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自控力school同学会(无输出,白读书)《一起来读书》
《非暴力沟通》:掌控自己,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

《非暴力沟通》:掌控自己,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

作者: 语含笑 | 来源:发表于2020-05-27 00:55 被阅读0次

    人与人之间所有的不愉快、不和谐皆因某个或某些需求未得到满足,并且使用了错误的语言表达方式激发了更大的矛盾甚至敌意。
    这是我阅读本书最大的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三个重点: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体会他人的感受与需求;以及如何爱自己。


    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

    总结了一下表达需求的公式:我看到……(观察、描述事实)+ 我感到……(感受、情绪)+因为我……(需要、愿望、期待、价值观)+请你……(请求、希望对方做什么)

    例如:宝贝,我看到我们家地上有好多玩具呀(观察),我感到不开心(情绪),因为我喜欢我们家干净整洁(愿望),所以宝贝,妈妈希望你把玩具送回它们各自的家(请求)。


    1、表达需求时一定要明确提出具体的请求。请求对方做什么,而非请求对方不要做什么。

    请求对方不要做什么,针对的是对方的行为。请求对方做什么,针对的是自己的需求。
    请求对方不要做什么,并未完全表达自己的需求,对方并不清楚你的意图,并且在对方看来是在指责或者批评他。

    例如我跟先生曾经的对话:
    我:你能不能不要玩游戏了?
    先生:现在没什么事,玩下游戏怎么了!
    我:你能不能陪一下孩子们?
    先生:我怎么没有陪了?
    我:但是你现在在玩游戏啊。
    先生:那你不是陪着吗?
    ......

    先生从第一句话开始一直在反驳我。就是因为我第一句话没有明确表达出自己的需求,而只是请求先生不要玩游戏,先生觉得我是在批评他,所以他从一开始就带着抵触情绪与我对话。类似这样的对话要么难以继续,要么引发争吵。

    其实我的需求就是希望他可以和我一起陪孩子。
    如果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我应该这样说:我看到你从晚饭后一直在打游戏,孩子们想和你一起玩游戏你也没理会(描述事实),我感到不快(情绪),因为我不想让孩子们觉得打游戏是件很重要的事,并且我希望让孩子多感受一下父母共同陪伴的快乐(价值观+期待),请你放下手机和我一起陪他们玩(请求)。
    如果我这样说,先生也许会立即放下手机,也可能说:打完这一局嘛,然后才放下手机。但至少,不会反驳我。


    2、把自己的需求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代替命令、威胁。

    当你把需求当作命令或者威胁对方的时候,对方必然会反抗,即使表面服从,内心也一定是抵触、不愉快的。

    例如:

    我:“宝贝,不要玩泡泡了,快点洗完!”
    孩子无动于衷。我:“你如果再不快点,妈妈就取消你一会看电视的权利”
    孩子:“哼!”
    其实我那天后背到颈部脊椎很疼,抬头都有些困难,只想赶紧帮她洗完去躺一会,结果孩子不但不配合,反而玩得更厉害,把水弄到我衣服上湿了一大片。正要发火。突然想起非暴力沟通,然后对她说:“宝贝,你已经玩了很久的泡泡了,一直不肯配合妈妈冲水(描述事实),妈妈有点烦躁(情绪),因为今天妈妈的背有点疼,想快点帮你洗完澡,然后去躺一会(期望),请你配合妈妈快点冲水好吗?(请求)”
    孩子:“妈妈你不舒服吗?那我们快点冲水,然后你就去休息吧!”

    我简直要泪目了,孩子居然立马化身天使宝宝。想起以前有时我越是让她做/不做什么,她越是跟我反着来,分分钟被她气得炸毛。所以,孩子的态度几乎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态度,父母用尊重的态度与孩子说话,孩子也会尊重父母。相反,父母如果不尊重孩子,用强势的态度命令或威胁,孩子必然不会有好的表现反馈父母。


    3、不及时表达个人需求却误以为不被理解、重视,容易产生委屈、怨恨等情绪。最终可能导致大发脾气。

    我们多数时候下意识地认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需要表达出来,想当然的认为:如果你爱我/孝顺我/尊重我/……应该知道怎么做。

    例如我曾经因为夜间频繁喂奶导致睡眠不足,某天晚上小家伙不管怎么哄就是不肯睡,而我困的连眼睛都睁不开,抱着小家伙在客厅来来回回的哄,不知道折腾多久,小家伙不光不睡还哇哇大闹。而我不愿直接求助先生,却在心里难受:天天跟你说了睡眠不足,都一点了,孩子闹了这么久,你也该出来帮我哄一下。如果你爱我,你就不会任我一个人这么无助。就算你也哄不住,至少你出来安慰一下,给我个拥抱也好过你的不闻不问,你竟如此冷漠!而且不是一次两次,每次都不管不问!……想着想着终于情绪崩溃了。然后把纸巾、遥控器、书等等全部摔地上。一顿发泄。然后先生出来了,看到满地狼藉问:“怎么了?”
    我:“你儿子不肯睡,闹了这么久你听不到啊?”
    先生:“我睡着了啊。
    我:“你儿子每次闹的时候你都听不见吗?”
    气得我第一次把孩子往他身上一放,关门睡觉去了。之后迷迷糊糊间看到他把熟睡的孩子放到我身边。

    经历这次事件之后,但凡哄不睡而我实在困得受不了的时候就让先生帮忙看孩子。先生也从来没有拒绝过。所以,我们应该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因为没有谁会时时刻刻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及时发现你的需求。甚至有时连我们自己都未必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更不可能指望他人能够及时看见你的需求。

    4、当感到愤怒时,表达自己,而不指责他人。

    我生气还不是因为你......、你要气死我啊,这样的话是不是经常能听到。
    当人在生气时,总喜欢把缘由归咎为他人的行为。愤怒、指责,无非期望对方内疚而改变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其实说到底生气也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然而人在愤怒的时候,难以理性的去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通常由情绪支配自己,伤人的言辞便脱口而出。所谓良言三冬暖,恶语三春寒。语言可以是一剂慰人心灵的良药,也可以是一把伤人于无形的尖刀。在言语上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随意出口的评判,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语言暴力能够在心与心之间树墙,让人与人之间疏远,甚至敌视。

    愤怒的正确表达应该是只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而不指责他人。把“我生气是因为你/你们/他/他们……”改为“我感到……(感受、情绪)+因为我需要……(愿望、期待)”

    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如果改为:我感到很困倦和疲乏,因为我需要休息,并且需要人帮忙哄孩子。注意力就转移到自己的需求上,而不是一味指责对方导致心里委屈,最后情绪崩溃。

    还有些时候因为自己本身的原因,比如烦躁、焦虑、压力、疲惫、睡眠不足、身体健康等问题,稍有不顺心意时,则更容易迁怒于他人。

    所以,在生气的时候先问问自己,我到底是因为什么生气?我有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一旦专注到自己的需求就可以想一想怎么样才能满足需求?能不能自己满足?如果不能那就用非暴力沟通公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二、体会他人的感受与需求

    当我们向对方发脾气或抱怨的时候,其实是我们的需求未得到满足,但对方已经被我们的言辞激怒,看不见我们的需求,只看见我们的指责。同理,当对方向我们发脾气或抱怨时,也是因为对方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所以,如果别人发脾气,我们要注意的是别人的需要而非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孩子想出去玩,在门边哭闹,我阻止他说:不行,不能出去哦。孩子便闹得更加厉害。当我对他说:“宝贝不开心啦?你很想出去玩是不是?”宝宝这时马上停止哭闹,看着我,赶紧嗯嗯的点头,我接着说:那妈妈一会带你出去玩,不过现在不行哦,因为外面在下雨呢,把衣服淋湿了会生病的,我们先去玩积木好不好?孩子虽然还是很想出去玩,但已经不再哭闹了。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是知道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被理解被看见,也就不再哭闹了。
    还有些时候我们不想满足孩子的需求就假装不知道,看不见,孩子更是急的哭闹不止,委屈不已。

    大人也跟孩子一样,也需要别人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有时只是要一个拥抱,一句肯定,一句赞美这样简单的行为。有时,对方的需求你可能满足不了,但是你能够用心去体会并反馈给对方你理解他的感受与需求,对对方来说其实已经够了。


    三、如何爱自己

    当我们表现不完美时,容易自责,而自责就是觉得自己的行为未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当我们自责时体会未满足的需求是什么,才能更好的成长。而不是陷入自责的情绪中不断否定自己,从而丧失自信心。

    当某件事你不想做又感觉被迫无奈不得不做而痛苦时,有两个方法:

    1、找到“不得不”做事情背后的动机,为什么需要做?有无替代方案?

    2、做任何事情的意义都是人为赋予的。把“不得不”这种被迫的想法改为“我选择”,主动给事情赋予正面意义,当一个人觉得做一件事情有正面意义时,心境就发生了改变,做事情就会变得快乐积极,而不是压抑苦闷。

    例如:我选择当全职妈妈是因为我想给孩子更好的陪伴——因为妈妈的陪伴是谁也替代不了的;想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给孩子更贴心的照顾;培养更亲密的亲子关系等等。

    懂得爱自己的人才懂得爱他人,爱自己就是用心体会自己的感受,清楚自己的需求,不抱怨、不委屈、不压抑,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

    非暴力沟通让我感觉更加掌控自己,从容面对生活。感谢遇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暴力沟通》:掌控自己,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fi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