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原叫《太史公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首创的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极大。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从一个普通史官到太史公的转变
司马迁父亲司马谈就是一个史官(太史令),从小他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十岁时就能阅读诵习古书《尚书》、《国语》等。二十岁时在父亲指示下出去历练,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考察各地文化,研究历史演变。这一切都是史记写作的基础和前提。这种学习经历在史官中是一个普遍的情况。而他也一直是个普通的太史令。
李陵事件: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大将军李广利从酒泉出兵攻击在天山一带活动的右贤王,命李陵为李广利运送粮草。但是高傲的李陵不甘沦为李广利下属,便当面向汉武帝请求自成一军独当一面。而且自愿以五千士兵出征,即使援军。武帝允许。李陵兴奋地带着自己的五千士卒从居延出发,一路向北到浚稽山扎营。然而,不知命运的眷顾还是残忍,李陵在军中很得人心,武帝听后很高兴。但是不久就遇到了匈奴大单于的主力部队,共三万人。没错,六倍于己。然而李陵带孤军深入,如入无人之境,杀敌数千人。另一边匈奴大单于一边拖住李陵一边调集左右贤王共五万人。而面对敌方八万人,己方几千人且没有支援的情况下,李陵再次杀敌数千人。此时的匈奴单于看清局势计划撤退,但是,这时发生一件事情影响了整个战争的态势。匈奴大单于部走进来一个李陵军中的士兵报告了两个重要的情报:1李陵这几千人是没有后援部队的。2李陵的弓箭快用完了。(士兵因受上级侮辱而选择投降)。本来计划撤退的大单于反攻李陵,最后大获全胜。李陵投降,四百士兵逃走,李陵投降的消息随之传回长安。
武帝听后先是震惊继而愤怒,在朝堂大骂李陵。官员也附和皇帝攻击李陵,武帝转而看向默不作声的史官司马迁,问他的看法。司马迁总结了三层意思,1.李陵击杀的敌军数量已超过己方的人数,虽败犹荣。2.李陵本人是个国士,他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3.李陵是假投降,早晚还会为国效力。
也许是同情李陵,也许是想宽慰武帝。
然而汉武帝错误地以为他是借此攻击李广利来为李陵辩解,将他以“诬上”罪名打入牢里。诬上是死罪。在汉朝的死罪有三种结果:1.伏法就诛。2.以钱赎命。(五十万钱)3.接受宫刑。
此时他已经开始《史记》的编写,如果选择有尊严的死去就无法完成这部史书,可是为了这部不知是否能问世的史书而接受尊严尽失的宫刑值得吗?对他来说死亡并不可怕,遭受屈辱的活着才最为纠结,我想他一定思考了很久。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是他身体所遭受的痛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是他精神遭受的折磨。
他宽慰自己“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重新审视自己悲惨的处境,这不正可发奋图强以有所为吗?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一切都想明白之后,他选择继承父亲遗愿,也遵守一个史学家的使命。将自己的所有生命力倾注在《史记》中。从此,作为太史令的司马迁死了,作为一个遭受宫刑的中央官员的司马迁也死了。作为史学家的太史公却获得了新生。
参考文献:《史记》,《报任少卿书》
网友评论