进行沟通,这时候,不管内心有什么怨气和不满,可以尽管宣泄,来一次坦诚的交流。
若父母一如既往地难以沟通,不理解自己的苦衷,或许我们只能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身了。
说我们永远找不到真心相爱的人,那么我们就努力找到能相濡以沫的爱人;
说我们走这条路永远不可能出息,那么我们就坚定闯出绚烂和精彩的天空;
说我们性格孤僻不懂感恩与报答,那么我们就结交值得信赖的知心好友。
比较现实的一件事是,当你有一天凭借自己的努力赚到了钱,在社会上达到一定的地位时,这时候自己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将会不知不觉中倾斜。你所说的话,父母不再是全盘否定,他们会细细推敲,分析,考虑你的意见。
作为后辈的我们,要懂得去接纳原生家庭的不完美,并学会创造属于自己的再生家庭,这是我想说的最后一句话。
最后,附上《紫川》里的一段话,让父母和孩子们共勉:
“现在,作为父辈的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的使命。我们渐渐老去,而你们将成长,这是造化的规律,无可避免。将来的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你们不必像我们一样,日夜不停的战斗,在刀光剑影中前行,父亲高大的脊背,已为你建起了遮挡风雨的屋顶。”
“孩子,你将会过着和平、安详、无忧无虑的生活,你将注定是锦衣玉食,优于常人,这也注定了,缺乏磨砺的你,不可能像你父亲一样出色、一样优秀,一样勇敢、坚定和无畏。”
“那又怎样呢?”
“童年时,我们讲英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高尚的品德。少年时,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充满情趣。这些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这样,即使在最严酷的冬天,你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英雄辈出的民族是不幸的民族,和平的生活注定是平庸而繁琐的。有些事,或许你现在还无法理解。但当你长大,你就会明白:你的父亲,一定不会希望你成为英雄,世俗的很多东西,耀眼而毫无价值。只要你能健康的成长,正直的做人,独立的思考,幸福的生活,这是父辈对你的最高期望。”
“祝福你,孩子,也祝福和平的年代。”
网友评论
因为这样的懂事,让他们觉得很【省事】。
虽然父爱母爱是无私的,仅仅是局限于爱。从个人角度来说,大人都是【自私】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跟自己预想的一样。按照自己设计的道路走,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像女娲手中的泥人。
大人往往喜欢说:【这孩子很聪明,只是学习不上心】。
孩子很聪明=我贡献的基因好。
学习不上心=都是孩子自己的错。
大人觉得自己生的都是龙种,只是小孩不争气没变成龙。
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的心理一直保受着压迫。长大后愈发叛逆和想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